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千年前的祖冲之是如何记载圆周率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6 20:58:00 来源:戏说三国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截止2021年8月17日,圆周率已经计算到了小数点后62.8万亿位。可在没有超级计算机的古代,计算圆周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成就也十分辉煌,在十四世纪以前始终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对圆周率的研究也十分的早。

千年前的祖冲之是如何记载圆周率的?

东汉时期张衡算出圆周率约为3.162,三国时期王蕃算出圆周率约为3.1556,魏晋时期刘徽首创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3.1416。而祖冲之就是站在这些前人的肩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后第七位,比西方早了近一千年。

千年前的祖冲之是如何记载圆周率的?

但是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生于南朝宋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卒于南朝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此时距离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还有近千年的时间,所以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是用汉字记载的,具体在《隋书·律历志》中记载如下:

“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千年前的祖冲之是如何记载圆周率的?

可见祖冲之还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阐述圆周率,第一种就是不等式法,以3.1415927为盈数,3.1415926为朒数,圆周率在盈肭两数之间,即大于3.1415926,小于3.1415927,这个结果完全正确。

祖冲之还给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分式,密率为355/113,约率为22/7,其中密率比较精确。

千年前的祖冲之是如何记载圆周率的?

在没有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祖冲之仅仅靠算筹来计算乘方和开方,硬生生用割圆术算到了正24576边形,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七位,实在是令人钦佩。我们在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应该为拥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2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圆周率计算: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史上的明珠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南京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中的祖冲之像。视觉中国供图【科技文明探源】◎本报记者 孙 越 实习生 姚豆豆从蛮荒到开化,从结绳计数到四则运算……在探索数学的道路上,华
2024-01-26 01:46:00
...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极限思想的思考和应用,并直接影响了祖冲之对圆周率的探索。关于圆周率,祖冲之无疑是一个绕不过的丰碑式人物。他沿用和发展刘徽的思想方法,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了3.
2024-03-15 05:43:00
中国历史上的“圆周率”是如何实现的?
...学史上,继刘徽之后对圆周率贡献最大的是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结果为3.1415926<π<
2023-03-14 19:54:00
祖冲之:超越千年的数学巨匠,揭秘中国古代数学传奇
...、桥梁。哪一种不需要数学智慧,哪一种缺乏数学思维。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县邱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他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
2024-05-05 21:09:00
圆周率已算到105万亿位!人类对圆周率如此执着,到底是为什么?
...圆周率的值大约为3.1416,而在公元480年左右,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则进一步将圆周率的计算推向了新的高度,他利用“割圆术”
2024-12-20 20:38:00
祖冲之精确计算圆周率的历程
祖冲之,提起这个名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圆周率,因为,圆周率是祖冲之的代表性成果。祖冲之在数学上最重要的成就是把圆周率的小数位史无前例地计算到第七位,这个精度在随后的800年里一直
2023-11-04 09:03:00
祖冲之是如何计算出圆周率的?
祖冲之以圆径1亿为1丈,圆周率满数是3丈1尺4寸1分5厘9毫2秒7忽,不足之数为3丈1尺4寸1分5厘9毫2秒6忽,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他牛逼的地方
2024-02-06 18:25:00
探寻祖冲之的成就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生于南朝宋,长于江苏省的徐州市,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至今仍为后人所景仰,尤
2024-10-14 20:51:00
祖冲之: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巨匠
祖冲之,这位距今已近1500多年的伟大科学家,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巨匠。他出生在一个世代掌管历法的官吏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祖父的
2024-09-10 14: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