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卢松 刘宏冰 本报通讯员 余江
“今天麦田比武,咱们不比谁割得快,而是比谁丢得少,以机收减损多少论英雄。”
5月27日上午,在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里,10台不同型号的联合收割机,在田间路边一字排开,息县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正在这里进行。
“比赛开始!”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早已摩拳擦掌的农机手们,争先恐后地驾驶着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地向麦田开进,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靠边、停车、麦仓卸粮分秒必争,金黄的麦子装满一辆辆运粮车,麦田里只留下一行行整齐的麦茬。
“丰收的每一株小麦,都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减损也是促增产,我们要力争小麦颗粒归仓!”息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主任陈金冶表示,组织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全面推广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就是为了让农机手树牢减损意识,把机收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
“机收减损,大有学问。要根据不同情况,适时调整收割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慢了影响作业效率,太快了就会有很多小麦抛洒出去,损失率自然会增加。”来自息县彭店乡的农机手路涛说。
“1亩地多减损1两,全县260万亩小麦就能增产26万斤。”息县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三夏”期间,息县坚持以赛提技,在小麦种植区域全面开展机收减损比武和机收损失检测活动,加快普及机收减损技术,努力把机收环节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