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公元205年正月,曹操终于决定再次出兵灭二袁,不要再留尾巴了。
曹操渡过黄河。他派人"堵住淇水,使其流入白沟",以便运输军粮。
二袁却不知道曹操已经把大军开过来,要拿下他们的脑袋了。袁尚这时对他哥哥的愤恨已到最高顶点了。他现在把精力都集中到平原那里,根本不关心南方曹操的动静。他看到邺城的城外没有一个敌人,认为邺城现在安全得很,就叫审配和苏由负责留守邺城,自己带着大军又攻打大哥。
苏由看到袁家兄弟一直内斗,觉得再跟他们下去,结果只有死路条,就打算也向吕旷他们学习。在曹操进军洹水时,苏由就开始策划着当曹操的内应,把邺城贡献出去。可行性方案做得很可行,但保密工作做得太马虎。曹操还没有开到,审配就已经知道了他的这个计划。
在审配还没有动手前,苏由在第一时间知道方案已泄,立马逃出城外,投奔曹操。
曹操大军一开到邺城外,马上就组织对邺的军事行动。士兵们筑土山,挖地道,搞得邺城外全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袁尚还不知道邺城已经危险得不能再危险了,他想只要保住粮道,他可以坚守邺城到海枯石烂。然而曹操能跟他对垒到地老天荒么?他派尹楷带着部队到毛城驻扎,保护向上党的粮道。
他的这个想法貌似很有道理。可曹操能答应吗?
曹操一看袁尚这个布局,马上就知道他内心的想法,决定把他的这个想法彻底打得粉碎。曹操有一个特点,在关键的点都是亲自出马,如官渡之战去烧乌巢的任务,就由他亲自去执行。这时,要搞定尹楷这个关关键点,他仍然亲自带队过去,又留下曹洪看守大营,这个作战方案简直就是全面抄袭官渡之战的版本。
不同的是,现在曹军已经很强大,而尹楷连淳于琼还不如。双方一接触,尹楷大败。
曹操打败尹楷后,又去进攻邯郸,轻松拿下。
这时,易阳令韩范、涉长梁岐知道,这次袁家再怎么挣扎也是垂死挣扎,自己完全没有再跟着他们的必要了,于是都采取投降政策,把县城献给曹操。曹操当然一一笑纳。
徐晃对曹操说:"现在袁家兄弟还有抵抗的能力。冀州辖区各级政府的官员都在观望,有的想投降,又怕投降了没得到什么好处。所以,现现在应该开个表彰大会,大力表彰韩范和梁岐这两个人。"
曹操一听,这也是个好办法,于是把两人封为关内侯。
这一招果然让那些正采取半围观政策的人立刻改变立场,毫不犹豫也弃袁投曹。而最让曹操高兴的是连张燕的态度也软化下来,派使者来见曹操,表达了投降的良好愿望,并强烈请求曹操下令,派他去攻打袁尚。张燕是黑山军的首领,以前是公孙瓒的人,后来又投靠袁家,势力还很可观,是袁家最得力的外援。这时张燕一换招牌,对袁家的打击很大。曹操马上任命他为平北将军。
到了五月,曹操觉得再那么大规模地造人工山,挖人工隧道,已经没有意思了,就下令把这些工程全部破坏,然后大力开挖露天壕沟,包围邺城。这个工程也是很庞大的,整整有四十里。
曹操在挖沟时,还是搞了个诡计。他怕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审配会派人过来进行破坏干扰活动,因此就叫大家先挖得浅一点儿,好像个儿戏工程一样。
审配这个人还是很有责任心的,每天都到城上看看曹操又在搞什么名堂。他看到曹操的部队都在努力挖战壕,但挖的战壕都很浅,人们就是闭着眼睛也可以一步越过。他就在那里哈哈大笑。
他本来想派点儿部队过来破坏的,但看曹操这么小儿科,也就算了,让他们浪费力气吧。
从这一点上看,这家伙的脑子很有问题。
哪知,曹操在让审配得意之后,突然拿出他的撒手铜来,全军出动,连夜把这些壕沟挖成深二丈、宽二丈的深壕。他还把漳河的水全引进壕沟里,完全断绝了邺城与外界的联系。
没几天,城中首先出现了吃饭问题。
于是,开始有人饿死。然后有大批人饿死。不久,城中大半的人都饿死了。
到了七月,袁尚那颗脑袋终于明白,邺城现在真的危险了,如果邺城被曹操搞定,他就是把他的哥哥打死也没有意思了,于是带一万部队回来救邺城。
