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
■ 刘丹 方盼亮
青翠的豇豆挂满藤蔓,长势喜人;工人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分拣、打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是记者9月8日在义安区钟鸣镇牡东村的一处蔬菜基地看到的场景。
“现在正是豇豆采摘季,一天能采好几千斤。”基地负责人钱扬兵说,其种植的70亩反季豇豆可以从7月份一直采摘到9月底,生产旺季每天能采8千多斤。
钱扬兵原先一直在无为种菜,8年前,他来到牡东村办起了市牡东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200亩土地继续做老本行。“这边成本低,用工也方便,村干部和农技员都经常过来指导,让我干得很安心,也很有信心。”钱扬兵说,近年来,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他引进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让基地菜品提质又增产。基地还采取一年三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春天种毛豆、糯玉米,夏秋种豇豆,秋冬种芦蒿,四种作物轮作,收入比传统种植茄子、辣椒、黄瓜等高好几倍。同时,为了解决蔬菜采摘期短、存放时间短的问题,钱扬兵在今年初投资100万元建成了3座保鲜冷库,并配备冷链物流车。预计今年的蔬菜年产量400余吨,年纯收入可达150万元。
产业是村民增收“敲门砖”。钱扬兵蔬菜大棚基地落户牡东村,不仅示范带动了该村25余户村民从事蔬菜种植,也让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农忙时基地日用工量七八十人。牡东村村民71岁的崔来根告诉记者,他在钱扬兵来铜创业时就一直在基地里务工,每年有3万多元的工资收入。
“明年我们还要继续扩大规模、拓宽销路,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让村民增收。”钱扬兵信心满满地说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