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自在飞花人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1-12 06:49:00 来源:四川日报

□朱丹枫

徐棻先生的新著《自在飞花——徐棻戏剧代表作》,在她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戏剧)”之际,由中国戏剧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此前,她的不少作品被多家出版社以精选、作品选、专辑、单本、剧照连环画、英汉对照等方式编辑出版,仅四川就有八九种。

这部《自在飞花》戏剧作品集,分为上下两册,收录了徐棻先生多年来创作的代表性剧目16个,如《死水微澜》《欲海狂潮》《王熙凤》《田姐与庄周》《马前泼水》《红梅记》《卓文君》《秀才外传》《尘埃落定》《目连之母》《红楼惊梦》《燕燕》《花自飘零水自流》《马克白夫人》《辛亥潮》《死去活来》等,共计约60万字。

这些剧目青春永驻,魅力长存,以其思想价值、艺术品格和审美追求,经受住了市场的考察,时间的磨砺,历史的检验,十几年、几十年,几百场、上千场常演并活跃于城乡舞台,成为精品经典而流芳于世。

徐棻先生有着“金牌编剧”的美誉,她的艺术生涯有几项奇观:

——中国著名剧作家,川剧史上第一位女编剧。

——从事编剧62年,今90岁高龄而笔耕不辍。

——中国当代戏曲界最富创新精神的剧作家之一。

——对中国戏曲艺术的改革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

新书为何以“自在飞花”命名?徐棻先生说,戏剧工作者要追求精神的自由,不要因为急功近利去违背自己热爱的“初衷”,在艺术的领域里获得了灵魂的自由,就可以在艺术领域里“飞花”。

花有千种,自在却是难求。如何于繁华喧嚣处,修得大自在?徐棻先生以“见了便做,做了便放”的初心;凭借“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的艺术实践,在“了了有何不了”中化作风中云游的飞花,扶摇直上,坐拥满天星斗,进入“生生还是无生”的境界。

因为,戏剧是生存也是想象,是劳作也是创造,是孤独也是慰藉,是美学也是哲学。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品性如水般流入世间,泽被万物而不去追求虚名的心的境界。阅读她的剧本,读者就能体味到徐棻先生那种内心清明和智慧,那是对戏剧可以如水般潺潺流过的静谧的心情。

在古代和当代的社会中,人类性格和关系的复杂性也是剧作家探索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与他人沟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以及他人的情绪,是人性中真正反映出古代与现代社会和人类价值的方面。

徐棻先生的作品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展现了戏剧与文化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她以“自在”而饱含情感的文字,“飞花”般地描绘了对人性、社会、时代、自然景色和流逝时光的思考,表达了对人性善、艺术真、意境美的向往和珍惜,将剧本的文学性、舞台的表演性、剧场的观赏性等与不同剧种进行对比,以凸显戏曲之胜。

同时,通过注视燕燕、邓幺姑、田姐、刘氏、崔氏、蒲兰、马克白夫人、卓文君、皇后等人物的创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在“专注”人物境遇的景象中,深入“人”的思想和情感,探讨了人类内心的善恶、欲望和矛盾。不论是喜剧还是悲剧,她都以深刻的洞察力刻画了人物的“人性”“人情”“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合理需求”,呈现一种“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营造出一种探讨复杂的心理状态和人类心灵的深度的包容氛围,向读者、观众共享对人与人之间关系领域的洞察和启示。

徐棻先生的剧作折射了她的创意和她的身份特征与成就,成为人们了解她的特殊名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她为戏剧提供了一个平台,构建了“戏曲新形态”,创造了“无场次现代空台艺术”,其标志性作品便是川剧《死水微澜》、话剧《辛亥潮》。前者被公认为“戏曲改革的里程碑”,后者则呈现出“话剧为体,戏曲为用”的中西合璧状态,被话剧界认为是“继焦菊隐话剧民族化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是她用手中之笔,开拓戏剧疆土,用编剧“理念”和“技巧”为其剧作品质提供保证,唤醒戏剧灵魂的一种精神,整体引领和示范编剧艺术的作用。

是她毕生“追求继承传统与发展传统的巧妙结合,追求古典美与现代美的有机结合,追求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理念,使得戏曲的时空更加自由,戏曲的容量大大扩张,以及推动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让身处不同角色人物的声音被听到和理解,促进社会对人物、人性、权益的认识、反思和关注。

正是这些成为徐棻先生戏剧链接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媒介,为当代川剧发展带来新的表现空间,也为新时代川剧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范本。

