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央视网消息:近日,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工作人员在巡护中就发现一只体型大、嘴长、腿长的受伤鸟。经专家确认,该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秃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这是在滇西北首次发现秃鹳踪影。
据介绍,被发现时,这只鸟正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草地停留觅食。工作人员随即拍摄下了其清晰视频。经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现场确认,这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秃鹳。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程师黄华:秃鹳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根据数据,本次活体采样是国内的第三次,第一次是在1954年,第二次是2017年在云南的德宏,这些数据对我们今后的长期监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这只秃鹳进行了全身检查,秃鹳体重仅有3.3千克左右,属于幼年秃鹳,其左翼受过轻伤。动物保护人员对秃鹳的伤口进行了精心治疗。经过几天的恢复和细心照料,这只秃鹳已经符合放归标准,在科研人员指导下,保护区对其实施了放归作业。
秃鹳是一种大而笨重的涉禽,是一类适应于在浅水或岸边栖息生活的鸟类,体长一般在110到135厘米,身高可达1.2米,成年秃鹳体重可达10千克。秃鹳的嘴部较粗且很长,上体为黑灰色,头部有稀疏而短的羽状毛发,额头前部近似裸露。秃鹳以鱼、蛙、爬行类、昆虫等为食。
云南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负责人张瑛:这充分说明了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在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在进一步丰富,我们将依托本次监测成果做好迁徙研究,为湿地鸟类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数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7: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