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说起郭子仪,都知道他是唐朝著名的大将、大功臣,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前后共六十余年,而其中更有二十余年系天下安危于一身,为维护唐朝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安史之乱当中,他更是功勋卓著,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大唐的江山或许将不复存在。然而,虽然他功高震主,但是他却能逃出历代功臣的悲剧,得以善终。这是为何?今天小编我就带大家来探究一番!
要知道自古以来,无论哪个朝代,任何一个统治者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所以历史上就有很多立了大功,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的忠臣义士,却被皇帝用一些手段除掉了。就拿与郭子仪同时代的几个人来说吧。
安史之乱期间李光弼,他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当中立了很多的功,被众多百姓赞颂。在安史之乱过去之后,皇帝原本应该对他进行论功行赏的,然而,不但没有奖赏他,反而还剥夺了他的军权,让他成为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大臣。从此,他满腔热血却无处挥洒,渐渐地他变的抑郁,最终病死了。
除了李光弼之外,还有很多在安史之乱当中立功的功臣在平定内乱之后就被皇帝过河拆桥的。
来瑱他是唐朝的大将,同样也在安史之乱当中做出了贡献,然而后来却因为惹怒了皇帝,就被流放了,最后还被皇帝给杀了。
仆固怀恩,他为了平定内乱,可以说是付出极大,其中更是牺牲了自己很多的家人。然而,在平定内乱之后,他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还不断的被人陷害打压,后来他走投无路,只能起兵造反,最终没能成功,只能客死他乡,留下了一世骂名。
不过,虽然有那么多安史之乱的功臣没能够得到好的下场,但是,却有一个奇葩的人因此得到了很好的重用,并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人就是郭子仪,那么他凭借什么能够得到与其他人不同的待遇呢?
话说到郭子仪晚年,有个叫鱼朝恩的坏宦官,嫉妒郭子仪的军功,便不断使用各种谗言离间伎俩。史载,他“专权使气,公卿不敢仰视,宰臣或决政事,不预谋者,则睚眦曰:‘天下之事,岂不由我乎?’”一个标准的得志便猖狂的小人。那他为啥会与郭子仪过不去呢?无正当理由,或是嫉妒心使然。
郭子仪卓越的军事才能展现于安史之乱,多打胜仗,力挽狂澜,令鱼朝恩不爽,向肃宗皇帝进谗言,将相州失利归咎于郭子仪。皇帝果然免去郭子仪东都留守之职,令其回京。
郭子仪知道说幸臣程元振、鱼朝恩总在皇帝面前百般诋毁自己,最要命的就是手握兵权图谋不轨之词。如何应对?郭子仪的方法就是不给他们口实,尽量减少皇上的猜疑,比如在前线正打仗呢,一接到免职或调任旨意,即日上路,不问为什么,也不辩解,更无怨言。
此法表面很呆萌,其实不然,与小人争辩,辨不出道理,不如沉默示弱。皇帝也没糊涂透顶,一到战事吃紧,还得起用郭子仪。
鱼朝恩是坏到家了的,扳不倒郭子仪,竟然使出下作手段,指使人挖郭子仪父亲的坟墓。朝廷当然抓不到盗墓贼。正巧郭子仪自泾阳回都,朝野惊惧,担心激出兵变,皇帝特别慰问了他。结果出人预料,郭子仪只是号泣自责:“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他认为自己部下也曾掘人坟墓,所以这是报应,不予追究。
郭子仪这份肚量实在了不起,不逊于忍让廉颇的蔺相如。不追究父坟事件,郭子仪不是窝囊,而是胸怀大义,不愿在小人身上浪费精力,抵达了君子厚德载物的境界。更不能简单理解为明哲保身,因为他不心灰意冷,而是随时准备着。
而反观鱼朝恩热心于整人,则印证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逻辑,最后果然被代宗皇帝和宰相元载共同设计缢死了。
再看肚里可撑船的郭子仪,退一步海阔天空,即使功高至身担天下安危二十年,仍然与小人和而不同。欧阳修说郭子仪“事上诚,御下恕”,所以得“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人臣之道无缺焉”之果,真是说得太对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2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