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嫦娥”再度登“月宫” 发动机推得稳、变得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2 15: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成楠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上升组合体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区着陆,经过30天长途跋涉成功抵达“月宫”,开启了月背采样的新篇章。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稳稳落月,这看似轻松的一幕幕,实际上却历尽艰辛。

“嫦娥”再度登“月宫” 发动机推得稳、变得准

如果把探测器着陆月球进行科学探测看作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那么从地球飞到环绕月球的轨道,大致相当于从前进营地到达突击营地,而从环月轨道上脱离,并逐渐减速,选取安全位置在月球表面实施软着陆,则相当于最后冲击顶峰的过程——虽然距离时间都不长,但难度风险最大,也最考验动力技术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要成功着陆月球,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上升组合体需要从距离月面15千米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组合体速度逐步从相对月球1.6千米每秒降为零。试想一下,一个4吨多重的庞然大物从15千米高处降落,该是怎样的惊心动魄。

主减速、快速调整,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嫦娥六号着陆器量身研制了推进分系统,包括7500N变推力发动机、150N发动机以及贮箱、气瓶等10余种其他产品。助力嫦娥六号实施动力下降时,速度从每秒约1.6公里减到0(即悬停状态),高度从15千米降至不到3千米,从而实现减速。只有发动机推得稳,嫦娥六号速度才能变得准。

软着陆 硬功夫

“嫦娥”再度登“月宫” 发动机推得稳、变得准

会不会正确踩刹车,是评判一个司机驾驶技术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样,为了减少降落过程中对着探测器的冲击,将“乘客”平稳送达,“刹车”的力度必须恰到好处。

“嫦娥”再度登“月宫” 发动机推得稳、变得准

在落月过程中,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上升组合体要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一边往前飞一边下降的同时,快速调整姿势调整速度,在距离月面3千米的高度时调整至垂直下降,7500N发动机开始变推力工作,随后继续下降。待发现下方100米就是月面时,通过横向的150N发动机进行避障。为了保证嫦娥六号落月时每只“脚”都不踩到坑里,组合体会在月面上方3米位置稍稍“歇歇脚”,通过悬停避障选好着陆点后,7500N发动机关机,嫦娥六号在月球重力作用下缓缓落下去。这稳稳的一落看似轻盈轻松,却蕴藏着六院发动机产品的众多智慧和积淀。

“嫦娥”再度登“月宫” 发动机推得稳、变得准

作为探测器的关键单机,7500N变推力发动机是嫦娥六号探测器动力下降的主要动力。它可不简单,是一台既能以固定推力运行,又能根据需求节流降低推力运行的发动机,更是地外天体登陆的必备装置。7500N变推力发动机是六院自行研制的我国首台变推力发动机,可实现推力从1500N到7500N大范围连续变化,具有性能高、适应性强、燃烧稳定、结构简单等特点。可按照探测器的控制指令准确快速无级地改变推力,实现探测器的中途修正、近月制动及月面软着陆。该型发动机曾经助力嫦娥三号、四号、五号3次连续成功登月,成功率100%。

“嫦娥”再度登“月宫” 发动机推得稳、变得准

月背盲降 步步惊心

环节动作越多,带来的风险就越大。嫦娥六号作为最复杂的探月之旅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变数就是挑战。随着发动机反推力的撤离,探测器减速慢行,实现“软着陆”。

月球背面不如月球正面那样平坦,为了目标任务,嫦娥六号此次选择山脚附近降落,这大大增加了降落难度,不仅要在空中精准定位,还要有高超的避障能力,地形险要、起伏不定,使软着陆面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风险。同样困难的还有,落月过程地球方向不直接可见,所有信息传输都需要由中继星“鹊桥2号”中转,整个过程近乎盲降,无疑增加了风险。

为实现动力下降过程中探测器飞行更加平稳、着陆点选取更加合理、避障措施更加有效、落点位置更加精确,推进系统需为探测器提供主减速推力,为姿态控制提供控制力,还需为悬停、避障提供平移推力。由于飞行器在太空往往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液体推进剂处于漂浮状态,因此150N发动机要先进行点火工作,为着陆器提供初始推进剂沉底力,支撑主发动机开机点火减速,随着着陆/上升组合体持续下降靠近月面,150N发动机进行姿态调节,横向平移、精确避障,确保嫦娥六号安全平稳“停车入库”。

“嫦娥”再度登“月宫” 发动机推得稳、变得准

150N发动机是为嫦娥系列探测器专门进行减重及可靠性提高设计而成。为满足探测器严苛的重量要求,相比此前同类产品,发动机整体减重“瘦身”42%,单台产品仅不到1kg,最小位置的孔径比笔芯头还要细,同时能保证数万次脉冲和数万秒稳态工作寿命,确保嫦娥六号全程高精度、稳定、可靠飞行。

万里挑一 最强“护卫”

“嫦娥”再度登“月宫” 发动机推得稳、变得准

“探月工程”的每一阶段任务都是对前一阶段任务的深化,并为下一阶段任务奠定基础。作为嫦娥五号的备份,在嫦娥六号长期贮存期间,如何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是研制团队面临的全新课题。

为此,研制团队开展了大量分析和试验研究,对“贮存延寿研究、更换超期组件、更换整机新品”等措施进行了研讨,并提前投产产品,做好换新品的准备。为了保持技术状态一致,研制队伍还对产品进行了长期贮存影响测试分析和寿命评估,开展了多轮专项质量复查工作,研制团队对飞行程序、预案及系统参数等进行反复推敲,确保产品的长寿命与可靠性。虽然已有嫦娥三号、四号、五号以及天问一号软着陆的成功经验,但要想将嫦娥六号平稳落到月球表面必须挑选出经验丰富、能力最强的“护卫”。

