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24 16:12: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上海年轻人又愿意结婚了!2023年,上海有10.42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这个数字相比2022年上涨了44.6%,而且还是近十年来唯一一次结婚人数相比上一年上涨!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不仅是上海,多地2023年结婚登记数据都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回升”,引发热议。数据变化背后传递了什么信号?结婚适龄人口并未上升在2023年之前,上海并不是结婚人数连续下降的唯一城市。从全中国来看,自2013年结婚人数达到1346.9万对的最高峰后,也是连续9年下降。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到2022年则跌破了700万对大关。目前,全国2023年的结婚人数具体数字还未出来,但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办理结婚登记为569万对,较前一年同期增加24.5万对,预测全年结婚人数将重新超过700万对大关。为什么结婚人数突然反弹?难道是到龄结婚的人多了吗?从出生率来看,倒也不是。按照25-29岁的结婚主力人群算,1994至1998年的出生人口并未增多,反而处于下降的状态。1994年全国的出生率为17.7‰,到了1998年,降至15.64‰。每年的出生人数也不断下降,从1994年的2121万人,降至1998年的1991万人。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当然,结婚适龄人口地区间存在差异,例如上海的结婚年龄偏晚,根据市民政局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婚姻登记数据》,2023年结婚登记的平均年龄在34、35岁左右,也就是出生在1988年前后。而上海常住人口的出生率,在1986后进入一个小高峰,在1987上涨到15.3‰。上海的出生人口在1987年达到峰值,为19.02万人,相比1985年增加了3.59万人。但进入1990年后,出生人口跌到10万人以下。这意味着,2023年确实是上海适龄结婚人群的数值高峰,之后结婚人数可能随着人口下降而变少。不是结婚热,是“调”婚造成2023年成为“结婚大年”的主要原因,还是疫情的因素。网友“智齿君”表示,原本计划在2022年领证结婚,但因为疫情推后,“当时不方便办酒席宴请,家人也陆续阳了,索性就再等等,又不着急。”数据可以佐证。2022年,上海结婚领证的新人共有7.2万对,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虽说近20年来,结婚人数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但2022年的降幅不寻常,远超近十年平均水平(约为5%),相比2021年下降了约20%。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很多新人因为疫情的缘故被动推迟了婚期。用网友“智齿君”的话说,“这不是结婚热,是调婚,前有南水北调,现在是22年的婚姻往23年调。”其余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江苏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为45.38万对,相比2022年提高了10.1%。但在2020年和2022年,江苏省结婚对数的下降幅度也远高于近十年的平均水平(7.4%),2022年的同比降幅为13.5%,是近十年的峰值。全国数据同样如此。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结婚人数同比降幅达到44.68%,此后三个季度,降幅均超过此前的平均值。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所以说,2023年大家扎堆结婚,部分是因为前几年的婚期被延后了。晚婚依旧是趋势“调婚”不仅包括被疫情推迟的结婚,还包括2024年婚期的提前。在微博相关话题讨论中,因为龙年无“立春”节气,在民间被称为“无春年”,被认为对婚事不吉利。相似的情况过去也曾发生过。2005年也是农历年没有立春,上海结婚对数同比下降了17.8%,而在其前后的2004年与2006年的结婚人数,都比2005年多。从整体来看,晚婚依旧是大趋势。2010年,上海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8.83岁,而到了2023年,已推迟至30.6岁;女性也一样,从2010年的26.51岁,推迟到现在的29.2岁。全国的平均初婚年龄要低于上海,但推迟的趋势也很明显:按照202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平均初婚年龄从2010年的24.89岁推迟到了2020年的28.67岁。年轻人为什么结婚越来越晚甚至不愿意结婚?根据微博话题“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下的调查,在超过4.4万张投票中,约60%的网友选择了“经济压力大”,包括购房、教育、生育等压力。这其中尤其是生育的成本之高,让年轻人望而生畏。根据近期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养育一个孩子至18岁成年的成本约为53.8万元,若养到大学毕业,平均成本在68万元左右。一线城市的成本则会更高。其中,在北京、上海养育一个孩子成年,平均成本分别达到93.6万元、101万元。以上海为例,养育孩子的开销约占家庭收入的20%。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中国初婚年龄相比发达国家仍算早初婚年龄上升、及选择不结婚的人数上升,与我国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这在其他国家早有殷鉴。早在2015年,英国单身人口比例就已过半。而美国1/3的人口是单身,在纽约、曼哈顿这样的大城市,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独居;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日本单身人数达总人口的30%……同时,经济越发达、结婚年龄也越晚。根据OECD的统计,在2020年,欧盟26国男性平均初婚年纪在33.8岁,女性为31.4岁。其中,瑞典是晚婚的极值,202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纪已推迟到37.5岁,女性为34.8岁。

最新公布:上海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后反弹,养育1个孩子成年超

这其中的例外是以色列,有研究表明,当地早婚的传统根植于宗教观念和家族意识中,现代教育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已经在改变女性早婚的现状,但这种改变是有限度的。在一定程度上,晚婚是社会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包括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单身、单亲等多样化家庭的出现,会引发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后续问题,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单身经济”的发展。未来中国社会如何面对这种趋势,需要系统性地思考,从顶层开始设计方案,盲目地向年轻人催婚、催育解决不了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4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压力来了!结婚人数,继续减少
...,但收入比我们高很多。分省市来看,养娃成本最高的是上海,从出生到17岁平均费用101万,北京其次,需要93.6万元。浙江、江苏、广东位居前五。两个娃数据就得翻倍。三座大山,让
2025-04-29 12:18:00
初婚人数创新低 年轻人不愿结婚背后是什么原因
...自浙江的王丽想通了这个问题。这些年,她先后在北京、上海工作,前两年又回到了杭州,一路的漂泊让她的婚恋也如浮萍。可能是厌倦了漂泊,现在35岁的她,就想拥有一份踏实安稳的生活。上
2023-01-31 21:19:00
结婚人数创历史新低,有哪些原因?
