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老话说“病从口入”,这4类天生有毒的食物,奉劝中老年人要当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16 09:05:00 来源:康之道

生活中,各种美食似乎天生就有诱惑力,各种调味品,再加上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美拉德反应,即便是意志力再坚强的人也可能会被击破。可也有一句老话说“病从口入”,尤其是这几种天生带有毒素的食物,奉劝中老年人要当心。

老话说“病从口入”,这4类天生有毒的食物,奉劝中老年人要当心

自带“毒素”的四季豆:

四季豆,也被称为菜豆、四月豆等等,喜欢吃四季豆的人,几乎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在销售,是东北乱炖的最佳食材之一,就连北方人也偏爱吃豆角粘卷子。

可就是这样的食物,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它自带毒素,特别是里面的血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在人误食用后,会对胃肠消化道有强烈反应,导致腹泻、腹痛、呕吐等。

老话说“病从口入”,这4类天生有毒的食物,奉劝中老年人要当心

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一方面要注意豆角的味道,如果有很明显的豆腥味,说明豆角中的毒素还没有彻底清理干净,大家一定要警惕,最好再烹饪一段时间。

另一方面,大家在购买豆角时,一定要以新鲜豆角为主,越是老豆角需要烹饪的时间越长。每次在烹饪时,最好以焖煮为主,少用干锅、炒的方式,彻底煮熟后,才可以放心吃。

对于肠胃比较敏感的老人,吃四季豆还可以提前用热水焯一下,有利于祛除毒素。

老话说“病从口入”,这4类天生有毒的食物,奉劝中老年人要当心

自带“毒素”的新鲜黄花菜:

喜欢吃黄瓜菜的人,通常都会用水泡一下,或者是用热水焯,不直接吃,这是因为新鲜黄花菜自带毒素,其中的秋水仙碱,进入到机体后,不仅会危害肠胃健康,还会影响呼吸系统,甚至是肌肉无力、胃肠炎等等。

老话说“病从口入”,这4类天生有毒的食物,奉劝中老年人要当心

自带“毒素”的发苦瓜类:

如苦味西葫芦、苦味瓠子、苦味黄瓜等等,这些食物吃起来苦,正是因为其中有苦味的葫芦素,人一旦摄入过多,会出现明显的肠胃反应,因自身携带,在后期烹饪过程中,也很难把毒素完全消灭掉,依旧会出现食物中毒。

老话说“病从口入”,这4类天生有毒的食物,奉劝中老年人要当心

自带“毒素”的马铃薯:

马铃薯,也叫土豆,是家庭中十分普遍的食材,就连外面销售的各种小吃零食,也都是由马铃薯制作而。但马铃薯的背后,其实含有龙葵碱成分。

即使没有烹饪成熟,也容易造成龙葵碱中毒,从而诱发一系列反应,包括急性肠胃炎后,会出现腹泻、腹痛、腹胀,以后神经系统反应,呕吐、恶心等等。

对于这样的食物需要大家注意二方面,第一做熟后再吃,第二发芽、发青土豆不能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6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些常见食物都有毒!来看看怎么辨别和预防?
日常生活中,食物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和能量。然而,某些动物或者植物性食物中可能含有毒素,误食或加工不当导致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跟着江江和苏苏一起来看
2023-11-23 10:06:00
建议这10种食物别乱吃,对身体不好,吃多了容易生病
...量,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增加生病的风险。特别是中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逐渐下降,选择和控制饮食变得尤为重要。以下这十种食物,虽好但要适量,避免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1.豆腐
2024-11-01 08:53:00
夏天要多吃这个碱性菜,一通便排毒,二利湿消肿,三解暑热
...、油腻等食物,而要讲究饮食多样化,荤素搭配,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选择多吃一些谷物类、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为健康平稳度夏天打好基础。夏天正是各种蔬菜大量上市,
2023-11-13 20:08:00
三种实惠又营养的蔬菜,可以有效降低肝火,改善睡眠质量
随着年龄增长,失眠成为了中老年人面临的常见问题。长期失眠对健康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如健忘、记忆力减退、精力不足和工作效率下降等。尤其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更加容易感到困倦,如果失眠问题
2023-12-07 15:56:00
钾是“生命源泉”,4种高钾食物,建议大家常吃
...有及时进行治疗和调理的话,很容易诱发糖尿病,而一些中老年人也认为糖尿病的危险程度堪比癌症。也许人们觉得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因素是胰岛素,其实除了胰岛素之外,钾元素在稳定血糖方面
2023-05-08 05:31:00
年龄大了要“养骨”,建议常吃4种“健腿菜”,腿脚有劲,身体好
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中老年人群体,可以感受到身体的变化,腿脚无力、牙口不好、容易便秘、味觉减退......等等,这些都是身体机能逐渐退化的表现。在饮食方面上,再也不能像年轻时肆无
2024-08-25 06:34:00
...长豆角土豆炖茄子的作法。长豆角土豆炖茄子的作法所需食物:马铃薯2个,四季豆一个,长豆角多个所需调料:葱蒜,大豆油,郫县豆瓣酱一茶匙,八角茴香一勺子,老冰糖一小块,油耗,生抽,
2023-02-18 18:08:00
...地炖制,进味好荷兰豆长豆角巧吃防中毒了夏天的情况下食物中毒的状况产生的概率要比别的的情况下多许多的,尤其是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可能出現扁豆中毒的问题,因此很多人全是不要吃荷兰豆这
2023-03-13 21:26:00
年龄大了要养骨,别只喝牛奶,常吃4样高钙食物,腿脚有劲身体棒
...内部器官,储存钙和其他矿物质,并与血细胞生成相关。中老年人由于骨质流失加速,骨密度降低,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因此,“养骨”成为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关键任务。除了喝
2024-07-30 18: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