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24 16:12: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上海年轻人又愿意结婚了!2023年,上海有10.42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这个数字相比2022年上涨了44.6%,而且还是近十年来唯一一次结婚人数相比上一年上涨!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不仅是上海,多地2023年结婚登记数据都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回升”,引发热议。数据变化背后传递了什么信号?结婚适龄人口并未上升在2023年之前,上海并不是结婚人数连续下降的唯一城市。从全中国来看,自2013年结婚人数达到1346.9万对的最高峰后,也是连续9年下降。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到2022年则跌破了700万对大关。目前,全国2023年的结婚人数具体数字还未出来,但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办理结婚登记为569万对,较前一年同期增加24.5万对,预测全年结婚人数将重新超过700万对大关。为什么结婚人数突然反弹?难道是到龄结婚的人多了吗?从出生率来看,倒也不是。按照25-29岁的结婚主力人群算,1994至1998年的出生人口并未增多,反而处于下降的状态。1994年全国的出生率为17.7‰,到了1998年,降至15.64‰。每年的出生人数也不断下降,从1994年的2121万人,降至1998年的1991万人。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当然,结婚适龄人口地区间存在差异,例如上海的结婚年龄偏晚,根据市民政局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婚姻登记数据》,2023年结婚登记的平均年龄在34、35岁左右,也就是出生在1988年前后。而上海常住人口的出生率,在1986后进入一个小高峰,在1987上涨到15.3‰。上海的出生人口在1987年达到峰值,为19.02万人,相比1985年增加了3.59万人。但进入1990年后,出生人口跌到10万人以下。这意味着,2023年确实是上海适龄结婚人群的数值高峰,之后结婚人数可能随着人口下降而变少。不是结婚热,是“调”婚造成2023年成为“结婚大年”的主要原因,还是疫情的因素。网友“智齿君”表示,原本计划在2022年领证结婚,但因为疫情推后,“当时不方便办酒席宴请,家人也陆续阳了,索性就再等等,又不着急。”数据可以佐证。2022年,上海结婚领证的新人共有7.2万对,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虽说近20年来,结婚人数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但2022年的降幅不寻常,远超近十年平均水平(约为5%),相比2021年下降了约20%。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很多新人因为疫情的缘故被动推迟了婚期。用网友“智齿君”的话说,“这不是结婚热,是调婚,前有南水北调,现在是22年的婚姻往23年调。”其余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江苏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为45.38万对,相比2022年提高了10.1%。但在2020年和2022年,江苏省结婚对数的下降幅度也远高于近十年的平均水平(7.4%),2022年的同比降幅为13.5%,是近十年的峰值。全国数据同样如此。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结婚人数同比降幅达到44.68%,此后三个季度,降幅均超过此前的平均值。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所以说,2023年大家扎堆结婚,部分是因为前几年的婚期被延后了。晚婚依旧是趋势“调婚”不仅包括被疫情推迟的结婚,还包括2024年婚期的提前。在微博相关话题讨论中,因为龙年无“立春”节气,在民间被称为“无春年”,被认为对婚事不吉利。相似的情况过去也曾发生过。2005年也是农历年没有立春,上海结婚对数同比下降了17.8%,而在其前后的2004年与2006年的结婚人数,都比2005年多。从整体来看,晚婚依旧是大趋势。2010年,上海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8.83岁,而到了2023年,已推迟至30.6岁;女性也一样,从2010年的26.51岁,推迟到现在的29.2岁。全国的平均初婚年龄要低于上海,但推迟的趋势也很明显:按照202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平均初婚年龄从2010年的24.89岁推迟到了2020年的28.67岁。年轻人为什么结婚越来越晚甚至不愿意结婚?根据微博话题“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下的调查,在超过4.4万张投票中,约60%的网友选择了“经济压力大”,包括购房、教育、生育等压力。这其中尤其是生育的成本之高,让年轻人望而生畏。根据近期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养育一个孩子至18岁成年的成本约为53.8万元,若养到大学毕业,平均成本在68万元左右。一线城市的成本则会更高。其中,在北京、上海养育一个孩子成年,平均成本分别达到93.6万元、101万元。以上海为例,养育孩子的开销约占家庭收入的20%。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中国初婚年龄相比发达国家仍算早初婚年龄上升、及选择不结婚的人数上升,与我国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这在其他国家早有殷鉴。早在2015年,英国单身人口比例就已过半。而美国1/3的人口是单身,在纽约、曼哈顿这样的大城市,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独居;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日本单身人数达总人口的30%……同时,经济越发达、结婚年龄也越晚。根据OECD的统计,在2020年,欧盟26国男性平均初婚年纪在33.8岁,女性为31.4岁。其中,瑞典是晚婚的极值,202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纪已推迟到37.5岁,女性为34.8岁。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这其中的例外是以色列,有研究表明,当地早婚的传统根植于宗教观念和家族意识中,现代教育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已经在改变女性早婚的现状,但这种改变是有限度的。在一定程度上,晚婚是社会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包括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单身、单亲等多样化家庭的出现,会引发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后续问题,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单身经济”的发展。未来中国社会如何面对这种趋势,需要系统性地思考,从顶层开始设计方案,盲目地向年轻人催婚、催育解决不了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4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压力来了!结婚人数,继续减少
...,但收入比我们高很多。分省市来看,养娃成本最高的是上海,从出生到17岁平均费用101万,北京其次,需要93.6万元。浙江、江苏、广东位居前五。两个娃数据就得翻倍。三座大山,让
2025-04-29 12:18:00
初婚人数创新低 年轻人不愿结婚背后是什么原因
...自浙江的王丽想通了这个问题。这些年,她先后在北京、上海工作,前两年又回到了杭州,一路的漂泊让她的婚恋也如浮萍。可能是厌倦了漂泊,现在35岁的她,就想拥有一份踏实安稳的生活。上
2023-01-31 21:19:00
结婚人数创历史新低,有哪些原因?
