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体教融合、重智重体成为必然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01 09: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新《体育法》实施

体教融合、重智重体成为必然

体教融合、重智重体成为必然

市将军桥小学开展民族运动活动。 记者陈静 摄

体教融合、重智重体成为必然

青少年跆拳道比赛。吴生斌 周志国 摄

体教融合、重智重体成为必然

育才小学的小轮滑旗手们展示轮滑技术。记者陈静 摄□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202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正式施行。这是时隔27年,我国相关部门第一次对《体育法》开展全面修订。相比旧《体育法》,新法规增加了4章、68条。其中,第三章《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备受关注。“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考核机制”“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等规定,更是从法律层面保障了青少年体魄与人格并重,全面发展。

在我市,体育纳入中考评价已不是新鲜事。从体育占比考核的分量逐年加重可以看出,我市将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体育纳入高考计分,则是一件“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情。连日来,记者就该话题采访了市教育局、初高中学校相关人士,受访者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解读了新法。同时表示,在“后疫情时代”,坚持体育与教育相互融合、文化与锻炼协调并重是必然趋势。

时隔27年,新《体育法》有哪些亮点?

1月1日,一大批全国及地方性新法规开始实施,其中就有新修订的《体育法》。这是时隔27年,我国相关部门对该法律进行的一次全面修订。

与修订前相比,新《体育法》有着不少亮点。最显著的是将第三章“学校体育”章名修改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而此举也被视为国家释放出了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的信号,并且为体育、教育等多部门协同促进青少年及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数据显示,修订前的《体育法》有8章54条,修订后的法规更加完备,达到了12章122条。其中,第三章《青少年和学校体育》中,“藏”着不少亮点。例如,第三章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让体育课被语数英占课彻底成为历史;第二十七条“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强制性地明确了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重课业不注重体魄的现象;第二十九条“国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考核机制”,则明确了体育成绩与毕业班学业水平挂钩,体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不再被“边缘化”,获得考生、老师和家长的更多重视。

此外,新法还规定了学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制度;教育、体育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和评估;推进学校运动队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学校应当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学校体育场地必须保障体育活动需要,不得随意占用或者挪作他用;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组织、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不良健康状况,家庭应当予以配合;等等。

专家解读:新法指明了改革方向,密切关注未来几年校园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

市教育局体育卫生艺术科科长王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体育分数纳入中、高考,是一个改革方向,但具体怎么实施、如何操作,还要进一步等待全区的统一部署。事实上,体育纳入中考、高考的评价,也已经不是新鲜事。一直以来,我市都将体育科目纳入中考素质评价体系。以去年为例,我市中考将体育项目从2021年的20分恢复到了总分60分,并且新增了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三大球类自选项目。全市各县(市、区)都需要必考2项(耐力类1项、速度类1项),自选项目1项(7项选1项);其中耐力类项目22分,速度类项目20分,自选项目18分,共6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必考项目为耐力类项目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速度类项目50米跑(男、女)。自选项目(7项选1项):男生从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7个项目中任选1项;女生区别于男生的一项是引体向上替换成1分钟仰卧起坐。按照全市考生人数的比例和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等(40%)、B等(35%)、C等(20%)、D等(5%)。体育成绩等级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条件之一。

而近3年来,由于疫情影响,我市学生的体质受到波及,与之前几年相比略有下降。王纯华表示,未来几年校园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仍然是市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相信通过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的持续努力,两三年内我市学生在体质测评方面的分数有望上升。

桂林市教科所体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张弥特级教师工作坊”负责人张弥长期从事青少年体育教学研究。他介绍说,过去,受“重智轻体”的观念和体育在中考总分中贡献较小的影响,校园体育难免被忽视和被边缘化。但这一现象在这几年逐渐得到了改变。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将体育科目纳入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体育成为中考必考项目”的要求。“体育”因此也同语数英一样,成为“主科”。而整个广西是从2017年开始将体育中考分数统一提高至60分,评分方法、实施细则等由各市自定。我市则是一路提高中考体育的分数占比。2012年,中考体育的总分是30分,2014年提高到45分,2017年提高到了60分。2021年回到了20分,而2022年再度恢复到60分。

