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杨爱君 代晓丽
今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指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切实抓好“3+1”保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脱贫户自身发展能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户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坚持党建引领,增强脱贫户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发挥脱贫户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总结宣传致富典型,树立勤劳致富的价值导向,提高脱贫户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实质性地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例如,毕节市委党校在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开办现场教学基地,党员和领导干部用先进思想和行动言传身教,引导脱贫户树立发展致富的理念,激发自我求变的志气和信心,培养脱贫户思想政治素质,发挥脱贫户的首创精神。
坚持科技示范引领,重塑多元化乡村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和提升脱贫户劳动生产能力。通过党企联动、校企结合等形式,推动政府与企业、合作社、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不断加强脱贫户种养、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能培训,使脱贫户能主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掌握较实用的技术,能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乡村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农博士”“田学者”指导脱贫户选用优良品种,运用先进技术,提升脱贫户的综合素质。通过整合现有培训资源,重塑多元化乡村人才培养机制,使脱贫户迅速成长为有追求、懂技术、肯实干的新农人,担负起建设乡村、发展乡村的重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致富。例如,黔东南州三穗县滚马乡枫木溪村,积极探索“党企联动+集中培育+循环利用”发展模式,组织全县党员、脱贫户、低保户积极参与食用菌集中培育全过程,发挥脱贫户的主体作用,提高脱贫户养菌技能。
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和提升脱贫户抵抗风险能力。贵州拥有丰富的生态农产品资源,通过对生态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产业集聚,带来规模效应,能够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链路,吸纳更多脱贫户参与其中。加快发展茶、中药、刺梨、天麻、菌菇等绿色产业,让脱贫户深度参与生态农产品的种养和流通过程,融入农业产业链,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帮助脱贫户稳定就业,增强抵抗风险能力。例如,黔东南州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鼓励脱贫户优先持股,非贫困户鼓励其以资金和土地流转两种方式,入股合作社,共同参与水稻和果蔬等绿色产业发展,让脱贫户稳定就业,消除脱贫户返贫致贫风险。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通过合作社引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三黄”(黄粑、黄牛、黄姜)产业,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化屋村还依托当地天然山水风光和苗族村寨优势,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业,提升脱贫户抵抗风险能力。
坚持立足实际,深入发掘民族文化资源,培养和提升脱贫户参与市场能力。贵州具有多姿多彩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发掘民族文化资源保留传统村落格局,开发民族餐饮、民族文创、特色民宿,为脱贫户融入大市场创造了条件。做好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建筑、村寨保护建设,充分挖掘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农业与旅游民族文化等深度融合,鼓励脱贫户对接大市场,在农闲时间从事非农劳动,充分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魅力,增加脱贫户收入的多样性。让脱贫户在发扬传统文化和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获得可观的收益。例如,榕江县塔石乡党细村成立刺绣合作社,带动苗绣、蜡染产业发展,引导留守妇女发展指尖经济,让脱贫户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推广销售苗族特色文创商品。榕江县通过“村超”“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文化景点推广民族文化,让脱贫户参与到体育与文化交流、农特产品宣传与市场销售各个环节,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让脱贫户谋生手段更加多样化。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本文系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023GZGXRW137〕阶段性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