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5-03-04 06:2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带领团队协同攻坚

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陈圆圆

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4年6月,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胡浩(前左一)与同事交流嫦娥六号任务进展情况。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胡浩在查看嫦娥六号探测器模型。

本报记者  伊  霄摄

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海运至文昌时,胡浩(左三)与运输队伍交流。

祝寒友摄

人物小传

胡浩,1984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同年进入航天系统。2004年,受命组建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现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至今耕耘探月工程二十余载。先后担任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等职务。主持完成了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和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为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走进胡浩的办公室,首先被书架上一幅高清照片吸引,那是来自38万公里外的珍贵影像——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明亮皎洁,月球背面的荒凉与神秘,尽收眼底。

这定格的是中国人飞天揽月的梦圆时刻:从望月抒怀到翩然落月,从初探“月宫”到月背探秘,从创造中国纪录到实现世界首次,20多年来,我国探月事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科研难关,为航天精神写下生动注脚。在他看来,“奔向月球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尽管工程任务已经完成,但科学任务才刚开始,我们要开足马力奔向下一站。”

月背拓荒

“敢于在无人处为人先”

【场景】2024年6月25日,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一顶红白相间的巨型降落伞从天际缓缓落下,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在预定区域,热情欢呼的人群中,胡浩长舒一口气。

胡浩与航天的缘分始于1984年,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技术系雷达与电子对抗专业毕业的他,按照组织分配,投身航天事业。回首这40多年,他感慨:“国家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从没想过干别的,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容易。”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期。2011年,探月工程三期立项,主要目标是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胡浩被任命为总设计师。

“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全体研制队伍拼了!”胡浩说,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航天工程任务,需要闯过月面采样封装转移、月面自主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并可靠回收等前所未有的技术难关。

而嫦娥六号要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面临新的挑战。月背是我们从地球上观测不到的“秘境”,其地质条件可能更加复杂,在未知着陆点取样就像是“开盲盒”。

“月背拓荒,敢于在无人处为人先。”胡浩带领团队提前谋划,评估风险,制定详细预案。通过地面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团队设计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自主功能和操作流程。“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的先进性,更取决于对风险的应对能力。”胡浩说。这种严谨,保障探月工程“万无一失”。

同心向月

“只要真抓实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场景】2017年7月2日,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空气仿佛凝固。当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的消息传来,胡浩的心猛地一沉。“为了如期完成三期任务目标,我们不能放弃,必须想办法。”他斩钉截铁地说。

这时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全域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全盘计划调整,即将出厂的探测器系统如何安排、如何确保可靠性;二是火箭能否走出困境,何时走出困境。

但最重要的还是促使火箭尽快走出困境。根据上级要求,在统筹调整全系统计划安排的同时,胡浩带领团队一头扎进火箭故障处理中,组织专家审查、反复论证分析,提出质量保障措施,与火箭研制队伍并肩作战。900多个日夜的奔忙后,“胖五”成功“逆袭”,将嫦娥五号稳稳送入奔月轨道。

协同攻坚,是探月之旅的关键词。探月工程规模庞大、高度集成,国家航天局牵头成立由各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央企集团等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近3000家单位协同攻关、近10万人共同参与。

“总设计师既像‘业主’又像‘包工头’。”胡浩幽默地说,这项工作需要对工程的整体目标负责,同时监督协调每个环节的实施,解决各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确保庞大复杂的系统能够协调一致地完成目标任务。

多年来,胡浩坚持“看清楚、想周全、做到位”,从轨道设计的优化到各系统的精准对接,每个环节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每次任务,团队成员们不分昼夜地工作,每个人都在岗位上默默付出。“只要真抓实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胡浩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事实也是如此。全球范围内,月球探测成功率约为53%,而我国探月工程六战六捷,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国际合作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嫦娥接力

“航天精神,就是我们的指南针”

