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德宏团结报
蚕茧丰收,蚕农增收。
本报讯 (通讯员 许有信 董炮干 文/图) 在龙江边的山坡上,绿油油的桑树,迎着4月的春风,正在茁壮成长。这里是陇川县勐约乡营盘村委会门帕村民小组,一个景颇族村寨,也是大(一)型水利水电工程龙江水库的移民搬迁安置区。
搬迁初期,移民群众依靠种植甘蔗维持生计,由于村里可耕种的土地都在山坡上,种植甘蔗成本高、产量小、收益低,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为帮助移民群众发展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17年,陇川县搬迁安置机构争取到省、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帮助门帕村民小组建设“团坡蚕桑示范基地”,发展蚕桑产业。
该基地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运营,即蚕桑龙头企业德宏正信实业公司在蚕桑示范基地配套建设小蚕共育基地,将蚕苗饲养到4日龄以后赊销配送给蚕农饲养,饲养过程中全程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以保护价回收蚕茧,回收时再扣除赊销的蚕苗费用。基地总投资274万元,于2018年开始投产,有67户农户参加。种桑养蚕后,这些家庭收入开始逐年增加。
“当初,我们决定在团坡建设蚕桑基地,许多人都说团坡山陡地贫又缺水,不适合发展蚕桑产业。现在,事实证明我们不但干成了,而且还干好了!周边村寨、乡镇甚至周边县(市)的群众都纷纷前来取经学习。昔日山陡地贫又缺水的团坡几乎一夜成名,帮助周边移民群众、村寨树立了种桑养蚕的信心,走上了种桑养蚕的致富道路。”回想起团坡蚕桑示范基地的建设经历,营盘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常忠林感慨道。
2022年,团坡蚕桑示范基地收获蚕茧4.34万千克,产值193.98万元,蚕农户均收入2.9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2万元,与搬迁初期相比,收入翻了三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