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谭振 陈华宇
2023年以来,江西省德安县林泉乡聚焦用地需求多、农村建房乱、确权颁证繁、闲置流转难等多方面问题入手,大力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制度,不断探索完善流转、抵押、退出、使用、审批等全方位管理途径,让“集体所有”、“一户一宅”成为农民共识,不断盘活“闲置资源”,做足宅基地“文章”,持续释放“宅改”红利,打造农村宅基地改革“林泉样本”。
疏堵结合,规范农村建房
“您好,我们是乡里的,今天带上了测绘人员帮你放线,请严格按照红线范围进行建房,到时候验收完成老宅也要依规按时拆除!”在建房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拿着测量仪器打点,口中还不停的宣传着建房政策,仔细核查选址是否符合规划。一旁的建房户陈真开心说道:“现在的政策真好,不仅不花钱就可以测绘放线,就连屋内设计都帮我们做好了。”
为规范农村建房乱问题,林泉乡坚持疏堵结合,一方面做好政策宣讲,通过村组喇叭、入户宣讲、召开屋场会、张贴宣传标语,将建房政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做好控违治违,严格建房审批手续,签订《农村宅基地使用承诺书》,发放建房公示牌,开展“两违”巡查,切实解决未批先建、乱搭乱建、批东建西等乱象。
今年以来,林泉乡已完成38户宅基地勘测审核工作,对新建房屋均实行“四到场”制度,选址规划均符合建房标准,为宅基地建房规范管理与美丽乡村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审批,推动确权颁证
在大溪畈村委会的建房讨论会上,村民汪亮亮提交了自己的建房申请,等待着“一组两会”的讨论……经过乡镇审批后,汪亮亮拿到了建房规划许可证,该地占地120平方米,终于可以满足一家六口人的住房需求了。
近年来,德安县林泉乡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小组讨论、村级审查、乡镇审批、县级备案”原则进行审批,按需保障用地需求,严格审查建房资格。林泉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罗玮说道:“通过‘一组两会’,可以全面了解是否建房户符合资格,并且通过公示建房通知,可以有效减少后续的宅基地纠纷问题,既方便村民监督,又便于政府管理。”
在规范建房审批的同时,林泉乡又以推动确权颁证促进乡村振兴为抓手,通过乡镇审批颁发的确权证,不仅可以明确住房财产权,更可以用它来进行转让、出租、入股、抵押。
小溪山村的尹礼彪因为响应国家的“三农”政策,毅然从县里回到乡里开始从事养殖业。听闻这项政策后,尹礼彪开心说道:“只要带上身份证和不动产证,就可以在银行申请低息的贷款,等这笔钱下来,我就再扩大规模,争取我也做个养殖大户。”
活权赋能,释放宅改红利
近年来,林泉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财产性收入为突破口,探索打造出了以“政企联合”“引资开发”等多种盘活利用模式的“林泉乡清塘村黄家畈田园综合体”。
为了让这些“沉睡”的资产“活”起来,赋能乡村振兴。林泉乡不仅做好土地确权“资产账”,更做活了闲置农房“流转账”。
“以前这里是闲置的农房,通过宅基地流转制度,结合新农村改造与人居环境整治,将这里打造成了‘山深有杏’小院,不仅可以在这里购买农产品与土特产,更可以体验汉服文化,许多游客都穿上汉服在千年银杏树下观赏,场景美极了。”清塘村党支部书记王校明说。
家住黄家畈的村民罗时焱,依托千年古银杏风景区的旅游资源,靠种植院落蔬菜发展“旅游+庭院”模式,将种植的蔬菜卖给游客,也实现了自己的增收致富。通过闲置宅基地流转,不仅让村民拥有了更加整洁的人居环境,更让村民有了致富增收的“活水源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