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金秋时节,位于昌宁县勐统镇勐统社区千亩高效培育示范基地,一丛丛翠绿的甜龙竹漫山遍野。开挖、浇水、施肥,亭亭玉立的竹子周围,村民正在实施精细化管理。
“一大早,我就去昌宁工业园区对接竹笋加工厂相关事宜,尽快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明年甜笋上市季节能用上。”记者来到甜龙竹良种繁育基地时,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中能刚落座就急忙介绍,这段时间甜龙竹进入种植管理期,技术人员每天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服务,争取实现明年增产增收。
近年来,勐统镇坚持以竹兴农富农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甜龙竹资源高效培育和品牌建设,实现竹资源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依托退耕还林、竹藤基地建设等项目,在全镇范围内广植甜龙竹,目前种植面积1.2万亩,是昌宁县种植面积最集中和丰富的乡镇。”勐统镇组织委员胡家琴告诉记者,2022年1月,镇里引进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在全镇范围内流转低产竹林1200余亩,以基地引领优化竹林管理,实现从“弃管”到“优管”,解决了甜龙竹管理和市场问题。
早在2010年,西南林业大学竹类研究团队就开始在昌宁县甜龙竹种源区开展良种选育工作,经过11年的精心培育,“云甜1号”入选国家级林木品种。2023年6月,“中国甜笋之乡”在勐统镇揭牌,8月份成功申报有机甜龙竹认证。作为“中国甜笋之乡”甜笋主产区,如何实现特色资源深度融合?勐统镇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笋用为主、综合利用”的思路,通过政府主导培育,引进竹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技术人才,从“育林、育苗、育笋、育竹”上拓宽竹产业市场,实现“订单式”销售。
“刚刚过去的竹笋上市季节,我们成功与重庆、上海等地的2684家火锅门店达成合作,甜笋供不应求。”白中能告诉记者,目前公司销售竹苗60万株,鲜笋2000吨,明年门店数量有望突破3万家。
勐统镇还探索建立“党组织+公司+基地+科技+农户+市场”的运营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合作社育苗、保障市场及用工实现群众“多重”增收。同时,在推进生态美化、绿化、净化行动与竹产业融合发展中,推广“全林经营、全林利用”模式,积极推进竹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已支付农户租金140余万元,劳务工资12万余元,合作社收益8万余元,竹农亩产效益提升至4000元每亩。”面对甜笋供不应求的市场,白中能信心满满,“除了建设基地示范带动更多农户种植甜笋和产品多元化开发外,重点要进行品种改良、有效整合全县竹资源,实现一年四季都有笋。”如今,“云甜1号”昌宁甜龙竹特有良种繁育基地、辉朝茂专家工作站、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等相继建立,实现了科技成果共享,推动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我们把发展竹产业作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具体实践,作为增加群众可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规划实施建成3种竹林体系、3大骨干产品、2套林下经济、1个良种基地和1个工业园区的‘33211’甜龙竹产业乡村振兴工程。”胡家琴表示,勐统镇将以高端化、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让竹产业成为当地生态资源的“绿色银行”,带领群众走出一条“效益高、生态美、可持续”的绿色致富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