他还没有到达邺城时,就想让审配知道他已经回来了,好让他的他心多涨一涨,就派主簿李孚进城去跟审配见个面。
现在的邺城已经被曹操围得死死的,连头牛也进不去,何况袁尚的这个死党。这个任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很艰巨的。
硬冲进去是不行的,所以,得想办法。
李孚真的有办法。
他先砍下树枝做成一副打人的刑杖,系在马的身上,自己也作了一番化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官,然后带着三个骑兵出发,在这个情况下,你就是带再多的跟班也没有用。
李孚先在天差不多黑下的黄昏时分来到邺城外。再走一步,就是曹操的军营了,于是他开始了他的表演,自称自己是都督。都督就是主管军队纪律的官员。他说是来巡逻的,看看谁不遵守纪律就得打谁的屁股,打屁股的板子就在这里。
他还真像个都督一样,一路不断地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到了曹操的大营时,他仍然脸色不变,还是那个派头,而且故意站在那里,对着邺城正南的章门,大声责骂着那里的围城将士,最后把他们都捆起来。这些人看到他在曹操的门前执行纪律,更以为他是新来的都督,否则,谁敢在这捆人?所以,谁也不敢怀疑,只是在那里自认倒霉。
李孚把那些人都捆了之后,就打开营门,拍马急奔到城下,大声向城上的人呼喊。
城上的人一看,原来是自己人来了,马上放下绳子,把他吊了上去。审配看到李孚,全身都激动得发抖。
曹兵把这个事向曹操做了报告,说我们太丢脸了。
曹操说:"这个人进去之后,还会再出来的。等他出来,咱再把他抓起来。"他不相信李孚这次能玩儿过他。
哪知,李孚还要玩儿他。
李孚确实像曹操断定的那样,还会出来。但李孚知道,这次出去,难度更大,如果再假冒曹兵出城,那就等于送死。
李孚向审配建议:"现在城中的粮草太短缺,不如让那些非战斗人员都出城去投降,可以节约点儿口粮。"
审配觉得有理,就挑选了几千名老弱士兵,让他们都高举白旗,从三个城门同时出去,向曹操投降。
李孚跟他的三个跟班也夹杂在这些人当中,举着白旗出来,连夜突围而去。
曹操的部下知道袁尚回军时,都劝曹操还是先避一避。理由是:他们是思归兵,肯定拼死作战。
可曹操却说,如果袁尚是从大路来的,就避开他们,如果是从西山来的,就把他们打倒。
袁尚好像是听从了曹操的安排一样,从西山向邺城进发。
他们在距邺城十七里的阳平亭的滏水边扎下营寨。袁尚还怕城里的审配不知道他们来了,便点火为号,向城里的人表示,他们来了。城中的人看到,也点火回答:知道了。审配这时也率军出城,驻在城北,准备与袁尚一起夹击曹操,一举冲破这个包围圈。曹操当然不会让他们得逞,立即出兵,先把审配打回城里,然后又把袁尚猛扁一顿。
袁尚退到漳河拐弯处扎下营寨。
曹操又派部队包围袁尚的营寨。
袁尚在打他的哥哥时很猛,可这时却怕得要命,看到曹操的包围圈就要合围了,知道自己这个水平,只能打败哥哥,但比曹操差得远了,还是不玩儿了,就派人过去对曹操说,他愿意投降。
哪知,投降也不是什么时候想投就可以投的,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投没降的,这时如果他手下某个人举着白旗跑到曹营面前大叫投降,曹曹操肯定很欢迎。但袁尚就不行了。
曹操断然拒绝了袁尚的这个要求,下令部队以最快的速度把包围圈收拢。
袁尚知道这个包围圈一合围,自己就没有活路可走了。于是,连在夜逃跑,退到祁山那里,再死守。
曹操又追了上来,继续采取包围的政策。
最后,袁尚的部下马延和张终于受不了了,宣布向曹操投降。这样一来,袁尚全军崩溃。全军崩溃之后,人家可以去向曹操投降,但袁尚知道他不能投降,于是自己逃到中山。
曹操缴获了袁尚大量的军用物资,连同袁尚的公章等证明他身份的物品也一件不少地拿到手中。
曹操把这些东西拿去给邺城的守军看,说他们的主公已经完了,他们还为谁打仗?