【场景】2024年1月,文昌航天发射场,技术人员忙碌穿梭,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井然有序中弥漫着紧张感。胡浩跟随嫦娥六号探测器正式进场,为发射做最后的准备。队伍中已经有95后青年参与进来,他们大多是第一次执行发射任务。“干别人干不了的、只有咱们能干的事!”胡浩嘱咐。

嫦娥六号任务的主要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0多岁。谈及团队,胡浩满是自豪:“航天人要有信念、有信心、有信誉、有信任。”在他看来,坚定追求梦想,对自己、同伴和事业充满信心,确保工作成果经得起检查,是航天人的宝贵品质。

从心系苍穹的老一辈科学家,到一批能挑大梁、担重任的年轻骨干专家,一代代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梦想在此刻交汇——

有青春的憧憬。“我们这代人见证科幻照进现实,有天然的民族自豪感。”90后青年一代说,要传承好航天梦的接力棒。

有攻坚的激情。“越是难走的路,越想走一走。”工程队伍中的中坚骨干说。

有殷切的期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胡浩深知,年轻人就是未来。

…………

“航天精神,就是我们的指南针。”胡浩认为,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延续,“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践行。”

星海逐浪

“我们不只在造航天器,我们还在造梦想”

【场景】胡浩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形态各异、来自世界各地的石头,这都是他出差时拾捡的“纪念品”。从西北荒漠深处的深空测控站,到海拔4500米高原上的观测站,每一块石头都印刻着奔向月球的坚实足迹。

2025年是我国正式进入太空时代55周年,站在这个时间节点回望,不由感怀。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华民族的问天之幕。55年来,我国探索形成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不断刷新叩问宇宙的高度与深度。

胡浩介绍,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探月工程提升了我国航天整体能力,对后续任务有重要支撑作用;牵引了航天产品仪器设备的性能提升,促进了装备建设发展;带动了很多器件部件的生产和新材料、新器件的使用,月球样品研究带动了地质等其他领域发展;此外,还产生了许多边际效应,如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

“我们不只在造航天器,我们还在造梦想。”胡浩相信,航天事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的进步,更在于对人类未来的探索:嫦娥六号之后,中国还将发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嫦娥七号将在月球南极着陆,在月球上探寻水的存在;嫦娥八号除了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还要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实验……

