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时尚

老街区打开“流量”新密码

类别:时尚 发布时间:2024-05-07 16: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汉服旅拍+贴心服务”

老街区打开“流量”新密码

□本报记者 高倩

5月3日,风和日丽,走进县前街,国潮文化、汉服妆造的招牌一个接着一个,古街上随处可见身着汉服、装扮精致的游客,他们或是手持团扇的清秀女孩,或是神采奕奕的俊朗男生,或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也有装扮整齐、在古街打卡的阿姨。

自街区开放以来,这条有着650多年历史的古街汇聚了特色餐饮和文化元素,是我市民俗文化的重要展示区域。如今,县前街以“汉服+古城”为切入口,推动安阳“汉服热”加速升温。

国潮文化为老街添动力

从县前街街头走至街尾,短短300余米,分布着13家汉服馆。优美的线条、古朴的纹样、精致的配饰、典雅的设计……在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开业的汉服馆中,处处可见时尚与传统融合、青春与古老共鸣。

走进这些汉服馆,家家皆是顾客盈门,店员与化妆师正忙着帮顾客挑衣服、换装、上妆、盘头。“一会儿我们去哪里拍照比较好看?”“放心吧,这条街古朴雅致,街景与古装最搭,一定能拍出令您满意的照片。”

一袭粉色纱衣,头戴金色发簪,搭配粉色发饰,刚扮好古典唐装美人的焦胜泽手挽裙裾,正在等候室友。“我是本地人,在新乡读大学,因为室友没来过安阳,趁着放假带她到县前街体验汉服妆造,再到古城里拍照打卡。”焦胜泽说。

假期的县前街热闹非凡,有装扮一新等着摄影师拍照的游客,有呼朋引伴在街上拍照游玩的年轻人,还有带着孩子前来换装打卡的亲友团。“汉服不仅是传统服饰,更是文化符号。近年,汉服爱好者数量持续增长,在许多热门景点,汉服都是随处可见的‘流量密码’。”一家汉服馆的工作人员说。

今年2月,为打造汉服与国风文化聚集地,拓展产业链,给古街增添新动能,安阳古城公司在街区引入一批汉服馆,经过前期筹备,都赶在“五一”假期前开门迎客了。“最近,这些汉服馆的营业额都在万元以上,已基本形成规模。只要大家提到汉服、换装、旅拍,就会想到县前街。”安阳古城公司负责运营的副总经理李娜介绍。

县前街的“汉服热”不仅带火服装租赁生意,还衍生出许多后期服务,带动了相关产业。“今年春天,县前街的汉服妆造产业逐渐火起来,平时有两三名妆造师在馆内值班,游客多时,我们还要叫人‘增援’。等我出师后也会从事这一行业。”在一个院落里,刚闲下来的实习妆造师郭紫琰告诉记者,这里是所培训学校,对外提供汉服妆造服务,也培训妆造师。平时,他们不仅学习相关历史文化知识,还学习化妆技巧,通常两三个月就可以学成。

安阳元素融入新兴产业

头戴簪花,选一件精美的云肩,搭配一袭马面裙,再经妆造师一双巧手“描眉画鬓”,不一会儿,一个个明艳的古典丽人便出现在眼前。

“如今,最流行的就是簪花与战国袍了。只今天上午,我们就做了几十个簪花造型,准备的几十箩筐簪花已所剩不多。”一位网名为“麦子”的妆造师告诉记者,“万物皆可簪。我们会根据顾客的服饰与环境选择不同的花形。”

走进县前街的汉服店,唐风、西域风、清汉风、苗疆风……店内展示着各色头饰与适合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的各款式服装,从殷商到晚清,从汉服到民族服饰,将“东方美学”演绎得淋漓尽致。“街上的店铺各有特色,这不仅体现在服装、饰品上,也体现在妆造上,有的擅长复原妆,有的擅长簪花妆。”县前街北段一家汉服馆的店长崔宇欣说,别看汉服馆店面不大,但有的朝代不同时期的服饰、妆容也有区别,要准备的东西可不少。

提起县前街的“汉服热”,就读于河南大学的黄靖雯这样评价:“我是一名汉服平面模特,以前特别喜欢苏州的平江路,古色古香,拍出来的照片特别美。安阳历史悠久,是七朝古都,如今家乡也有了汉服一条街,把安阳的建筑与文化融进去,更能满足游客多元的妆造、旅拍需求,感觉特别赞。”

