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杨秉辉
民以食为天。如今有东西吃,至少在我们中国是不成问题的了。吃的目的是生存,但生存还需要有质量,因此对饮食就有了要求:首先是要求“好吃”,要研究的只是烹调之技。所幸中国的烹调世界一流,在“有东西吃”之后,我国民众确实较他国民众多享了口福。不过,人是理性的动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多地受到了重视。国外一些营养学研究者提出了地中海饮食、得舒饮食、生酮饮食等等,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
吃什么和怎样吃,不能脱离经济、物产、文化、习惯空谈。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学术团体多年来关注此事,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还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订。最近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国平衡膳食模式”、或称“东方膳食模式”的说法。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物产不同,人民文化、习惯各异,“吃什么、怎样吃”众口难调,无法作出统一规定,不过专家们研究了各地民众的饮食情况,却是发现了我国各地各有千秋:在主食方面,北方地区的民众以全谷类食品为主,不仅限于米面,还包括了各种杂豆、杂粮、薯类食物,营养互补有益健康。副食方面大豆制品在北方盛行,为北方民众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支持。而南方地区、尤其是沿海省市的民众多食蔬菜、水果、蛋禽、鱼虾,而且品种繁多,交替食用,营养结构更趋合理。烹调方面,江南地区多用植物油,而且豆油、菜油、花生油等等不拘一格,多常换用,较为合理。人们口味也较为清淡,盐的摄入较少。在烹调方法上,江、浙、沪一带民众较少用煎炸、烧烤,而多凉拌、清蒸之类,闽粤之民则擅煲汤,烹调用油相对较少,有利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预防;而且这些地区之居民每日烹饪之菜肴力求新鲜,小碗、小碟,量少而品种多,固然烦琐些,但营养丰富,亦是优点。
国人之饮食,南方北方各有所长,而今提出之“中国平衡膳食模式”既包括了北方地区摄入全谷、杂豆和薯类的优点,又将东南沿海地区饮食中多样化的蔬菜和水果以及丰富的蛋禽及水产品的优点纳入其中,并加入了近年来鼓励摄入乳制品和减少油盐摄入的意见。相信如果能够遵照这种健康的膳食模式,并结合适当的运动,将能有利于降低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有利于健康长寿。
问题在于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并非易事。故欲推进健康的饮食模式首先还是应该从健康教育入手,告诉民众怎样才是健康的饮食,人是理性的动物,必先让人明其理,方能令人行其道。
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饮食更多地趋向社会化。餐饮行业包括食物预制品加工行业必将会有更多的发展。社会的监督管理层面应致力于促进此类行业从只重口味,到口味与健康并重的转变;商品的宣传亦应该从只介绍美味到介绍美味与健康并重。
若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中国平衡膳食模式”必将使中华饮食文明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国人之幸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3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