守军的情绪马上不稳定起来。
审配大声对大家说:"现在敌人已经疲劳到极点了。而袁熙带的幽州援军已经到了半路,不用怕没有主公。"
这又让士气恢复了点儿。曹操这时觉得胜利的果实已经差不多落下来了,心情超爽,便带着巡逻队出来巡逻。审配一看,那个巡逻队的队长不是曹操吗?于是,叫几个人出来,埋伏好,等曹操再来时,集体放箭。
曹操差点儿被箭射中,变成另一个孙策。
审配虽然是百分之百的强硬派,只要还有一个人,他就坚决把邺城守到底,可他的侄儿审荣的意志却薄弱了起来。他的侄儿是东门校尉,负责看守城门。他的信心已经完全丧失,觉得老是这么待下去,是吃完苦头头,再丢掉性命的做法。
八月初二,他在半夜打开城门,把曹军放进城来。
审配怎么也想不到他的侄儿会是个投降派,而且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最关键的地方投降。但曹操已经入城,他想再多已经没有用;于是带着部队在城中作最后的抵抗,结果被曹军活捉。
本来辛毗的全体家属都被关在邺城监狱里,辛毗进城后,马上就跑到那里,想把他们救出来。哪知,审配下手更快,早已被他全部处死。
辛毗只得愤怒地回到大帐。这时,士兵们正好把审配押送过来。辛毗一见,心头当然火起,挥起鞭子猛打审配的脑袋,还大骂:"你这个个疯子,今天你死定了。"
审配一点儿不怕,瞪着辛毗说:"都是你们这些内奸叛徒,冀州才会有今天。我就是做梦也想把你们杀光。告诉你,你这种人只有当不当判徒的决定,但绝对决定不了我的生死。你一个内奸,有什么资格在人家这里这么嚣张?"
过了一会儿,曹操回来,看到审配后,说:"那天我巡视部队,你怎么有那么多的弓箭?"
曹操的这个问话,一听就知道是准备给审配一条生路的。
审配说:"我还恨那时的箭太少了,没有把你射死。"
曹操还为他找台阶下,说:"你是袁家的人,就应该那样做。"
可审配却不说话了,只在那里昂着头,一副求死的样子,好像今日不死,对不起苍天一样。再加上辛毗又老在一边痛哭,要求曹操一定要为他报仇。
曹操看到审配至死也不投降了,就下令把这个满脸流血的老头儿拉下去砍了。
这时刘子谦过来了,他原来也是袁家的人,在见势不妙时就提前投降了曹操。他以前还跟审配做同事时,两人关系就很不和谐,这时看到审配就要被押赴刑场时,就笑着对审配说:"你以前总说你比我牛,现在比我怎么样?"
刘子谦竟然在这个时候出来跟审配说这样的话。这是什么话?而且曹操绝对也不喜欢他说这样的话。
他的话才一停,审配的砖头就猛拍过来:"我们能比么?你是投降的,我是忠臣一个。现在我要的就是赶快去死。你敢跟我比这个么?"
作为军事家,曹操拿下了冀州,但作为政治家的曹操,这时还要去表演一下。
他是去袁绍的坟墓前表演的。
曹操找到袁绍的坟墓,亲自到那里上香敬酒,然后当着大家的面哭得泪流满面,其悲伤的程度跟当年他老爸被人家砍死时一样。
据说曹操在袁绍的墓前还含泪进行了一番演说,深情地怀念了他与袁老大在一起的那些事儿,说当初他跟袁老大一起讨董时,袁绍曾经问他"如果我们的事业打败了,你打算到什么地方从头再来?"他反问袁绍:"你呢?"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从这这段对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袁绍和曹操的差距了。
然后,他又到袁绍的家里,对袁绍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并退还曾经没收过的袁家的所有财产,让袁家的人继续过着以往的幸福生活。
这时,还发生了一段香艳的八卦。
在破邺之后,曹操下令保护袁绍的家小,不许任何人进入袁家的豪宅,不许乱杀袁家的任何人。于是曹军某部就把袁家全部围起,不让任何人出入。
不让其他人出入是可以的,但曹丕进来的时候,那些士兵能拦么?
曹昂死后,曹丕未来接班的可能性最大,谁敢拦他?