...有感觉到,已经很多年没有参加过别人的婚礼了?生活在上海的王女士出生于1984年,她的感受是,大约十年之前,还会零星接到朋友、同事的婚礼邀请,而最近的十年,她身边结婚的朋友寥寥
2023-06-14 18:06:00
...一一个跌破700万对大关的年份。全国结婚人数持续走低,上海情况如何呢?上海市民政局今年2月印发《2022年上海民政工作总结》
2023-06-14 15:41:00
汪峰第四次离婚,分给章子怡7个亿!中年夫妻离婚谁赔谁赚
...对于下一代,谁敢说离婚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大部分只是成年人的表面体面。 图源:芒果TV假设夫妻关系就像是合伙开公司,那么股东分开了公司还能开么?章子怡和汪峰的商业版图还能继续
2023-10-24 15:44:00
结婚当天,舅妈姗姗来迟,并在婚礼现场撒泼
...,千万不要把对方当受气包、摇钱树以及傻子使唤。作为成年人,在彼此不是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情况下,要应该有的意识:对方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千万不要觉得别人活该帮你,更不要因为
2024-01-23 10:47:00
男友拒不结婚!年入百万的浙江42岁女子,选择独自生下女儿!爸妈的做法让她没想到
...受着社会制度、经济、道德感等各种压力。对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李玲而言,非婚生育是一件“可以坦然面对的事实,但也不必宣扬。”“这不是我的选择,而是顺其自然的结果。”对于非婚生育的原
2023-02-07 09:05:00
...不仅如此,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童婚”出现,这对于未成年的女孩们来说,将会是灾难。身为一家伊拉克妇女组织主席的亚纳尔·穆罕默德,在中东杂志接受采访时很是直接地表示,该法案将“强
2025-01-23 11:35:00
默多克又双叒叕要结婚了,他的巨额财产会被再分配吗
...配权仍然在自己手里。鲁珀特·默多克。来源:新华社 上海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财富保护和传承存在三大工具,即遗嘱、大额保单和家族信托,其中家族信托的优势最为明显,复杂程度也最高
2024-03-17 10: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拯救”笑容!面瘫后,北大人民青岛医院疼痛门诊帮她重新解锁“冻结”面容……
鲁网10月11日讯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让面容“冻结”患者重拾希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疼痛门诊多项治疗技术为鼻炎
2025-10-11 14:45:00
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开展书写比赛活动
鲁网10月11日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书法氛围,10月10日,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以“笔墨传情,书写经典”为主题的师生书写比赛如期举行
2025-10-11 14:45:00
第27届(2025)西湖情五粮液玫瑰婚典浪漫上演 国内外百对新人谱写和美乐章
10月7日,第27届(2025)中国国际西湖情五粮液玫瑰婚典在“爱情之都”杭州浪漫上演!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
2025-10-11 15:10:00
莱州公路中心速清S217朱诸线山体滑坡,恢复国省道畅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张博俊10月11日清晨,莱州公路中心以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置,仅用3小时完成S217朱诸线重大山体滑坡清理任务
2025-10-11 15:29:00
崂善行“幸福益家”情系北宅街道特殊老人
鲁网10月11日讯为切实关怀特殊群体,让特困与残疾老人感受社会温暖,在青岛市崂山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崂善行“幸福益家”项目组工作人员走进北宅街道华阳村
2025-10-11 16:00:00
近日,一名客户家属将一面写有“拾金不昧显美德,情系储户暖人心”的锦旗专程送到中国银行沧州维明路支行,对该行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表达高度认可和诚挚感谢
2025-10-11 16:07:00
近日,一位客户携带大量硬币来到中行渤海新区支行办理硬币兑换业务,其中包括一元、五角和一角等多种面额。该行工作人员上前协助
2025-10-11 16:13:00
东南网10月11日讯(本网记者 林夏悦)记者获悉,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人才队伍,讲好中国故事福建篇章
2025-10-11 16:15:00
烈士子女勇闯火海救出三位老人
大皖新闻讯 日前,2024年度“安徽省见义勇为弘扬正气奖”获奖名单公布,宣城市宁国市仙霞镇政府经发办干事王涛荣获一等奖
2025-10-11 16:34:00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郑佳)10月11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2026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将于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进行
2025-10-11 16:52:00
赏篆刻、观演示、品汉风,“海曲印象”王良允书法篆刻展点亮日照文化生活
鲁网10月11日讯 (记者 王一凡)10月11日,东港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港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海曲印象”王良允书法篆刻展在海曲图书馆开展
2025-10-11 17:08: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庐江县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被告人夏某冒充女性与同事许某网恋,并以各种理由骗取其钱财共计2万余元,被法院判决犯诈骗罪
2025-10-11 17:09:00
免签扩容叠加“超级黄金周”,China Travel迎来新增长。“来华旅游攻略”“赴华购物清单”等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搜索关键词
2025-10-11 17:10:00
“双链”驱动,集群发展,聊城有色金属产业迈入千亿级新时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近年来,聊城市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链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延链强链补链,现代产业体系结构持续优化
2025-10-11 17:11:00
【文化金家岭】文化“两创”之“金”彩课堂:月满金家岭,邻里共芳华
鲁网10月11日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中秋的皎月邂逅国庆的欢歌,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文化“两创”之“金”彩课堂陆续走进各个社区
2025-10-11 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