•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王经还要选择忠于曹髦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8 20:0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与权臣司马昭为了争权而爆发了甘露事变。当时曹髦的实力明显弱于司马昭,此战无异于白白送死,尚书王经也对此心知肚明。那为何王经还要选择忠于曹髦呢

一,出仕为官

王经出身清河郡的一个平民家庭,自小就过着贫寒的生活,但他没有被生活的困难所击倒,反而勤奋好学,逐渐变为一个很有才能的人。

当时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入仕当官的权力掌握在世族门阀手中,平民子弟很难出人头地。幸好同郡大族出身的崔林听说王经有才,便向世人主动推荐,这才使王经名声大噪并融入世族圈子,成为当时名士。

始经为郡守,经母谓经曰:"汝田家子,今仕至二千石,物太过不祥,可以止矣。"经不能从,历二州刺史,司隶校尉,终以致败。(三国志·夏侯玄传)

不久王经就在曹魏朝廷的征召下出任江夏太守,成为第五品的中级官员。王经的母亲担心儿子不会为官,便劝他说:“你是老百姓的儿子,现在一下就当了两千石的大官,恐怕会有不祥的灾祸,就不要去了。”

为何王经还要选择忠于曹髦呢

王经不愿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想要建功立业,便没有听母亲所说,执意当了江夏太守。随后大将军曹爽给王经送来二十匹绢,让他想办法换成东吴的特产。王经认为魏吴敌对,与东吴做生意是背叛大魏,不做就得罪了曹爽,只得弃官不做回了老家。

王经母亲对儿子突然回家感到奇怪,便询问原因,王经于是据实回答。王经母亲知道儿子这下闯了大祸,担心曹爽不会放过他,便以他擅离职守为由,主动在其属吏面前打了他五十板子。曹爽听了此事,便没再追究王经。

二,狄道之战

正始十年(249年),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曹爽掌权,王经因为没有依附曹爽而获得启用,重新担任地方大员。当时蜀汉屡次北伐曹魏,王经便被调任雍州刺史防备蜀将姜维。

正元二年(255年),曹魏权臣司马师病死,姜维趁机伐魏,发起了狄道之战。王经没有多少实战经验,以为蜀军远道而来必然疲惫,加之自己兵力处于优势,便不顾上司征西将军陈泰要他固守狄道的决定,主动迎击蜀军。结果魏军洮河惨败,只得退守狄道。

幸好狄道作为陇西郡治所城池坚固,王经才得以与姜维长期对抗。一个多月后陈泰带领的援军抵达,姜维只得退军。狄道之战后权臣司马昭认识到王经不懂军事,便迅速将其调离雍州,改任他为司隶校尉。

三,侍奉皇帝

当时曹魏皇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权,于是暗中拉拢大臣对抗司马氏。但多数大臣畏惧司马昭势大,要么选择依附司马昭,要么明哲保身,只有王经等少数人还忠于曹魏。曹髦对王经的忠诚十分高兴,便升他为尚书。

甘露五年(260年),司马昭逼迫曹髦封他为晋公,还授予九锡。曹髦知道司马昭篡位就在眼前,不甘心再当傀儡皇帝的他决定拼死反抗。随后曹髦找来王经与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商议起兵讨伐司马昭。

赖宗庙之灵,沈、业即驰语大将军,得先严警,而此儿便将左右出云龙门,雷战鼓,躬自拔刃,与左右杂卫共入兵陈间,为前锋所害……又尚书王经,凶逆无状,其收经及家属皆诣廷尉。(三国志·三少帝纪)

为何王经还要选择忠于曹髦呢

王经知道曹髦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便劝他继续隐忍,不要白白送命。但曹髦心意已决,执意召集数百侍卫声讨司马昭。王沈、王业不愿陪着曹髦送死,便劝王经跟他们一起去找司马昭告密。但王经不愿做卖主求荣的小人,便拒绝了二人的拉拢。

四,忠君被害

随后曹髦被司马昭部下轻易杀害,王经及家属则因为心存魏室而被逮捕入狱。王经在被捕的时候与母亲辞别,其母则保持镇定,笑着对儿子说:“人哪有不死的!以前之所以一直阻止你当官,就是害怕你不得善终。现在你是因为忠于大魏而丧命,我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然后司马昭污蔑王经是凶恶叛逆,命人将其母子处死。王经的故吏向雄和皇甫晏感念王经的知遇之恩,便不顾生死前去为他送行,还出钱将其母子安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8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孙权失败的托孤,儿子杀了托孤大臣,权臣又废了他儿子
...是自杀,也有说是毒杀,至今死因不明。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来看,刘备、孙权都不如曹操,最终也是曹魏灭了蜀国,而司马懿家族统一了三国。可见,人生就像一场接力赛,不仅自己要努力,下
2023-06-14 18:25:00
...对奇怪的父子,父亲是曹魏忠臣,儿子却杀死皇帝,帮助司马家篡位本文的第一位主角名叫贾逵,是河东襄陵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临汾。贾逵虽然“世为著姓”,但他自幼失去父母,生活非常贫苦
2024-06-01 18:18:00
太后为丈夫的结发妻子讨要封号,实在是匪夷所思
...出生于公元214年,她是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人,晋景帝司马师第三任妻子。羊徽瑜出身官宦世家,她的父亲是太守羊衜,她的祖父是南阳太守羊续。她的母亲是东汉名士蔡邕的女儿、蔡文姬
2023-06-11 10:47:00
...说想让她管理朝堂,却一再被她拒绝,这个人就是晋明帝司马绍的皇后,庾文君。能被大家推崇为合适的管理朝政的人,首先她要有足够分量的身份,当时庾文君的身份是幼帝的母亲,当朝太后。太
2024-06-06 06:41:00
聊聊魏晋权臣贾充的继室——郭槐
...长女贾南风,次女贾午,一子贾黎民。贾南风是西晋惠帝司马衷皇后,干预国政,专权误国,直接导致“八王之乱”和西晋亡国。人物生平郭槐,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其父为城阳郡太守郭配
2023-06-18 21:50:00
王莽为何不惜杀掉自己的儿子?
...官拜大司马,掌丞相事。由于汉哀帝没有儿子,于是王莽选择年仅9岁的汉平帝即位。汉平帝名叫刘衎(kàn),是汉元帝的孙子,父亲是中山孝王刘兴,母亲是卫姬。王莽为了把持政权,防止其
2023-08-28 10:08:00
盘点三国时期的9大权臣
盘点三国时期的9大权臣,诸葛家族占了两位,司马家族占了三位,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越是在乱世,越容易出现权臣,比如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而汉末三国时期,也是历史上
2024-01-12 10:14:00
夷三族和诛九族有区别吗?三国有哪些名臣惨遭灭族
...,与当权者本人的性格、时代和政权背景都有关系。比如司马懿和司马昭这对父子差别就很大。司马懿时代很多开国有功的老臣还在世,朝中拥魏的势力还很大,不使用血腥手段是镇不住的。 而
2024-09-03 12:11:00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的传奇人生\
...辞让。最难得的是陶侃位极人臣、功成名就时,却聪明的选择了急流勇退。陶侃曾多次上表请辞,可是众多大臣以皇上尚年幼,江左又强敌环伺为理由,陶公再辅佐几年,待皇上稍长,再退隐田园。
2023-11-10 15: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