李娜告诉记者,选择在县前街筹建汉服聚集地,是因为看中了街巷与建筑的古朴,公司已经向商户发出号召,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在服饰、妆容等方面改革创新,将更多本土文化元素融进去。

热情满满迎来天下客

“姑娘,能帮我重新打理一下头发吗?这会儿摄影师拍完照片了,感觉这个苗族头饰太重了。”“好啊,您中意什么发型?”“头发不舒服可以重新做,妆容也可以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要求,一切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为的就是让游客在旅途中有个好心情。”崔宇欣对记者说。

除了热情、专业的妆造服务,一些汉服馆还会为顾客准备一些小礼物,如一枚甲骨文书签、一张文创门票、一把纱制团扇或是一支发簪……在县前街中段的一家汉服馆,负责人李利艳说:“平时,我们除了学习专业技能,还会培训沟通技巧,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对顾客以诚相待。眼下天气热了,我们不仅会做好定妆,还会给客户送上扇子、遮阳伞,保证妆造效果。”

“我是《开仓放粮》短剧韩琦母亲的扮演者。篮子里是汉服馆为游客准备的小麦瓶,每天发放300个。现在播种心愿,给大家留下念想,希望秋天能再来安阳。”安阳工学院大二学生付宇涵说。

在县前街,每位商户都是街区的主人,大家会共同为街区的发展努力。李娜说,公司不仅对街区和商户进行统一管理,还全力为游客搞好服务,维护游客的权益。

来来往往的游客为县前街带来了人气与欢乐。“以前过节,周边地市的游客多。今年,我们见到了来自云南、贵州等地的游客,甚至还有外国人。”一位妆造师感慨地说。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县前街许多汉服馆都处于“白+黑”加班状态,工作人员每天要为百余位客户提供妆造服务,有的店铺预约档期已经排到了国庆节之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城市漫步  感受安阳之美
...该有的样子。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老宅子、老街区散发着古色古香,彰显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身处其中,用心用情细品文化韵味,文化自信也会在美的滋养中增强。”陈启
2023-09-07 09:09:00
沉浸式场景吃喝很入味
...式场景吃喝很入味南堂戏宴的国潮场景。王木正 摄梧田老街里的江南渔市在建筑外观上就极具特色。 市区一家餐厅内上演古筝演奏。 王木正 摄改造后的双井坊街区成为网红餐饮聚集地。本
2024-01-29 14:17:00
新春走基层丨潍坊诸城:网红元素点亮“夜经济”
...气,成为诸城最具特色的商业街。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片老街区周边都有着独特的商业基因和历史文化。一店一味、一步一景……人们在品味历史文化、市井烟火的同时,更能感受“潮经济”。在这
2025-02-04 19:53: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平江古巷见江南
...化街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2002年,围绕平江路的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苏州政府邀请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阮仪
2023-07-07 20:30:00
...,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这条“街”,就是泉州中山路。中山路修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下南洋
2024-06-29 05:33:00
三问“下南关”:老街“爆火”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河湟·寻味城东”文化品牌。围绕中下南关街、北关街等老街区谋划打造历史文化街区,持续开展“citywalk·东区漫步”线路宣传推广,吸引市民游客体验沉浸式城市旅行,拉长游客停留
2024-03-29 04:24:00
靖港古镇2.0:千年古镇的“焕新密码”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靖港古镇2.0版重磅来袭。望城产投集团供图人民网长沙9月14日电 9月10日,经过八个月的品质提升及演艺改造,靖港古镇2.0版重磅来袭,再现“老长沙的清
2024-09-14 16:39:00
今年“五一”假期,各地将古镇、老街的活化利用与文化惠民活动相结合,特色小镇、街区吸引大量客流,焕发新光彩。在浙江绍兴黄酒小镇,一场“鸾凤醉新妆”宋韵水上婚礼火热上演。在湖北武汉的
2024-05-07 12:58:00
沈亦云在芦席汇上小学(下)
...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历史街区。徘徊街头,找不到半点这条老街原有的模样。我工作时,一度在太平桥上班,每天经北京路,过鉏家滩、芦席汇、光明街、香橼浜、闸前街、秋泾桥,对这一带的老街老
2023-02-23 06:00:00
更多关于时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