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自贸区加速隆起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0-09 09:02: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自贸试验区正在成为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通过先行先试、以点带面,自贸试验区充分利用各地资源禀赋优势与区位优势,一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促进国内大循环,一方面以全面开放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促进国际循环,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释放市场增长潜力。

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扩大开放优势

中国(海南)-澳大利亚经贸交流会举办,数十家澳企到琼探寻自贸港商机;首届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周开幕,300余名国内外业界人士深入交流;三亚国际邮轮航线复航,琼港邮轮旅游按下“重启键”……从经贸合作到人文往来,从行业交流到市场对接,近期海南开放发展消息不断,自贸港建设持续迸发活力。

作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重大战略举措,海南自贸港建设自宣布以来已有五年多时间。五年来,海南自贸港蓬勃兴起,早期政策安排陆续落地,制度集成创新初显成效,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路,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全面启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诸多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让祖国最南端的这片海更加开放。

政策制度体系加快构建

9月7日,随着洋浦保税港区卡口横杆高高抬起,海南红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进口牛肉加工产品顺利出区,发往重庆市。这是洋浦保税港区首票牛肉加工增值业务,货值34.9万元,企业享受减免关税约2万元。

红焱食品主要从南美国家进口生牛肉进行深加工,为国内下游企业提供产品。“生牛肉的关税税率为12%,以一货柜生牛肉为例,利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进行生产销售,可以比内地降低十几万元的成本。”公司总经理姚大飞说。

作为海南自贸港一项“明星”政策,加工增值免关税已由洋浦保税港区向外扩围实施,产品涵盖粮油、玉石、呼吸机、肉类等。截至今年6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32.9亿元,减免关税约3亿元。该政策有利于海南发挥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大力发展“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中高端加工贸易,助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政策制度设计具有独特性,是海南自贸港和全国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显著区别。虽然都是“自贸经济”形态,但在开放方面,海南自贸港有着比自贸试验区更加优惠、更大力度的政策制度设计,通常不强调可复制可推广。

抓紧落实政策早期安排,海南已推动180多个自由贸易港政策文件落地实施,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比如,在贸易投资方面,出台自贸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实施三张“零关税”清单;在财税金融方面,实施高端紧缺人才和鼓励类产业企业“两个15%”所得税等政策;航运政策方面,加快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助力海南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历史性跃居全国第二……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海南步履不停。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勰说,海南正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开展先行先试,指导企业参加对接试点,同时将加快对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规则,制定数字贸易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制度集成创新成效初显

制度创新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在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之前的自贸区建设阶段,海南就掀起制度创新的浪潮。随着以总体方案发布为标志的自贸港建设正式实施,中央对海南的要求从制度创新变成了制度集成创新。

“从制度创新到制度集成创新,体现出自贸港在改革深度、广度、力度上都面临更高要求。”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李宇飞说。截至目前,海南累计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34项,其中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领事业务“一网通办”等8项被国务院向全国推广,“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南繁种业”知识产权特区等成为海南独有创新成果。

肩负中国医疗领域对外开放使命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聚焦医院、医生、患者、先进药械和监管等“五要素”开展医疗领域制度集成创新,从政策高地迈向健康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在创新药械引进先行先试方面,博鳌乐城目前已引进特许药械超350种,分别来自美国、德国等17个国家的130余家企业,涉及眼科、耳鼻喉科等28个学科。

“博鳌乐城坚持开放共享理念,在多方面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医疗对外开放,蹚出了一条中国医疗改革发展的‘蝶变之路’。”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贾宁说。

制度集成创新成效初显,海南营商环境水平加快提升。近五年新增经营主体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截至2023年6月增速连续40个月位居全国首位。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厅长陈际阳说,海南以制度集成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将更加关切经营主体和群众需求,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开放迈向高水平,海南自贸港建设亟须进一步提升制度集成创新能级。李宇飞表示,海南将加强与部委联动,目前已出台有关方案,初步围绕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省部合力探索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制度集成创新成果。

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海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摆脱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症”,重点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提升至73.4%,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近日,来自冰岛的两架波音737飞机来到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保税维修业务。这是海南首次承接冰岛进境飞机保税维修业务,也是继菲律宾、柬埔寨等地后,海南自贸港保税维修产业开拓的新国际市场。

依托自贸港优惠政策,海南飞机维修产业方兴未艾,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写照。据海口海关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进出口值46.6亿元,共计监管15架境外飞机入区开展保税维修工作。

近年来,尽管世界经济恢复放缓,全球跨国投资低迷,但在自贸港建设、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平台效应带动下,海南持续开创利用外资新局面。2018年以来,海南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快速增长;5年利用外资总额超过前30年总和。今年上半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3.7亿元,同比增长23.3%,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32家。

