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自与契丹签订澶渊之盟以后,北宋进入比较安定的和平时期,至宋仁宗庆历年间,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俨然一派盛世景象。

但由于北宋与西夏的全面战争爆发,导致北宋当时内忧外患,因此,为了化解这一局势,以范仲淹、欧阳修、富弼为首的一众官员进行了一场以澄清吏治、富国强兵、厉行法治为主要内容与最终目的的改革运动,史称"庆历新政”,在北宋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这延续了八个月便无疾而终,甚至在社会上没有掀起太大波澜。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很复杂,那么,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庆历新政的流产呢。
朋党之争
除了少数锐意进取的有识之士,官僚、地主、富商等既得利益阶层大都满足于现状,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一旦新政触犯了自身利益,他们就坚决反对,群起而攻之。
内外交困
北宋和清朝的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中国的土地兼并现象也十分突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难,税收负担很重。结果,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政府只能派兵镇压,但效果不好。

1046年,已经五十八岁的范仲淹离开京城,赶赴邓州任职。此时的范仲淹很清楚,来自皇帝和朝廷的压力已经让他寸步难行,新政继续施展下去,也只能是无所作为。无奈之下,范仲淹沉重地选择了放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22:26: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