“嫦娥”再度登“月宫” 发动机推得稳、变得准

今天,注定是难忘的一天。对于六院人来说,没有片刻放松,成功落月,“嫦娥”的月宫生活才刚开始,新的挑战就在前方,接下来让我们期待嫦娥六号携“土”回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科教人物坊)
...是全域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全盘计划调整,即将出厂的探测器系统如何安排、如何确保可靠性;二是火箭能否走出困境,何时走出困境。但最重要的还是促使火箭尽快走出困境。根据上级要求,在
2025-03-13 04:26:00
107台发动机一路相伴 每一个动作完成都有液体动力的推举
...气!从海南的一声轰鸣中,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上30台发动机咆哮着冲破天际,将嫦娥六号送上了奔月的征程,到77台发动机长途跋涉接力助推嫦娥六号抵达“月宫”,再到历经重重考验携带
2024-06-25 21:12:00
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务进展情况。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胡浩在查看嫦娥六号探测器模型。本报记者  伊  霄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海运至文昌时,胡浩(左三)与运输队伍交流。 祝寒友摄人物小传胡浩,1
2025-03-04 06:28:00
...道设计团队手中。经过分析研究,轨道设计师为嫦娥六号探测器设计了环月逆行轨道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探测器在环月轨道上的飞行方向与月球自转方向相反。该方案通过调转飞行轨道的方向,化
2024-06-03 06:33:00
NASA首次在月背拍到嫦娥六号着陆点,中美航天互动引热议
...飞行器(LROC)首次在月球背面拍摄到中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的着陆点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官方微博账号作出回应有趣互动引起热议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背“挖土”今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
2024-06-22 14:06:00
...探索本身,它是大国力量的象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嫦娥五号采集到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月壤……即使已经在月球探测上取得了如此多的成果,我们还是坚定不移选择“向
2024-03-21 01:08:00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陕西力量】航天科技六院107台发动机全程护航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之旅
...姑娘省点儿力气,可以说贴心至极。从长征五号上的30台发动机,到嫦娥六号上的77台发动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107台发动机,在不断接力中助推“长五”护航“嫦六”月背采样
2024-05-04 07:33:00
...刹车”,嫦娥六号轨道器配备了1台3000牛推力的轨道控制发动机,以进行引力捕获时的制动减速控制。然而,发动机工作时温度会升高,为避免轨道器被高温“烧伤”,研制团队开创性设计了
2024-05-08 18:44:00
...月面着陆是在无大气环境的地外天体进行,其本质是依靠发动机反推、通过消耗推进剂的方式来完成月面软着陆。”黄昊说。——设计二:测距测速、障碍识别着陆有且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次成功
2024-06-02 08:3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小米SU7爆燃遇难者母亲清空事故相关微博
快科技4月3日消息,日前,“小米SU7高速上爆燃致3人遇难”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今日,查询事故遇难者母亲“诗雨370491153”微博发现
2025-04-03 00:4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石家庄电(记者史自强)近日,2024河北省海外人才技术项目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仪式在石家庄市举办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AIGC成为热议话题AIGC来了,影视创作准备好了吗?(解码·文化市场新观察)本报记者 刘 阳近日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刘涓溪研发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建成国内首条反渗透复合膜生产线,研制海水淡化工程应用的反渗透组件……50余年来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案情】某视频公司委托某榕公司根据该视频公司提供或确认的微短剧剧本,制作单集时长不超过3分钟的视频短剧
2025-04-03 06:15:00
加快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升级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约1000家中国企业参展202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加快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升级本报记者  刘仲华 徐 馨中国企业制造的人形机器人成为2025年汉诺威工博会的明星产品
2025-04-03 06:17:00
创新“膜”法,向海洋要淡水(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50余年研究海水淡化——创新“膜”法,向海洋要淡水(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本报记者  顾 春高从堦(后排左)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2025-04-03 06:32:00
霸榜全球开源模型前三杭州日报讯 4月2日,全球AI开源圈炸锅了——杭州的3个大模型直接包揽Hugging Face榜单前三
2025-04-03 06:49:00
跨境电商出口平台数占全国三分之二杭州日报讯 在商业领域,资本流向往往是市场潜力的风向标,跨境电商正吸引各方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关注
2025-04-03 06:49:00
华为Pura X真的适配好了吗 我看鸿蒙玩得挺嗨的
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天大家应该都被华为Pura X 给刷屏了吧?前两天托尼也给大家聊了很多这机子的上手体验,文章发布以后
2025-04-03 07:11:00
国补价3699元起!小米15/Pro全系降价:最高降500元
每年的4月6日是米粉节,今年米粉节将至,对应的活动已经悄然开启。小米15和小米15 Pro迎来官方降价,最高降价500元
2025-04-03 07:11:00
运气爆棚!湖南一男子花4元买彩票中了1242万元:购彩需要理性
4月3日消息,近日,湖南邵阳县一彩民,以一张4元双色球彩票喜中双色球一等奖,2注共计1242万元。3月31日下午,有关单位为该投注站业主颁发奖牌
2025-04-03 07:11:00
苹果CEO蒂姆·库克套现股票:获利2400万美元
快科技4月3日消息,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今天通过出售苹果股票获利超2400万美元(约1
2025-04-03 07:11:00
郑州一店把碰一下贴到招财猫上 支付宝:他才是喵机的爹
快科技4月3日消息,在河南郑州,有一家充满趣味的“火烧夹一切”小店,店里的老板堪称“创意鬼才”。他竟然把一张支付宝碰一下贴到了招财猫身上
2025-04-03 07:11:00
刘洋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摘要:本文基于数字治理视角,从技术应用、工作流程和制度调整、人才建设四个方面探讨档案管理转型的工作要点
2025-04-03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