此前鲜有在琼投资的印度企业也来寻找商机。7月底,全球知名仿制药企业、印度瑞迪博士实验室有限公司与中国相关企业和机构签约,拟合作共建项目,实现将治疗罕见病的新药从海外引进,在海南注册和销售,最终达成在海南生产制造,在中国全国销售的目标。

“一大批优质外资企业和项目纷纷落户海南,表明外资企业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发展充满信心。”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信息宣传部主任雷婷说。

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要把海南全岛建成一个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制度。“一线放开”意味着海南更加开放,即和全世界的联通更加顺畅。这要求“二线管住”,即在海南和内地之间进行适度管制,以确保税制落差衔接。

锚定“2025年年底前”的目标时间节点,海南将全岛封关运作作为“一号工程”,通过实施工作任务、封关项目和压力测试“三张清单”,开展封关运作准备工作。

硬件方面,继海南牵头的25个封关运作项目全部开工之后,今年8月下旬,首批获得立项批复和初设批复的两个封关运作中央事权项目——海南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改扩建项目和八所海事监管基地建设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海南实现环岛沿海辖区20海里内船舶动态数据全面实时汇聚,从而提升海上执法装备设施保障能力,为全岛封关运作反走私提供强有力支撑。

软件方面,为减少封关前后压力落差,避免封关后出现重大风险,海南正全面落实封关前压力测试实施方案。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外商投资、数据流动及其他领域等方面提出第一批27项测试任务,目前各项测试任务工作方案已编制完成,上报国家有关部委研究。其中,有的事项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比如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文件,针对海南自贸港明确提出,对暂时出境修理后复运进入试点地区的航空器、船舶(含相关零部件),无论其是否增值,免征关税。对自境外暂时准许进入试点地区进行修理的货物,复运出境的,免征关税;不复运出境转为内销的,照章征收关税。

海南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说,这些政策突破了现行有关政策,有利于海南自贸港航空企业和航运公司降低维修成本,更好享受自贸港政策红利。(记者吴茂辉海口报道)

江苏连云港:创新“高产田”成“一带一路”强支点

2019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下称“连云港自贸片区”)挂牌成立,为依托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助力东西双向开放注入无尽想象。四年来,一批重点项目开花结果、一系列制度创新落地生根,20.27平方公里“试验田”蝶变“高产田”,加速崛起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经济发展强支点。

从“新”而动稳外贸拓市场

创新,是自贸区与生俱来的使命。四年来,连云港自贸片区一项项“从无到有、从断到连、从繁到简、从散到集”的新制度、新模式破土而生,形成155项制度创新成果,为企业稳外贸拓市场开辟道路,亦为全国提供借鉴。

自贸区加速隆起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一带一路”倡议首个实体平台项目,于2014年正式启用。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依托通道优势,连云港海关等首创中欧班列“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模式,利用出口箱闲置空间让小批量货物“搭顺风车”,促企业运输成本降低73%,节约发运等待时间15天以上;首推铁水联运“一单到底”,客户只需一次性提供铁路运单、海运订舱单、海运装箱单,就能让货物从发货地直达港口。

创新“口岸+班列”特色模式,连云港“通联世界”速度更快。连云港自贸片区综合协调局局长陈福高说:“这里有港、有产、有城、有陆桥,我们有条件在海港口岸和国际班列建设上深度探索。”

近年来,连云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运江苏首条30万吨级深水航道;2022年新开12条国际航线,航线总数达到86条;国际班列直达中亚地区主要站点,国内班列覆盖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主要节点城市,培育形成铁合金、棉纱、卷钢、钾肥等特色专列,满载率、重箱率基本达到100%。据连云港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8月,连云港累计开行中欧班列548列,同比增长11.31%。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与上港集团合资成立互联集装箱公司,建设空箱调运中心,打通数字走廊,加密“连申快航”,实现“进连云港如同进上海港”。今年1月至8月,连云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359.6万吨,同比增长9.7%,其中外贸吞吐量9007.3万吨,同比增长6.9%。

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杨立州介绍,截至今年8月24日,连云港港年度车辆出口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89%,是国内汽车出口第三大口岸。

改革创新助力中外企业双向奔赴。在不久前闭幕的第八届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上,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400家企业参展,签约合作项目27个,总投资254亿元。

顺势而进促开放谋转型

日出东方,霞光万丈。坐落于黄海之滨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满载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向欧洲及中亚多地飞驰而去。

作为我国首个落地的“一带一路”倡议实体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经多年运作,成为世界最大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联通太平洋的战略“出海口”。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学梅介绍,基地自2014年运作以来,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超过5000列,布局5个过境口岸和6条班列线路,过境运量全国领先。

“火车拉动的不仅是商品。贸易大通道的开辟,让中外企业焕发生机,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催生出新的商业合作机会。”哈萨克斯坦青年马合江说。