在胡浩看来,月球是人类走出地球的门户,也是通向更远星球的跳板。“通过探月‘绕、落、回’的技术手段,我们具备了探测其他星球的能力,将不断刷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胡浩畅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科教人物坊)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科教人物坊)本报记者 陈圆圆胡浩(左)、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和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前)
2025-03-13 04:26:00
飞行器控制团队:为飞行器装上“千里眼”,去星海深处看看
编者按“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是欧莱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发展和延伸,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以及欧莱
2024-04-28 10:00:00
手执万卷,心向星海!第一季科创教育经典导读即将收官,院士专家们推荐了这些书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微生物学家闻玉梅推荐的是《居里夫人传》;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推荐的则由其本人所著的科普读物《深海浅说》……由市
2023-01-20 22:28:00
玉兔二号照片上新 月宫“玉兔”陪您过大年
...号在新的一年里大展宏图、玉兔呈祥。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中科院院士 欧阳自远:祝大家兔年吉祥,万事如意,月宫里的玉兔取得更大的成就,作出我们探月人的贡献。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
2023-01-21 14:29:00
“逐光而行 弘扬科学家精神” 济南工程职院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技术学院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师生观看“逐光而行 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型融媒节目《开学第一课》。节目主要讲述了山东省六位科学家的事迹,通过演播室宣讲或外景课堂的传播形式,充分展示科
2024-09-06 22:39:00
顶科论坛上演“宇宙盛宴” 中外天文学家“望穿星海”
...望远镜、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在天文领域的一系列突破,天文学的知晓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11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天文分论坛也因此备受关注
2023-11-07 19:03:00
追梦星海 捕捉宇宙“焰火”(科技视点·走近优秀创新团队)
...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
2024-05-27 06:28:00
向“新”而行 智绘科普惠民画卷
...厅的基础上,馆内特色专题展览持续开发,“党领导下的科学家”弘扬科学精神,通过科学家的手稿、书信、照片等文史资料,展现一代代科学巨匠们的爱国、求实、协同、育人精神。全国科普日当
2024-01-21 09:40:00
星宇探索之旅-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科普展开幕
...历程,展示了空间科学与应用的最新成果,诠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含义,对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空间科学与应用的深入了解,帮助广大青少年点亮空间科学之梦具有积极意义。展览
2023-04-28 14:41: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做人忘恩负义,做总统媚美亲日,尹锡悦焉能不下台?
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8名法官全票通过尹锡悦弹劾案,尹锡悦立马下台,韩国一片哗然。其实,作为做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做总统媚美亲日
2025-04-05 10:14:00
亚太危险信号骤起,美国要放狗复刻乌克兰模式,正好能帮中国大忙
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俄乌冲突无疑吸引了全球众多目光。然而,当人们的视线聚焦于东欧战场时,亚太地区正悄然传出危险信号
2025-04-05 03:34:00
中国退出印度高铁项目后,日本那边就欢呼了,随后搞了自杀式投标
中国退出了印度高铁项目,日本那边欢呼,这是技术和实力的证明,中国并非不可战胜的口号,但是日本,这次搞的几乎就是一个自杀式投标
2025-04-04 20:46:00
专家:若韩国民主党执政或改善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
【韩国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系主任诸成勋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如果韩国民主党人通过提前总统选举上台,他们将奉行平衡的外交政策
2025-04-04 20:49:00
美军持续对也门多地空袭已致257人死伤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4月3日获悉,据也门胡塞武装卫生部门数据,从当地时间3月15日美军开始本轮对也门多地的空袭以来,截至4月3日上午
2025-04-04 07:54:00
清明时节,总有一些身影我们常怀永念。他是人民的好公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她是大山的女儿,将最好的青春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2025-04-04 12:32:00
罗文军率队开展“每周益企”走访服务 助力企业升规入统
4月2日,景德镇市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文军率队深入园企业开展“每周益企”走访服务,通过实地调研与精准服务,推动企业实现升规入统
2025-04-04 00:20:00
美国务院批准向科威特出售“爱国者”防空导弹
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国务院批准向科威特出售升级和重新认证的"爱国者"防空导弹,价值4亿美元。"爱国者"是美军现役唯一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2025-04-04 07:50:00
以色列袭击叙多地致大量平民伤亡 沙特发声谴责
当地时间4月3日,沙特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最近针对叙利亚5个地点的袭击,称袭击造成大量平民和士兵伤亡。沙特重申坚决反对以色列的行为
2025-04-04 07:50:00
通讯员 靳菲菲4月2日,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范镇民生服务办公室退役军人服务岗联合镇唐北小学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暨“红领巾爱祖国”祭奠先烈扫墓活动
2025-04-03 16:28:00
央视网讯 近日,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火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台军前舰长看到直呼“完蛋了”!
2025-04-03 19:32:00
如果弹劾尹锡悦失败,在野党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韩国被停职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定于4月4日宣判,毫无疑问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如果弹劾尹锡悦成功,尹锡悦将立即下台;如果弹劾尹锡悦失败
2025-04-03 17:32:00
尹锡悦不出席弹劾案宣判,难道预感到了情况不妙?至少有三怕
新华社最新消息,韩国总统尹锡悦代理人团4月3日表示,尹锡悦决定不出席4月4日宪法法院的弹劾案宣判。弹劾案宣判事关尹锡悦的政治生涯
2025-04-03 18:35:00
天津边检站护航新造国产货轮启程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近日,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划破夜空,一艘由中国船舶企业自主研发制造的新造散杂货船舶“金润海”轮缓缓驶离港口,开启首次远洋货运航程
2025-04-03 14:42:00
日本新成立导弹部队,竟暗藏疑兵之计?
中新网4月3日电(钟新军)据日本广播协会网站3月30日报道,日本自卫队在大分县汤布院新成立了一支岸舰导弹部队,番号为第8地对舰导弹连队
2025-04-03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