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置身全球化发展的现实,人们深切体会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判断的分量。直面变局,如何破局?开放是必由之路。
40年的开放之路,让连云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座城市完成了一次次令人惊叹的能级跃迁,在面对未来时,连云港更加坚定地在高水平开放之路上探索跋涉。
1973年,连云港成为江苏省解放后最早开放的贸易口岸,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对外贸易主管机构、省级外贸公司、国家级的外运公司、省属外贸学校以及海关、商检等机构。1984年初,一些外贸专业公司开始积极承接省级外贸公司下达的大宗出口货物收购任务及仓储运输业务。1993年起,连云港市外贸企业通过借权经营从事自营进出口业务。1997年起,部分工业企业、外贸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机遇迅速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2023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92.5亿美元,增长20.1%,增幅居全省第一,较全省平均增幅高28.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141.4亿美元,同比增长39.8%。立于开放,兴于开放,连云港外贸实现了蝶变。
40年的开放之路,连云港从一张白纸开始谋划,放眼未来,用新的视野格局、新的体制机制更迭意识观念,持续扩大开放促进改革深化,推动城市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跃升。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在当年获批建立全国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赋予扩大经济技术对外自主权、给外商投资以仅次于经济特区的优惠待遇……作为促进区域体制机制改革、投资环境改善、产业集聚引导、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全市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硕果满枝的蝶变之路。
目前,我市有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共12家,其中国家级园区2家,省级园区9家,参照管理1家。2023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以全市1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40.32%的GDP、39.52%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的规上工业总产值、50%的固定资产投资、97.1%的外贸进出口和68.4%的实际使用外资。
开放带来的改变,清晰地刻印在连云港锚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