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与“食”俱进 联农带农
五华打造菩米鱼生主题消费场景初显成效
企业坚持藏粮于技,添置国内先进全智能化稻米加工生产线和包装线。受访者供图
鱼有鲜味,米有香味。
2024年中超新赛季以来,五华开展2.0版本的“一场球激活一座城”系列活动,结合本地特色美食文化资源,放大“足球+”模式,推进产业的深度融合,在赛事期间打造“五华鱼生和五华菩米”为主题的消费场景初显成效,提高了五华特色美食和土特产知名度,扩大了消售市场,增加了商家和农民收入。
2024年中超新赛季以来,前六场主场赛事已吸引6万多名球迷入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五华全县旅游接待游客42.41万人次,同比增长68.56%;旅游总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95.57%。
消费市场的持续回升向好,能够直接带动县域经济的增长。下一步,五华着力以鱼生和菩米为切入点,打造主题式消费场景,让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亦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通讯员 曾晓彬
“五华鱼生”标准出台
在五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唔食鱼生就冇人生。”将鱼生和人生相提并论,可见五华人民对于鱼生的喜爱。“五华鱼生”是一道客家特色美食,制作工艺精良,保留了鱼的鲜美,让广大食客回味无穷。
为降低“五华鱼生”食品安全隐患,五华县相关部门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5月27日,《五华鱼生制作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五华鱼生”告别没有标准的年代。
该标准规定了“五华鱼生”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制作过程技术要求、成品卫生要求,适用于五华县行政辖区内的相关餐饮行业单位执行,对“五华鱼生”多个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进行管控。
连月来,五华借助中超赛事举办鱼生美食推介会,弘扬了五华鱼生饮食文化,加强了鱼生制作技艺和鱼生文化的品牌保护和品牌建设,倡导“安全、健康、美味”的鱼生制作理念,传承鱼生饮食文化与制作技艺,丰富和繁荣餐饮市场供给。让广大球迷、市民消费者对五华鱼生食得放心、食得安心,进一步提高五华鱼生品牌的影响力。
今年3月,五华组织了20家餐饮企业选派鱼生师傅进行鱼生技能竞赛。技能竞赛结束后,由鱼生技能竞赛获奖单位共同制作400围五华鱼生美食大宴会,即一筛鱼生、一瓶长乐烧、一锅长乐菩米鱼头粥供广大球迷、市民品尝,五湖四海的球迷游客齐聚一堂,共享美食盛会。
以传承五华鱼生地方美食文化为基础,五华鱼生食材供应链行业作为链接,五华大力培育推广富有地方特色的活鱼、菩米、糯米醋、酱油、高度米酒、花生油等产品,打造五华鱼生产业。
以50家“鱼生示范店”为例,按照每桌席280元、日均10桌席、年营业天数300天测算,预计能创造营业收入约4200万元(含鱼生食材及各种配料、菩米粥),带动相关产业主要是米香型白酒企业(以每桌席1斤80元白酒测算),预计能增加营业收入约1400万元。总计5600万元。
“小米粒”蝶变“大产业”
“推介活动后我们的菩米持续热卖,加工厂每天加足马力生产,基本都是即产即销,根本没有多余库存”。今年3月,五华借助中超主场赛事举办契机,举办了一系列菩米宣传推介活动,让“身在闺中”的五华菩米成为大众热捧,包括五华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菩米生产厂商迎来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我们专门聘请有丰富菩米制作经验的师傅来担任厂长,坚持传统古法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保证菩米品质。”五华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温文峰说,在政府部门推介助力下,公司生产的菩米日益畅销。今年1至4月份,公司菩米产量达到50吨,销量同比去年上升了一番以上。
从稻谷到菩米,五华通过优选品种、科学种植、高效加工等方式,打造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目前全县年产菩米达1600多吨,不断提升农民的收益,串起菩米产业链。
今年以来,在持续提升五华菩米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的同时,五华持续加大对菩米的宣传推介力度。结合中超赛事,五华开展了菩米美食研发大赛和推介会,围绕菩米产业发展、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进行探讨金额推介,现场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围绕菩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和布局、科技支撑和联合攻关、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品牌打造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助推五华菩米产业做大做强。
五华是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广东省产粮大县。至去年底,全县水稻种植面积77.72万亩、总产量超33万吨,这为菩米产业规模化发展、品牌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五华县委、县政府以做好“土特产”文章为抓手,加大菩米产业挖潜力度,提高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计划到2025年底,着力打造6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优质水稻标准化种植基地,培育县级及以上菩米产业龙头企业5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实现菩米年产量1.3万吨,年产值1.5亿元以上,不断擦亮“五华菩米”名片,助推“百千万工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1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