时光如水般匆匆流逝,如今的时代和古代都只是梦一场,经历了许多千古之事。《自在飞花》通过多种手段,反映了古代、当代社会和人性的多个方面。通过创作关于历史和现实问题、人际关系、心理状态和生命意义等方面的剧作,为读者、观众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考方式。

此书不但装帧精美,厚重大气,同时内涵丰富,图文并茂,堪称当代四川乃至全国戏剧创作领域的重要成果。它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一代优秀剧作家的缩影,更反映了徐棻先生的人生人格与精神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在戏曲传承保护、媒体融合、大数据建构的新时代里,它的出版具有特殊的意义。

中外的、历史的经验表明,好的剧作家、好的出版物,往往都来自实践,而实践的关键是表达人文思想的能力。这部充盈着“人文”“人性”等的剧作集,充满诗性与智慧,拓展了戏剧的艺术维度,彰显了剧作的艺术深度。它以戏剧这种“软实力”将传统艺术与当代审美价值结合起来,让戏剧的“人文情怀”成为可读、可听、可看的生活意象和艺术景观。

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在徐棻先生写作的日子里,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爱到达,在给观众读者的阅读欣赏行囊中,有她精心准备的:真诚的关怀,美好的情感,生命的力量,文学的滋养……她都希望这些能如夜空中的点点星光,成为人们最温暖的记忆。

文字是留住时间的挚友,零散的方块字承载着各自的使命在文稿中相遇,承载着轻盈的时间飘到厚重的书页之间,感受生命的厚度与温暖。

经典著作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写作时间,徐棻先生的创作何曾不是这样,她的创作历程从《秀才外传》至《花自飘零水自流》,长达60多年,而今仍笔耕不辍。

这部《自在飞花——徐棻戏剧代表作》把文字织成一本书,在字里行间渗透出作者的生命历程、写作的意义、编辑文字的价值,她再把这些经受住时间和历史检验、观众和读者喜爱的精品编制成一艘在时代中航行的书舟,与人们共同航向未来和远方。

对自己的这部新作,徐棻先生说,她想趁年至90岁之际,给自己的“爬格”人生画个句号。其实,这本徐棻先生精选的《自在飞花——徐棻戏剧代表作》的出版,不是过往简要的誊录,恰恰集中体现了她“独到见解,独特构思,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的剧作张力和别具的美学境界。

在更高维度上来说,本书不仅中肯地缮写了徐棻先生“突破古人”“突破自己”的一生,而且延展了徐棻先生的精神表达,即编剧艺术营造与创新表达在还原历史风貌、弘扬民族精神、渲染家国情怀、思考生命哲理等层面提升作品的艺术品格,以审美赋能精神引领、情感共鸣、价值认同。这和她的人格一样,在变易中渗透着“徐棻意识”的“内核”,在“美”的熏陶中看到了戏剧时代性的存在,甚至是未来。

专业水准,文化声望。徐棻先生是一座富矿,留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这部代表作,就够我们反复咀嚼了。她对我们来说,是一座仰望的高山:山色不言语,自在飞花人。