于是曹丕大步地进去了。
他来到大堂上,看到一个贵妇人坐在那里,一个美女伏在贵妇的膝盖上哭泣。
曹丕好像对这里的人很熟悉一样,走过去,一双诗人的眼睛紧盯着那个伏在贵妇膝盖上哭的美女。那个贵妇一看,就知道曹丕肯定是为美女而来的,于是把美女扶起来,让曹丕验收。曹丕把散乱在她面前的头发撩起来,看到了一张他有生以来见到的最漂亮的脸蛋。于是,他笑了。
那个贵妇人就是袁绍的老婆,而那个美女就是袁熙的老婆甄氏。据说甄氏是当时全国有名的美女,当时有"江南有二乔,河北甄氏俏"之说。她的老爸是上蔡令,虽不算是贫苦家民出身,但她才三岁的时候,老爸就死掉了。
后来,天下大乱,到处闹粮食紧张,老百姓没有米,都把手中的金银珠宝拿来贱卖。当时她们家有很多米,就用米来换了很多这些东西。她对老妈说:"现在是乱世,到处都是杀人放火的人,如果咱们老用米换这些东西,好像是赚了很多。可那些抢劫犯知道咱家有这么多的金银,不举着大刀砍上来才怪。还是把米都分给大家吃,算是积大阴德吧。"大家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照她的话去做。从这点上看,这个美女不但朋蛋儿美,心灵也美。
后来那个著名的相面学家刘相过来帮她看相,刘相为什么跑来帮她看相,我们不知道,但我想可能这个美女太漂亮了,刘相就好奇起来,想过来看看她到底有多漂亮,反正自己的职业就是看相。于是他就就跑了过去,大饱眼福之后,留下七字评语:"此女贵乃不可言。"
这话出来之后,其他情节也跟着发生,据说,他们家所有的人都说,每天她洗脚上床睡觉时,"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这些话不说古代,就是在现代说出来,都还有人相信。这个现象与刘相的评语一挂钩,她不富贵那就没有天理了。
袁绍听说她很漂亮,就帮儿子袁熙讨她做了老婆。那时,袁绍是全国头号大牛人,大家一看,甄美女果然就富贵了。
哪知,结婚没有几天,袁绍的事业就直线下滑,最后全面崩溃。很多人都以为,甄美女不但不富贵,反而是祸水,虽然袁绍的全面破产,她没有一点儿责任,但她嫁到袁门之后,袁家就完了。
袁家可以破产,但她却可以更加富贵。
因为曹家父子也知道她是大美女。曹丕进城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到袁宅,看看美女还在否,看看美女是不是真的那么漂亮。一看,比传说中还要漂亮。
曹丕的心情很激动,马上就要求老爸帮他讨了这个美女。
曹操也过来验收,呆了一呆之后,说:"这个美女可配我儿。"
于是,曹大诗人携得美人归。
据说,曹丕把美女带在身边后,曹操很郁闷。本来,他最先想把这个美女占为己有,可因为动作不够迅速,最后让儿子先得手。儿子得手之后,曹操郁闷地说:"今天攻城,正是为她。"这估计是后来文人包作出来的情节。曹操为了一个美女而攻城,这话说得也太不靠谱了。而且,文人们的八卦仍然继续,又把曹植扯了进来,说曹植也爱甄美女爱得要命,偏偏让哥哥抢到手。其实当时曹植才多大啊?告诉你,十三岁,!哪知道去吃哥哥的这碗醋?
当然,甄美女漂亮肯定是无疑的。因为当时她已经二十三岁,而曹丕只有十八岁,且她又属于离异(相当于丧偶)的人,曹家父子仍然让他当曹丕的正室。后来,她生下儿子曹叡,也成为曹丕的接班人。如果长得次一点,她是不可能享受这个对待的。
九月,朝廷任命曹操为冀州牧,曹操辞去以前兖州的所有兼职。从这个任命上看,就知道冀州对于曹操的重要性。以前袁绍虽然天天大叫"四世三公",在朝中的人脉虽然深广,人气很旺,但在地方上的势力并不大。其基础还不如很多太守。这从后来袁绍起兵时,居然连块根据地也没有,不得不带着部队依靠他人供养就可以知道。后来,他采取一系列计策,从韩馥手里拿到冀州,短短几年之内,就把自己打造成天下第一牛人。他的发迹过程比曹操更顺利,阻力更小,因为冀州当时的资源比其他州更加丰富。
曹操此前虽然抢占了中原一带,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手里,但实力发展得很慢,一直被袁绍压着。幸亏袁绍的智囊虽然很多,但他本人的智商太不够用。官渡一战,被兵力远少于他的曹操打得只穿着裤衩回去,然后就死掉了。他的儿子又自相残杀,最后被曹操一把端掉。曹操后来的实力迅速发展壮大,可以看不起天下所有的人,靠的就是冀州的资源。
曹操在拿下冀州后,当场翻阅了冀州的户口本,一看就笑了:"昨按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可以一口气抓到三十万壮丁,冀州几乎可以称天下第一大州。
如果当时在冀州的是孙氏父子或者是刘备这些人,曹操手里就是控制了十个皇帝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因此,虽然后来大家都说,曹操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二,能够横扫中原,是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我认为,这个策略固然有作用,但袁绍是他的邻居才是他最大的幸运。
这时,袁绍旧势力还有幽州、并州、青州掌握在袁熙、高干、袁谭的手里。但这几个州的力量比较单薄。冀州一垮,这几个州也顶不住了。现在并州的老大是高干,他是袁家亲戚,所以当上了并州的老大,这些年过得很幸福,袁家在前线与曹操大战,他一点儿不关心,而袁家兄弟努力内斗,他也不参与。这时,袁家大势已去,他也不再高举袁家的伟大旗帜了,直接向曹操投降了。
曹操一看并州才那么大,而且又在北方边境,如果治理得好,他也赚不到多少,如果政策一出偏差,麻烦事倒不断。既然高干在他还没有带兵过去的时候就主动缴械,那就继续让他当并州刺史吧,反正他在这里已经多年了,人气应该不错。
现在还有袁谭和袁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