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房企到底应该怎么干,我给四条建议”
——访2023“穿越周期,寻求破解之道”论坛主讲嘉宾汪明宇
□本报记者 刘燕涛
2月23日,由常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2023“穿越周期,寻求破解之道”论坛,特邀资深地产媒体策划人汪明宇作主题发言。围绕房地产高质量转型发展,如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等问题,汪明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解读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023,楼市的春天来了吗?
记者:近日,常州一些楼盘出现回暖迹象,您如何看待当前的楼市与未来的走势?
汪明宇:一些业界人士近来表示,楼市的春天即将到来。我的看法是: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就业、财税收入、居民财富、金融稳定等都具有重大影响。当前,各地区、各相关部门积极因城施策,着力改善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因此,我们要把关注点与着力点放在消除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弊端、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其中,新发展模式与平稳过渡是未来的关键词。
记者:您能从宏观角度分析一下2023年的趋势吗?
汪明宇:近期,有专业机构对长三角进行的房地产景气指数调研发现,回暖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到来。以南京为例,新房库存连续12个月超过8万套,目前为7.4万套,消化库存力度在加大。而央媒对长三角经济圈楼市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房住不炒”是坚定不移的大方向;另一方面,房地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的社会角色无法替代,也是阶段性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社会稳定器之一。
信心与未来
记者:楼市流行一句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您如何看当前市场信心与未来趋势?
汪明宇:楼市未来,要恢复整体信心。我认为,中国房地产业经过这一轮深度调整,像过去那样靠天吃饭、闭眼躺卖的时代基本终结。当高杠杆短期投机行为几乎消失,当自住客与中长期价值投资者成为主力,当购房者越来越理性……接下来,房企要好好想想,到底应该怎么干。
记者:您有什么具体建议?
汪明宇:我个人有四条建议:一是要拿对地。业界要注重研究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这是一个城市5年甚至更长周期内的城市发展总纲领,总规中90%以上的内容具有可持续性,要通过研究总规,判断土地未来规划的稳定兑现度。二是要定好位。不要再轻易用过往周边产品的销售结果来推导自己的产品定位,时代不同了,客户不同了,竞争对手不同了,要走自己的路。三是案场精细化时代到来了。我观察到当前案场存在着华而不实的问题,人性化、体验感、精准度都需要精细再精细,案场的高质量化在未来越来越重要。四是户型设计、空间设计要有新思考。不少楼盘请设计大师加持一下,就以为稳操胜券,这很容易出问题。更深入了解客户习惯、地域风俗,倡导更健康、更宜居的生活方式,是打磨出好户型、好房子的关键所在。
新发展模式需要全新认识
记者:随着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我们对楼市是否应该形成全新的概念与理解?
汪明宇:是的,从现在到未来的这段时间,我们对楼市要重新认识、重新理解。一是对于品牌的理解,品牌搭建的核心是树立购买标签、最终建立信任,这需要过程和时间。如果说,快消品、直播电商是“种草”,那房地产需要的就是“种树”。碎片化时代,品牌建设、社会共识至关重要,这需要建立决策者、购买者、影响者、使用者、传播者五大人群的认知共识,任重而道远。二是对于分销的理解,一些房企注意到,分销在客户成交过程中的影响力在显著削弱,客户越来越理性,认知能力也不断提高,当前的分销方式显然过于粗放,对客户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三是对于开发商与社会资源合作的理解,广告公司、活动公司、渠道、媒体、户外、电商、网红、公众号、短视频创作者、大V、全民经纪人等,可以统称为开发商的营销合作伙伴。我认为,这其中大抵包括两类:一类是能帮助开发商提升整体营销能力的,一类是能帮助开发商实现一些营销结果的。
记者:最后,您还想对常州的朋友们说点什么?
汪明宇:我感觉,房地产这个行业,只有长期扎根、深入研究,才能看得懂、看得透。行业的展现形态会随着技术迭代的变化不断演进,但行业的本质不会变化,看透这一点,你才有可能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王锐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0: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