...有感觉到,已经很多年没有参加过别人的婚礼了?生活在上海的王女士出生于1984年,她的感受是,大约十年之前,还会零星接到朋友、同事的婚礼邀请,而最近的十年,她身边结婚的朋友寥寥
2023-06-14 18:06:00
...一一个跌破700万对大关的年份。全国结婚人数持续走低,上海情况如何呢?上海市民政局今年2月印发《2022年上海民政工作总结》
2023-06-14 15:41:00
汪峰第四次离婚,分给章子怡7个亿!中年夫妻离婚谁赔谁赚
...对于下一代,谁敢说离婚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大部分只是成年人的表面体面。 图源:芒果TV假设夫妻关系就像是合伙开公司,那么股东分开了公司还能开么?章子怡和汪峰的商业版图还能继续
2023-10-24 15:44:00
结婚当天,舅妈姗姗来迟,并在婚礼现场撒泼
...,千万不要把对方当受气包、摇钱树以及傻子使唤。作为成年人,在彼此不是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情况下,要应该有的意识:对方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千万不要觉得别人活该帮你,更不要因为
2024-01-23 10:47:00
男友拒不结婚!年入百万的浙江42岁女子,选择独自生下女儿!爸妈的做法让她没想到
...受着社会制度、经济、道德感等各种压力。对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李玲而言,非婚生育是一件“可以坦然面对的事实,但也不必宣扬。”“这不是我的选择,而是顺其自然的结果。”对于非婚生育的原
2023-02-07 09:05:00
...不仅如此,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童婚”出现,这对于未成年的女孩们来说,将会是灾难。身为一家伊拉克妇女组织主席的亚纳尔·穆罕默德,在中东杂志接受采访时很是直接地表示,该法案将“强
2025-01-23 11:35:00
默多克又双叒叕要结婚了,他的巨额财产会被再分配吗
...配权仍然在自己手里。鲁珀特·默多克。来源:新华社 上海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财富保护和传承存在三大工具,即遗嘱、大额保单和家族信托,其中家族信托的优势最为明显,复杂程度也最高
2024-03-17 10: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温情入户 心愿到家——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社工助力“慈善微心愿”圆满送达
鲁网11月13日讯一袋大米、一提面包、一件厚实的棉衣……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是困难老人藏在心底的朴实愿望。近日,随着莱芜慈善总会“慈善微心愿”活动的深入开展
2025-11-13 11:10:00
多彩贵州网讯 对食管癌患者而言,手术台曾意味着三重考验:颈部、胸部、腹部的三道切口,术后不敢咳嗽的憋闷,以及漫长的康复周期
2025-11-13 11:22:00
守护“肾”命谱新篇——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肾内科启用一周年暨血管通路中心成立侧记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2025年11月,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肾内科病房迎来了启用一周年的重要时刻
2025-11-13 11:45:00
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石榴结同心 书香润校园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田东徽 石亮)近日,淄博市翗翗助学服务中心资助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的四个“红石榴图书角”正式“安家”校园
2025-11-13 11:45:00
11月12日,#家长距离老师只差教师资格证了#冲上微博热搜。起因是有网友近日发视频感慨:“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全能了。既要教孩子语文
2025-11-13 12:06:00
东南网11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肖蔚男 通讯员 黄钊伟)“你们来啦,快进屋坐!”南安市水头镇龙风村的小巷里,贺兰艳快步向前
2025-11-13 12:07:00
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冲上热搜。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证件背面一枚透明的“囍”字在光线映衬下显现出来
2025-11-13 12:50:00
近日,一位辅警“火”出了圈。连周围的商铺老板都说,就冲他这份认真劲儿,“火”是早晚的事。这位辅警名叫李超,在鄂州市杨湾路口执勤
2025-11-13 13:14:00
近日,鄂州李sir刷屏网络。晨曦微露时,他手持指挥棒守护行人安全;风雨交加中,他用身体构筑移动屏障;高温酷暑里,他的衬衣浸满汗渍仍激情不减
2025-11-13 13:14:00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六安市霍邱县交通运输局与霍邱县地方海事处发布了“关于拟撤销渡口的公告”,拟对王截流渡口、上台渡口予以撤销
2025-11-13 13:59:00
参会报名 | 2025世界物联网大会·交通车联高峰论坛
“技术启航,智慧重塑国际汽车贸易新版图”2025世界物联网大会•交通车联高峰论坛11月即将在京召开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
2025-11-13 14:40:00
农行沂水县支行营业部:重复上演的“未完待续...”
鲁网11月13日讯“大爷,早上好啊!今天水已经开了”“诶,你好同志,谢谢哈”,这是农行沂水县支行营业部大堂经理每天早上跟环卫工人孙大爷的简短对话
2025-11-13 14:45:00
沂水农商银行织密反诈防护网 筑牢资金安全墙
鲁网11月13日讯沂水农商银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强化风险排查、深化警银协作
2025-11-13 14:46:00
鲁网11月13日讯“你们跑一趟,让我真省心啊!”年近八旬的老人紧握着农行沂水沂城支行工作人员的手,眼中满是感动。近日,这位老人因忘记银行卡密码
2025-11-13 14:49:00
食品不安全,沧州市工商职业学校被处罚
近日,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依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沧州市工商职业学校食堂库房中存放发芽土豆23斤、腐烂尖椒3个
2025-11-13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