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与投入,表明了国家、地方政府对校园体育事业的重视和决心。尽管就目前而言,体育分值纳入高考总分还无前例,但从新的《体育法》条例中看,这已经是大趋势,需要学校、家长、考生特别注意。张弥曾经在桂林市36所初中学校样本的基础上开展过体育备考策略研究,给中学校园体育提供了“五维一体”的备考策略,即分层分项教学、全寄宿制学校推行早锻炼、大课间分项练习、以考促练,收效良好。对于未来的大趋势,张弥建议,首先初中、高中师生都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就学校而言,需要基于各自不同的优势打造特色体育学科;就相关部门而言,要建立更有力的监督机制,督促备考落实到位。比如督促学校开展早锻炼、课间操、课余训练等等,体育活动场所向学生开放,体育教师周密地设计体育活动等。

我市在校园体育发展和青少年体质提升上不遗余力

事实上,我市在推动校园体育发展和青少年体质提升方面一直不遗余力,而且还涌现出了不少创新之举。

象山区的师生占比在全市较大。该区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已经由辖区教研室牵头,组织了三次体育工作研讨会,分别为“花样跳绳”体育项目专题研讨、“双带行动——学校特色体育教学专题调研”,以及“小场地 大体育”专题体育研讨。该区教育局负责人唐铧美告诉记者,目前,象山区的各校均能按规定每周开齐开足4节体育课,也能够定期组织开展常态化的体育活动。同时,每所学校都打造了自己的“体育特色项目”品牌。比如,全国足球、篮球、象棋特色项目学校就有铁西、宁远、民主等10所学校;还有一些学校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引进学校,如二塘中心校和平山二小的花样跳绳,南溪山小学的山水太极,逸夫小学、二塘中心校等学校的街舞、啦啦操等。

市铁路西小学校长林芷因则介绍说,为了让近1600名学生更好地开展校园体育锻炼,学校利用仅有的5块小室外场地,开展“小场地乐享大体育”,形成了“人人都参与、个个有爱好、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期期有比赛”的体育氛围。

林校长说,要在生均运动面积不足5平方米的老校园开展上千人的体育运动不容易。因此,学校创新地推出了体能操、三球韵律操、韵律跑操、平米锻炼室内操及特色锻炼项目。以“三球韵律操”为例,体育、音乐老师将足球、排球、篮球三大球的经典动作,融合进舞蹈、健美体操的节律,让球类运动与健美操有机融合,学生们非常喜欢。此外,还有亲子运动会、家长担任体育特聘教练、“全员普及+兴趣特长+专长发展”等创新举措,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体育运动锻炼。

而在回民小学大课间,孩子们跳起了民族韵律操、花样皮筋操,还踢起了毽球,体育氛围好不浓厚。校长蒙然介绍说,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体艺2+1”“五项管理”“双减”工作的落实。作为全广西唯一一个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小学,回民小学抓住学校特色,弘扬和发展民族体育运动,在校园中推广抛绣球、三人板鞋、大象拔河、跳竹竿、踢毽球、跳皮筋、舞龙、舞狮、打陀螺等11项运动。“这些项目都有几个共同点,就是不受时间、场地、人数限制,能游戏、能锻炼、好观赏,特别适合场地不足的学校推广。在普及推广的过程中,学生的体质得到有效增强。”蒙校长说。