致敬戏剧,致敬经典,致敬徐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剧协《剧本》月刊主办的《自在飞花——徐棻戏剧代表作》新书首发式,在成都川剧“戏窝子”悦来茶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戏剧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凝
2023-12-08 06:10:00
中新社上海5月17日电 (记者 王笈)戏剧文学是戏剧作品的灵魂和血脉,亦是文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17日在上海公布5部获奖作品
2025-05-17 15:05:00
“巴蜀鬼才”魏明伦去世
魏明伦曾担任电影《变脸》编剧昨日上午11时46分,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讣告称: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原会长、终身荣誉会长魏明伦先生于2024年5月28日8点40分因病去
2024-05-29 07:39:00
第二届《中国作家》阳翰笙剧本奖颁奖礼在京举行
...说,阳翰笙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文艺理论家、电影家、戏剧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阳翰笙先生为我国的文艺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设立阳翰笙剧本奖,正是为了继承和进一步弘扬阳翰笙艺术
2023-10-14 20:32:00
她卸下惧怕,满怀盼望地写作
...构和主题风貌,还有就是它由黄龙斌执导所带来的质感。戏剧是当众诉说的共享文体《戎夷之衣》里的鼓声格外鲜明,或急骤,或舒缓,每到舞台上的剧情转折时,撼动人心的鼓声就会响起。我很想
2025-01-02 09:26:00
...剧《日出》演前发布会在杭州剧院举行。该剧文学总监、戏剧构作万方,导演张瑞,主演何赛飞、赵文瑄、徐俐与观众见面,畅聊台前幕后的故事。曹禺先生的剧作《日出》在中国的话剧界有着不可
2025-04-25 07:07:00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共同主办,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江苏大剧院、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联合会协办的2023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拉开帷幕。当晚,南京艺术学院原创音乐剧《沧
2023-11-09 05:45:00
中法艺术家联合制作完成法语电影短片《我父母的房子》
...产生的复杂心理活动。该片两位主演均是常年活跃在法国戏剧界的演员和艺术家。女主角阿梅尔的扮演者阿丽亚娜·冯·贝伦特 (Ariane von Berendt) 是法国青年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2024-06-27 11:11:00
欢乐京津冀 一起过大年|京剧《玉簪记》情牵京冀
...青春芳华。剧中,窦晓璇清丽秀美,唱腔和表演中有一种自在天然的美。“陈妙常是一位柔美灵动、内心又十分倔强的女子,当她回首轻望少年郎、夜深轻唤潘必正、玉簪轻送心上人时,你能从她的
2024-02-05 07:47: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中华有好戏》中秋特别节目在石家庄录制 十五朵“梅花”唱响团圆中国节
《中华有好戏》中秋特别节目在石录制十五朵“梅花”唱响团圆中国节9月16日,《中华有好戏》中秋特别节目录制现场。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
2025-09-22 08:56:00
惊险奇美的杂技技巧,巧妙融入京剧元素、古典舞与武术的动作特点,塑造了内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视觉形象,展示了勇士们的坚毅刚强和忠心报国精神。
2025-09-22 08:59:00
大众网记者 李明宇 东营报道
2025-09-22 09:57:00
中国网9月22日讯 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八一”跳伞队和“蓝鹰”跳伞队队员进行了跳伞表演。跳伞是空降兵必备的战斗技能
2025-09-22 10:02:00
品重烟台·村歌嘹亮——2025烟台村歌大赛总决赛在莱阳成功举办
大众网记者 孙国宁 通讯员 刘博达 窦昭 烟台报道品重烟台,村歌嘹亮。9月21日,2025烟台村歌大赛总决赛在莱阳五龙广场成功举办
2025-09-22 10:42:00
保定成京津冀微短剧产业新沃土
微短剧《“小”三国·欢乐英雄传》在保定拍摄影视团队在涿州电影博物馆拍摄微短剧涿州辽塔文化园向微短剧拍摄开放 可供微短剧拍摄的酒店庭院外景公司车间
2025-09-22 10:51:00
文化中国行|走进杂技小院,感受非遗魅力
9月5日,小演员在于金生杂技小院冒雨表演。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摄“嘿!起!”9月5日下午,蒙蒙烟雨中,在吴桥县于集镇于东村的于金生杂技小院里
2025-09-22 09:02:00
电视剧《种墨园》开机仪式在泾县举行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上午,电视剧《种墨园》开机仪式在泾县宣纸小镇举行。仪式上,省市县领导和出品方、主创人员代表等共同为摄影机揭下红布
2025-09-22 10:34:00
陈楚生演唱会为宁“打call”众多歌迷跟着演出游南京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读“宁”千遍不厌倦,跟着演出游南京!9月20日—21日
2025-09-22 07:40:00
《731》背后 是长影11年的坚守与担当
截止到9月21日22时,电影《731》的票房已经超过12亿人民币,并打破三项影史纪录:中国影史首映日场次纪录、中国影史国产片首映日场次纪录
2025-09-22 07:16:00
全智贤遭多国网友抵制!迪士尼评论区沦陷,全剧凉凉被要求下架
抵制有用!最近43岁韩星全智贤可谓全网大翻车,主演新剧《暴风圈》从台词到布景不止一次抹黑污蔑中国,瞬间引发众怒,亲口说出辱华台词的全智贤更是遭到中国网友全面抵制
2025-09-21 15:25:00
古二反击《繁花》!新录音曝光打脸秦雯,业内直言压榨新人是常态
《繁花》剧本代写风波又有新进展了!在剧方澄清署名按照工作内容划分,秦雯也发文辟谣之后,渐冻症编剧古二再度晒出和王家卫的新录音
2025-09-21 16:28:00
笔尖绘深情 七旬老人用铅笔定格儿孙的时光肖像
大皖新闻讯 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水吼镇程湾村,75岁的董学东依然握紧铅笔,在一方安静的工作室里,继续他跨越四十多年的绘画之约
2025-09-21 10:16:00
仙乐袅袅,林间拾音,请查收自然与文化的邀约5天5场!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即将启幕南报网讯(记者朱静)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
2025-09-21 10:25:00
亮灯啦!2025南京“秋糖季”启动
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亮灯啦!”9月20日19时整,伴随着悠扬的古乐,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渐次点亮,最终定格为糖果色,2025南京“秋糖季”正式启动
2025-09-21 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