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正义网
虽已近秋分时节,但在福建厦门,夏天的脚步似乎停留得格外久,各种动植物也不吝于在此展示自己蓬勃的生命力。
9月16日,以“万物共生 美好共建”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系列活动在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畔启动。此次活动由检察日报社、厦门市检察院、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湖里区检察院、厦门大学法学院、湖里区审计局共同主办。活动现场,各领域嘉宾热烈交流,还有1.3万余人在“元宇宙”线上展厅同步观看。
理论与实务“双向奔赴”
据不完全统计,厦门市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3种。湖里区检察院地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曾打造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检察联络站、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鸟类公益保护展馆。而此次活动中,湖里区检察院联合厦门大学法学院共建“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研学基地”,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持续释放公益诉讼新动能。
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研学基地揭牌仪式。
这是一次理论与实务的“双向奔赴”。依据湖里区检察院与厦门大学法学院签订的共建协议,双方将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加强人员交流、开展课题调研、推动学术研究、增进检察实务协作。检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有望成为培养全科型检察官的新平台。
共绘公益保护“同心圆”
揭牌仪式后,便是本次系列活动的“重磅环节”——“万物共生 美好共建”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共绘公益保护的“同心圆”。受邀嘉宾不乏学界“大咖”,还有省、市、区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湖里区检察院公益诉讼观察员、公益保护人士、高校师生等。论坛由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朱晓勤主持。
“万物共生 美好共建”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论坛举行。
在论坛上,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教授远程连线,分享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大层面:基因保护、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并建议检察公益诉讼的范围可以从这些层面的细分领域继续拓展,让公益诉讼工作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蚂蚁虽小,却能够赶蚜放牧,具有社会分工,农业文明发达;苎麻珍蝶与荨麻科植物相依为命;枯树虽亡,对于黑木耳来说,是豪华别墅,终在初夏结出硕果……”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李振基娓娓道来,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展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厦门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徐进发则以刑事打击、公益守护、府检联动、“外脑”助力四个关键词,介绍了厦门市检察机关多维度同发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与成效。“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检察模式令与会人员印象深刻。
厦门市观鸟协会会长彭志伟分享了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以及与湖里区检察院、区审计局的联动案例。“海岛青年”游一谦则分享了自己组建公益社群、运营公益机构的经历,她呼吁大家从源头减少泡沫与塑料垃圾,保护海洋环境,做地球的好朋友。
“万物共生 美好共建”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论坛与谈环节。
在对话互动环节,各位嘉宾通过多学科多视角下的观点碰撞,拓展了大家对公益保护的认知。在谈到检察机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履职时,湖里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王更儒介绍了三点变化:一是从公诉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着力于打击犯罪与保护修复并重;二是从监督到督促协同,更注重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作,凝聚保护合力;三是从单方到多方参与,引入公益组织等力量加入,进一步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拓宽线索来源,提供专业支持。
“厦门司法机关如何在元宇宙、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做好场景运用?”“检察机关如何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如何打通民意参与渠道?”台上嘉宾和台下观众的互动热情高涨,尽管大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你来我往的交流将“头脑风暴”的氛围引向高潮。
拜访白海豚和栗喉蜂虎的家
16日下午,参与活动的嘉宾展开生物多样性考察。乘船启航出海,探访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步入湿地公园,一睹栗喉蜂虎的灵动身影。嘉宾们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瞭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效“眼见为实”。
参与活动的嘉宾到五缘湾湿地公园,一睹栗喉蜂虎的灵动身影。
五缘湾湿地公园紧邻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是栗喉蜂虎的觅食地。2021年12月,湖里区检察院提交了《关于加强湖里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得到厦门市检察院以及市、区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2年上半年,湖里区检察院成立了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检察联络站,围绕五缘湾湿地公园的外来入侵物种整治工作,多次召开研讨会;2022年7月,针对公园内仍存在繁殖生长的有害外来生物,湖里区检察院向管护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书;2023年,由湖里区检察院与区审计局共同建立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鸟类公益保护展馆还成为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栗喉蜂虎。彭志伟 摄
白额燕鸥。彭志伟 摄
湖里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才利表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湖里区检察院必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用足用好地缘优势,实现理念再更新、机制再优化、力量再聚合,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更优的检察力量。
世间万物,美美与共。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来年的秋天,以至未来很多个秋天,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在厦门这个美丽的“生态王国”留下自己的倩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