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如何凝聚合力留住乡愁?这座三百年古建里有答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01 08:12:00 来源:厦门日报

如何凝聚合力留住乡愁?这座三百年古建里有答案

坂美九十九间修旧如旧,尽量保存了墙身、檐边的原始风貌。

如何凝聚合力留住乡愁?这座三百年古建里有答案

坂美九十九间修旧如旧,尽量保存了墙身、檐边的原始风貌。

如何凝聚合力留住乡愁?这座三百年古建里有答案

坂美九十九间整体修缮已进入尾声。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湖检宣)当前,厦门正全力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古老建筑不仅是民众的精神家园,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和历史文化的积淀。对这些老建筑的保护也成了厦门“申名”工作的重点。

如何平衡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关系,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藏”在五缘湾鳞次栉比高楼下的坂美民俗文化园,一片记录乡愁记忆的百年古建筑群——“坂美九十九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

难题

村庄整村拆迁 300多年的老房子已成危房

在高楼林立的五缘湾,坂美九十九间“深藏不露”——沿着环岛干道自东向西,过了五通立交再往前1公里右拐进入槟城道,修旧如旧的坂美民俗文化园位于道路右侧,古色古香的“坂美九十九间”就位于园区的东北侧。

这是一个典型的闽南古厝院落群:位于五通社区坂美社110-122号、196号的“坂美九十九间”,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房屋整体格局“三落八大护”,包括院落、过道的门厅在内共计99间,故有“九十九门户”之称。湖里区政府2013年8月将它登记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如今,这片古厝的整体修缮已经和民俗文化园的建设同步进入尾声,勒脚、墙身、檐边尽量保存原有印记,屋内的木架构和房顶全部修葺一新。未来,包括“坂美九十九间”在内,整个坂美民俗文化园将挖掘华侨、闽台等特色元素,打造闽南民俗展馆、海丝文化馆、非遗研学基地等,让城市更新和人文传承深度融合。

但实际上,三年前的“坂美九十九间”还是另外一番景象,彼时的古厝房门衰朽、墙壁剥蚀、屋顶瓦片脱落,已成危房,且内有违章建筑。虽然已经是区级不可移动文物,但在片区整体开发的进程中,整个村庄已经全部拆迁,如何保存好这片“历史记忆”,仍是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难题。

转机

一份检察建议 凝聚古建保护多方合力

突破,从检察机关的一份检察建议开始。

2021年上半年,湖里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聚焦文物保护问题,派员实地查看了辖区内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坂美社“坂美九十九间”就是其中之一。

检察机关调查发现,红砖古厝在夹缝中生存是共性问题。为此,湖里区检察院向湖里区文旅局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应加大文物保护监管力度,确定专职人员,建立长效机制等。

检察建议很快得到了区文旅局的重视。其中,“坂美九十九间”地处旧村整村改造的项目范围内,虽然业主尚未交房,区文旅局仍抓紧开展现场勘察、编制设计方案。

与此同时,检察建议分别发往城管和街道等部门,督促职能部门依法查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周边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的新增违法建设,加快推进征拆进度,并很快得到反馈,形成古建筑共同保护合力。

“履职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文保部门的工作难点。文物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个部门唱‘独角戏’,我们希望以公益诉讼履职,让文物保护工作变成‘合奏曲’。”承办该项目检察建议的检察官表示。

探索

商议文保对策 留住城市情感和记忆

2023年5月,坂美民俗文化园正式动工建设,也同步开启了“坂美九十九间”的修缮保护。

历时一年多的建设,民俗文化园有望在今年夏天竣工开园,园区内除了“坂美九十九间”建筑群外,还有石时荣宅(大夫第)、石大春宅、坂美石氏家庙、王清祥宅(番仔楼)等一批修旧如旧的老建筑。

“历史老建筑,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情感和记忆,更是乡愁所在。”在厦门市老禾山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文史专家黄国富看来,湖里区以检察建议为突破,凝聚起老建筑保护合力的做法,值得点赞。

在古建筑的保护过程中,当地还“挖”出了不少“老宝贝”——一批侨批拼接出海外亲人与家乡联系的故事。市人大代表钟庆达表示,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文物承载的那段历史。坂美民俗文化园内的“番仔楼”由华侨出资建设,他建议在修缮时应利用其中的华侨文化因素,让文物讲述华侨文化,弘扬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

6月中旬,湖里区检察院召集职能部门负责人、文史专家、人民监督员等召开公益诉讼圆桌会议,希望以圆桌会议汇聚多方合力,共商共议文物保护对策。

“城市化进程,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我们的古建筑保护修缮要更专业,在工艺、材料等细节上需要更多的打磨和考量。”厦门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文博研究员郑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这一意见也得到了湖里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的现场回复。