以体育人,培根塑魂。今年,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桂林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将开始施行。这意味着,未来,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总工会、团市委等10余个部门将统筹协调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并且共同解决在校体育、青少年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青少年体育经费等方面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对我市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不断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体育可以认为是对身体的教育,是在身体联系体验中将身体、心理和认知一体化的过程,是孩子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体育纳入升学考评分数只是一种激励孩子开展锻炼、增强体质的手段,但它最终应该回归教育本质。”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张弥这样对记者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0: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韦迪:青少年体育现状堪忧 ,要把体教融合落到实处
...实。”韦迪说。韦迪还指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指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2020年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2023-05-29 09:19:00
聚焦江苏青少年体育工作:强身铸魂,托起“明天的太阳”
...零距离接触自己的“偶像”。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专门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列入其中,明确国家依法保障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在苏州市体校,学生们除上好训练课和文
2023-02-24 13:20:00
阳光体育运动 强健青少年体魄
...成长非常必要。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日前发布的《凉山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明确:加强特色运动项目在青少年群体当
2023-09-12 07:38:00
...际体育组织文化、奥林匹克文化、体育管理、体育经济、体育法等体育文化类课程,面向广大青年传授运动知识、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的体育人才,为促进体育交流、加快建设
2023-03-08 09:30:00
...进入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集中开展学习训练。新修订的《体育法》专门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列入其中,明确国家依法保障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在苏州市体校,学生们除上好训练课和文
2023-02-23 05:46:00
...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强法治保障。新修订的体育法将原第三章“学校体育”章名修改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将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应严格落实相关
2024-02-27 02:42:00
体育锻炼多一些 “小眼镜”“小胖墩”就会少一些
...的课间活动是一个重要抓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要求,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
2024-03-15 01:50:00
担心安全课间不让孩子们去操场活动
...,青少年及其家长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清华大学法学院体育法研究中心主任田思源介绍,现代科学研究结论表明,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可以直接影响其在学校的适应能力。一方面,青少年的学业压力
2023-05-31 02:36:00
让有趣有效的体育课“天天见”
...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022年,新修订的《体育法》新增“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1小时体育锻炼”等条款,从法律的高度保障了青少年体
2024-01-22 07:4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大河网讯 日前,郑州师范学院与郑州八中新校区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党组织结对共建座谈会在郑州八中新校区举行。此次合作标志着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与基础教育实践平台的深度融合
2025-11-26 13:07:00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入选西部陆海新通道社会办医行业联盟首批特色医院
近日,从第一届西部陆海新通道社会办医创新发展大会传来喜讯,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入选“西部陆海新通道社会办医行业联盟”首批特色医院名单
2025-11-25 12:34:00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姚舜禹:以青春之力赴基层之约
大河网讯 近日,共青团河南省委员会下发《关于认定2025年河南共青团大学生“向基层报道”优秀参与学生的函》,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学院2025级学生姚舜禹凭借出色表现获此殊荣
2025-11-25 13:35:00
2025第八届“优路杯”全国BIM大赛颁奖盛典闭幕,河南多所企业、院校斩获奖项
大河网讯 2025第八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颁奖典礼于11月22日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
2025-11-25 15:07:00
武汉文理学院学子孙铭繁:一束照亮护理事业的温暖之光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施慧丽)那个在解剖学课上因答不出问题而脸颊发烫的女孩,如今已能从容地提出创新方案
2025-11-25 16:19:00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最新研究 发现长江流域最早青铜器
大河网讯 近日,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靳松安教授团队在河南淅川沟湾遗址的考古研究中取得新突破,通过金相鉴定、微区成分分析
2025-11-25 16:39:00
数字工匠同台竞技 赋能河南文创产业|全省高职数字IP衍生品设计选拔赛落幕
大河网讯 11月22日至23日,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数字IP衍生品设计与制造赛项河南省(高职组)选拔赛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成功举办
2025-11-25 13:35:00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人人持证”引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
大河网讯 在国家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背景下,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紧跟政策导向,积极投身技能型院校建设,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2025-11-25 13:35:00
郑州科技学院学子在全国数字经济决策创新挑战赛中斩获一等奖
大河网讯 11月23日,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精创杯”全国数字经济决策创新挑战赛全国总决赛落幕。郑州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参赛团队表现优异
2025-11-25 13:35:00
黄河科技学院成功举办青春成长课堂——第九季“青春榜样”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
根据学校学风建设月相关安排,为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优良校风学风鼓舞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2025-11-25 13:35:00
山艺音乐学院“音乐新生代”首演圆满举行
鲁网11月24日讯11月20日晚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新生代”专场音乐会在济南剧院精彩上演,标志着山艺音乐学院与济南剧院联合制定的 5 年“音乐新生代”培养计划正式拉开帷幕
2025-11-24 17:05:00
调研组深入课堂“把脉问诊”,河南这所高校思政课建设获好评
大河网讯 11月20日上午,以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会萍教授为组长的全省高校秋季学期思政课“大听课 大调研”第七调研组一行来到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听课调研
2025-11-22 18:07:0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校长邓中亮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河网讯 11月21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校长邓中亮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5-11-21 11:57:00
郑州八中新校区学子在第二十五届河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斩获佳绩
大河网讯 近日,由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2025年河南省青少年科技运动会之第二十五届河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郑州举行
2025-11-21 11:57:00
尚德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5.5亿元,净利润3.27亿元
来源:多知 作者:徐晶晶多知11月20日消息,尚德机构(NYSE: STG)今日公布了其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及2025年前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2025-11-21 1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