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在评论区反复“哭穷”,下单真能便宜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16 16:03:00 来源:缘之心

近日,“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大数据杀熟”是指在一些餐饮、出行平台上,老用户反而享受不到优惠,甚至价格更高。

不过,一些年轻人开始尝试通过评论“哭穷”等手段反向驯化算法,如频繁表达“太贵了,买不起”“我不打算买了”等,建立所谓的“人设”,从而影响算法推送。这样的“攻略”真能影响大数据吗?“大数据杀熟”的问题该如何根治?

平台用户反复评论“机票太贵”

价格骤降2000多元

有媒体报道,一名年轻人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发现机票价格从4309元降至1903元,降价超过2000元。然而,多家旅游出行平台官方客服告诉记者,机票价格实时变动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便这名消费者有反复评论的行为,也无法证明最终降价是由用户所评论的内容决定的。

除出行平台的减价“攻略”外,记者在社交平台上还看到了多条外卖红包“攻略”。在这些帖子下,充满诸如“某某软件,我要卸载你”“我真的生气了”“再也不用了”等评论,并称如果卸载了软件,过几天重新下载后,会获得更多红包。

通过这些手段,真的可以左右平台给消费者设定的“人设”吗?

对此,多家外卖平台并未明确回应。某平台客服称,平台发放红包是获取客户的常规操作,不会给消费者贴上所谓“标签”。

也有消费者反映,不同的手机看到的价格各有不同。“用两个手机订外卖,价格差好几块,退出去再进去,价格又加了好几块。网购也是大数据杀熟,账号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上述外卖平台客服表示,所谓价格差异通常是优惠券或促销活动导致的,如果出现同一产品的售价不同,可向平台投诉反馈。

同一商品实际成交价格不同

所谓差异化营销不能成“杀熟”借口

记者在一投诉平台搜索发现,有关“大数据杀熟”的投诉累计达8167条。例如,一位消费者反映,作为某平台的十年铂金会员,她上周订的机票价格为2510元,而在另一平台上,作为新用户,相同航班的票价仅为2000元。

这到底是差异化营销,还是“大数据杀熟”?专家认为,从手段上讲,二者的边界难以厘清,但所谓差异化营销不能成为“大数据杀熟”的挡箭牌。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吕延辉表示,所谓大数据杀熟是指经营者根据用户的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要素,“对人下菜”,对相同的产品设定不同的价格标准。“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算法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防止损害用户利益,触犯法律法规。”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朱巍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治“大数据杀熟”并不容易,原因是按照现行法律,平台对新用户的补贴、推出没有指向性的随机补贴,以及差别化调整折扣力度,并不算价格歧视。

互联网匿名与隐身成对抗算法新策略

专家:平台更应加强自律

为不被“算法”“算计”,不少用户还将某社交平台账号头像换成一只粉色小恐龙,并修改用户名为momo,通过相似的头像与ID以表明自己是新用户;平台上也有所谓攻略称,可定期清除浏览器记录和缓存,或创建不同账号、使用不同浏览器等方法,其目的就是尽可能“隐身”,让大数据无法识别自己。

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认为,这些方法即便有效,但想要彻底根治“大数据杀熟”,不能只靠这些“小聪明”“土办法”。“互联网和算法能够很快识别出用户的真实动机和行为。”

11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并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

张晓峰建议,政府和行业组织需要制定相关标准,将拒绝大数据“杀熟”和保护个人隐私变成一种行业自律和企业自我治理的要求。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平台更应加强自律,共同推进“算法向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机票骤降2000元!对大数据“哭穷”,真的管用?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吐槽机票贵的帖子,在评论区里跟帖网友也发着统一的句式,只为了把机票的价格“打下来”。近日,不少年轻人晒出自己的攻略,分享如何对抗“越用越贵”“越
2024-12-31 09:09:00
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不去了”,就能让机票骤降2000多元?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兔兔在初次搜索机票时,发现直飞的最便宜价格也要4309元。然而,在网上学习了“机票大法”后,她决定通过
2024-12-14 14:51:00
“法式”生活丨评论区“哭穷”让票价跳水?大数据“杀熟”侵犯消费者权益
...哭穷”会让票价跳水?此前有报道称,一位博主通过多次评论“机票太贵买不起,太穷了”使机票从4300元降至1903元。2000多元的价差让网友们格外注意,开始争相在各社交平台刷评
2025-01-10 15:21:00
对着手机“哭穷”,真能把机票价格打下来吗?搜狐科技实测
...充斥着“人机”一般的吐槽。网友们在机票查询页面频繁评论“机票/酒店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并点赞低价机酒的评论,以此影响平台的价格推送。搜狐科技随机询问了几位网友。有人表示
2024-12-18 18:12:00
...‘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一名年轻人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发现机票价格从4309元降至1903元,降价超过了2000元。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信息
2024-12-20 22:28:00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吐槽机票贵的帖子,在评论区里跟帖网友也发着统一的句式,只为了把机票的价格“打下来”。“看到大家这么做,我也试了试,没想到跟风吐槽了三四天以后,机
2024-12-31 07:45:00
信息茧房与大数据 “杀熟” 今天你被算法算计了吗?
...量参差不齐。 另外,平台根据用户的浏览行为、点赞、评论等操作给用户打上兴趣标签,然后通过协同过滤算法推荐相似内容。但这可能导致用户只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类型,如喜欢美食视频
2024-12-10 11:33:00
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不去了”,就能让机票骤降3000多元?近日,不少年轻人晒出自己的攻略,分享如何对抗“越用越贵”“越看越烦”的算法。随着大众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算法也渗透到
2024-12-13 19:23:00
...人没有选择沉默。他们开始尝试通过频繁发表“哭穷”等评论,建立所谓的“贫穷人设”,以影响算法的推送,争取更优惠的价格。这种看似“玩闹”的行为,说明年轻群体的维权意识在变强,维权
2024-12-21 11: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