今年5月,《厦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明确,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都是城市文脉赓续的历史记忆、发展历程的缩影,厦门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应保尽保,守护传承历史文脉。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厦门还将通过重新修缮、利用一批历史风貌建筑,摸索形成具有厦门地方特色的历史遗产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的机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抢救古厝文物 留存城市历史文化根脉
...案。坂美民俗文化园位于五缘湾营运中心二期片区,处于湖里区东部景点中心,共有5栋古建筑,包括石时荣宅(大夫第)、石大春宅、坂美九十九间(坂美石氏民居)、坂美石氏家庙和王清祥宅。
2024-02-25 07:24:00
厦门湖里检察:以“检+”护山海,以“益+”促万物共生
本文转自:人民网叶青卿 兰志飞 谢星宇近年来,厦门市湖里区持续探索创新,让检察监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良性互动,用“生态检察”之笔绘就碧海蓝天间的“生态答卷”。近日,“一院一品”
2024-03-07 19:14:00
守护万物共生,共赴一场秋日之约
...好共建”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系列活动在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畔启动。此次活动由检察日报社、厦门市检察院、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湖里区检察院、厦门大学法学院、湖里区审计
2023-09-18 19:09:00
张家港市德积街道永兴村:传承保护古建为文化赋“魂”
...故事,让更多动迁村民有了常回来看看的羁绊。传承保护古建为文化赋“魂”。古建筑是文化传承的千年守望,更是沉淀文化的风韵弥漫,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古人的智慧。保护古建就是
2023-01-02 21:53:00
【发现最美 你评我论】安徽黟县: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情、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把传统村落作为“微改造”重点,实施古村落生态修复、古建筑单体保护等项目,123个传统村落建成美丽乡村。推进绿化美化、古建保护、农房改造、资源盘活等“微改造”项目1500余个,
2023-02-17 10:38:00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湖里区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论坛探索“检察+审计” 生态文明保护新模式晨报讯(记者 谭雅环)9月16日,厦门市湖里区举办“万物共生 美好共建”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
2023-09-18 00:13:00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云盘村:百年中西建筑的交融
...上游,奔腾的三岔河流过一个名为“云盘”的村庄。村内古建筑群矗立,默默诉说着百年沧桑。这些建筑与中式风格大相径庭,却又巧妙融入中式元素,中西合璧,别具一格。因村内上百年的西式建
2025-06-08 01:53:00
...史文化街区,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留住了古城的“形”,延续了内在的“神”,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2025-07-15 21:25:00
广丰龙溪村传统古村留住乡愁
龙溪村古建筑。(广丰区委宣传部供图)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杨文超报道: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载体,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江西历史悠久的传统村
2023-06-17 05: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22日电 据国家邮政局官网消息,10月21日,国家邮政局在沈阳召开邮政快递业安全治理规范化座谈会暨快递进村工作推进会
2025-10-23 08:08:00
江西要查建筑、监理企业资质了
本报讯(王纪洪、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为加强建筑业企业和监理企业资质动态监管,10月22日,记者注意到,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决定对2025年度建筑业和监理企业开展资质动态核查工作
2025-10-23 06:29:00
昌福铁路旧桥体全部拆除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10月21日,随着最后一节桥墩安全拆除,昌福铁路东新赣江特大桥与在建南唐联络线交汇处的旧桥体拆除完毕
2025-10-23 06:29:00
江西成立博士服务团护航赣企出海
本报讯(黄苏、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智力优势,精准破解涉外知识产权布局难、风险防控弱、纠纷化解难等制约企业海外竞争力的痛点
2025-10-23 06:29:00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被行政处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因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违法行为
2025-10-23 06:58:00
一个“小包裹”,跑出速度、精度、温度与韧度
“双十一”迎来首波高峰,记者实地探访转运一线一个“小包裹”,跑出速度、精度、温度与韧度10月21日夜间,申通快递南京转运中心迎来“双十一”首波快件进出港高峰
2025-10-23 07:45:00
跟着赛事游南京,跟着演出游南京,还要再来一次南京一路“警”色,护航文商体旅融合发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瑜王茸 通讯员宁宫新国庆中秋长假全市接待游客2009
2025-10-23 07:46:00
美食、旅游、文体各“展”所能,在南京实现一展多游一展多吃一展多逛——“红火”一个展 “出圈”一座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如何办好一场既丰富多彩又有鲜明特色的展会
2025-10-23 07:46:00
南京国际“朋友圈”再扩圈,16名国际友人、海外华人获聘紫金友好使者架“心桥”传友谊 “来客”变“家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实习生黄莹当六朝古都遇见多元文化
2025-10-23 07:46:00
用被视作“废料”的秸秆制作眼镜、玩具、床头柜等博士回乡“点草成金” 3D打印“秆”大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旖旎 通讯员韦静曹冯阳你能否想象
2025-10-23 07:46:00
“金陵城”吹来“墨竹风”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月底开幕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昨日下午,拉萨市举行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新闻发布会
2025-10-23 07:46:00
龙华智谷现雏形
10月22日,江北新区龙华智谷已现雏形,工作人员正进行幕墙安装及内部施工。该项目含7栋建筑,涵盖实验楼、办公楼、商业广场、学生宿舍等,部分楼栋年底拟投用;建成后将深化产学研一体化
2025-10-23 07:46:00
南京港机:赶订单 冲产值 保目标
10月22日,南京经开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南京港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龙潭基地,工人正在吊装发运全自动龙门起重机。公司为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
2025-10-23 07:4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毛欣悦记者张希)近日,市发改委公布了2025年度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共69家入选,其中江宁开发区13家工程中心上榜
2025-10-23 07:46:00
社区“百姓健身房”满足群众体育便捷化服务需求约上“搭子”,挥汗“来一场”□通讯员李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卫凌云“下午3时
2025-10-23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