新通道带来新机遇。近日,由韩国印刷的50车书籍经连云港中转后,通过中欧班列运往乌兹别克斯坦,这是今年“连云港-首尔国际物流服务推介会”合作成果。“通过海关、港口、铁路等多部门高效协同,卸船通关装车最快能在6小时内完成,效率国内领先。”青岛远洋大亚物流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总经理曹望圣说。

区域协同渐入佳境,国际合作如火如荼。连云港自贸片区牵头成立新亚欧国际陆海联运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推动跨区域交流合作、协同开放。

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经济特区,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阿克套基地项目加紧建设,预计投产后每年可完成往返对流班列超50列;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集装箱公司同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合作,共同发展“亚太地区国家-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路线。

“我们将准确把握国家和省赋予连云港的定位使命,持续放大连接东西、沟通南北、海陆转换、辐射全球的优势,高水平建设东西双向开放门户、‘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努力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连云港市市长邢正军说。

乘风而上强产业攀高阶

开放之风吹拂,连云港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做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做优产业链,“高产田”气势如虹。

站在海上云台山半山腰的连云港老街远眺,山脚下的码头岸线与铁轨比肩排列,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等新项目拔地而起。

今年1月至8月,连云港港海河联运量共完成1281.5万吨,同比增长10.3%。其中集装箱完成30141标箱,同比增长58.4%。

背靠长三角制造业集群、立足独特区位交通优势,连云港自贸片区放大港口开放能级,提升国际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打造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中韩科锐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总经理金炫说:“中国市场足够大,当地配套足够完善、服务足够贴心,让我们决定在此打造全球领先的EAA新材料基地。”

连云港拥有恒瑞、豪森、康缘、正大天晴等多家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具备打造“中华药港”的优势条件。“实验所用的进口原料是否按药品进行监管?”“海内外药企合作如何既规范又便捷?”……面对医药企业新需求,连云港自贸片区创新建设江苏省原创化学药创新中心、省药监局审评分中心、省食药检院检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助力新药研发生产;制定以花果山英才计划为统揽的“1+6”人才政策体系,强化招才引智。

“公司坚定走国际化道路,通过引进国外高端人才,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两手抓,今年上半年创新药收入接近50亿元,占比超四成,企业创新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恒瑞医药副总经理沈亚平说。

在国际化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双轮驱动下,连云港自贸片区现有企业超2万家,较获批前增加16倍。

“我们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先行先试,强化创新集成,奋力打造改革、开放双轮驱动的国际枢纽城市。”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说,连云港持续优化政策举措,突出问题导向,补齐短板不足,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走在前、做示范,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保障。(记者刘巍巍南京报道)

自贸区加速隆起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经济参考报》版面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化营商环境提供新支撑。作为对外开放的最高平台,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获批3年多来,紧扣“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职责使命,累计形成148项制度创新成果,打造便捷物流渠道、强
2023-05-28 07:41:00
人保财险连云港市分公司:护航港城经济社会发展 展现金融央企责任担当
...3家企业提供出口产品责任保险保障4亿元,有效支持连云港自贸区建设及保障对外营商稳健发展,在“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为科技企业、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和提供
2023-10-16 09:46:00
...,是连云港的另一亮点。作为对外开放的最高平台,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获批3年多来,累计形成独具连云港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153项,打造便捷物流渠道、强化“三通”互联加强与“一带一
2023-08-18 07:05:00
牵手世界!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展现强支点新作为
...箱泊位改造等工程,持续提升港口通过能力。高标准建设自贸区港航发展中心、超大型智能化集装箱中心、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等“五大中心”,推动汽车整车进口等专业口岸开放。加快港口型物流枢
2023-09-13 14:56:00
合肥至连云港海铁联运班列鸣笛首发
...建了“钢铁桥梁”,在服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了重要的运输保障作用。
2023-09-30 20:27:00
...抱更大市场?从“新”出发,稳外贸拓市场创新,是江苏自贸区的“天然使命”。一项项“从无到有、从断到连、从繁到简、从散到集”的新制度、新模式,为全国提供经验,也为我省企业稳外贸拓
2023-08-31 22:51:00
创新高!1-8月江苏中欧(亚)班列开行1504列
...应链短板。加强重点企业保障力度,大力开行跨境电商、自贸区、邮政、商品车等特色班列。围绕省内徐工集团、无锡小天鹅、南京LG等企业出口需求,今年1-8月开行徐工机械专列32列,货
2023-09-01 22:36:00
全球贸易之窗与新西兰企业线上交流会举行
...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南省委员会驻新西兰代表处主办,海南自贸区全球贸易之窗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全球贸易之窗与新西兰企业线上交流会”顺利举办。全球贸易之窗与新西兰企业线上交流会举行。
2024-01-19 21:31:00
...营企业占比首超四成,对外贸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江苏自贸区5项案例入选国家第七批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数量位居前列……一路铿锵,越来越多江苏制造借助中欧班列“连点成线”“织线
2023-09-15 07:0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