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肛肠病的患者群体很多,因为涉及隐私部位,许多患者‘难以启齿’。我想,如果有个女医生看肛肠病,女性患者会多一点放松,少一些尴尬”——
万叶敏:勤思敏行 解“难言之隐”
万叶敏近照。
2023年8月,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肛肠科医师万叶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实现了淮安中医系统国字号科研项目“零”的突破;2024年1月,她被评为淮安市创新创业好青年,这个工作还不到两年的女医生,为什么能够一举获得国字号科研立项呢?其中有什么奥秘?
一心求学 埋头苦读11年
“我喜欢学医,父母也非常支持。”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万叶敏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度过了11年时光。在她看来,读书、做科研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一点也不枯燥,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对中医越来越感兴趣。在校期间,她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
众所周知,肛肠科女医生是“罕见物种”。提及为什么选择肛肠病专业,万叶敏的眉眼间闪烁着温暖和笑意,她说:“都说‘十人九痔’,肛肠病的患者群体很多,因为涉及隐私部位,许多患者‘难以启齿’。我想,如果有个女医生看肛肠病,女性患者会多一点放松,少一些尴尬。”
万叶敏说,自己小时候有过两个愿望,当医生治病救人,或者当老师教书育人。2022年博士毕业时,也曾有机会成为老师,可是自己更喜欢看到患者康复的样子。由于希望深入临床研究中医,于是便进入淮安市中医院,成为一名肛肠科医生。
勤思敏行 读研时主持课题
万叶敏的科研之路从读研开始,她喜欢多领域阅读并善于横向比较,一有灵感就记录下来,和导师就课题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深入讨论,一产生共鸣,就立刻着手去做。2018年,在导师曾莉教授的指导下,她申报了关于研究慢性传输型便秘的课题,并获得了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立项。这是她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开展的第一个课题。
在读研、读博的6年里,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那时候,她每天两点一线,在图书馆、实验室之间奔波,阅读外文文献,重复各类实验,反复修改论文。
“不觉得科研枯燥,我这个人爱钻研、有耐心,动手能力也不错,做科研虽然有压力,但是课题完成后的成就感让我十分满足。”万叶敏说,医学和科研都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身心都很快乐。万叶敏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生活学习和科研之余,她喜欢做瑜伽、长跑、旅行,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
无惧“脏臭” 做有温度的医者
肛肠科最大的特点是“臭”:帮助便秘患者排便,臭;指检或换药时患者忍不住放屁,臭;手术时切开脓肿,臭……身上、手上,甚至头发丝上都时常会染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还好还好,习惯了。一点也不影响食欲。”万叶敏乐呵呵地开了个玩笑。她认为,医生工作中一定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这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也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万叶敏的科研灵感不仅来源于文献,更来自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医者初心。选择肛肠专业后,她发现,常见的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疾病,往往通过手术或外用中药就能解除患者的痛苦。而有一种病却反反复复,让患者坐立不安、焦虑烦躁,那就是便秘。她从细节入手,研究中医药在便秘诊疗中的运用,越研究越深入,在她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省市级7个课题中,有5个是关于便秘的研究。
由于致力于研究便秘,万叶敏接诊了许多便秘患者。有一部分粪嵌塞患者,大便堆在直肠,像个萝卜又硬又大,完全超出了肛门的口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肛门破裂甚至其他严重并发症。遇到这种情况,万叶敏会熟练地戴上手套,轻柔地帮患者一点点抠出粪便,解决患者解不出大便的“急症”,再用中药进行调理。
40岁的陈女士在一次和家人争吵后出现大便难解,3~5日一次,在当地诊所口服大承气汤、枳术丸,并使用了开塞露等药物治疗,却没什么效果。来到淮安市中医院肛肠科时,陈女士已便秘1个多月,心情烦躁焦虑。万叶敏辨证后诊断为便秘(肝郁脾虚证),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7天后,陈女士改为大便2日一次,肚子胀痛感明显减轻,又口服两周中药后,大便1~2日一次,各种不适症状消失。
热心科普 小课堂随时开讲
俗话说“上工治未病”。在日常诊疗中,万叶敏总是愿意跟患者多聊一聊,讲讲肛肠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告诉患者如何处理,如何预防,如何减少肛肠疾病复发的几率。为了让更多的患者了解肛肠病相关知识,万叶敏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类讲座、义诊、宣传活动,参加尝试录制科普短视频,充分结合各种力量,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进行社会化、分众化的科普。她对科普主题进行了有体系及有层次的规划,将“碎片化”的知识点和体系化的知识框架进行结合,让抽象的医学知识也变得形象立体、生动有趣。
万叶敏表示,在医学这条路上,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自己会以行践知、笃行不怠,始终做一个眼中有光、心中明亮的人,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申琳琳 张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