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青大附院心血管内科西海岸病区成功完成全国首批、青岛首例三维脉冲电场消融(PFA)手术,实现了心律失常导管治疗的新突破。
年仅16岁的小王患有左心耳房性心动过速,多次导致他晕厥,尽管在当地医院实施了射频消融手术,但症状并未得到改善与缓解。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小王来到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心血管内科就诊。治疗团队经过详细评估与讨论,决定为其实施脉冲电场消融手术。
在心血管内科主任廉哲勋、病区主任李健的指导下,路军副主任医师和潘娜娜副主任医师采用局麻的方式,全程在三维影像的导航下实施手术。患者术中全程清醒,无明显不适,手术总时长约90分钟,整体消融阶段高效而精准,仅耗时约7分钟,实际有效脉冲发放总时长为70.2秒。术后,经过40分钟的全面观察,患者的房性心动过速症状被成功解除,且心耳未被隔离,无并发症发生。目前,小王已顺利康复出院。
左心耳房性心动过速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电生理医师的“意难平”,因左心耳特殊的解剖结构,导致射频消融成功率较低,同时患者多表现为无休止发作,病情易进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使得消融失败的患者只能选择实施外科手术。PFA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融技术,采用短时程、高电压的多个电脉冲释放消融能量,以不可逆电穿孔机制有效消融心脏组织。此外,PFA是一个“组织选择性”的消融能量,在一定参数下,选择性地只对心肌细胞产生影响,而不会对心肌毗邻的神经、血管、平滑肌等造成损伤。
此次三维脉冲电场消融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为PFA适用于左心耳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更为心律失常患者的导管治疗提供了新选择。今后,青大附院心血管内科将进一步强化心血管疾病综合诊治能力,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推动科室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刁明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