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突破传统思维,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青岛崂山新世纪学校语文教师臧萍萍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追求“统一的”理解,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让他们的学习过程充满思维的张力,让他们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是在“登高”。
语文教学中,儿童思维的发展尤为重要,于漪老师曾指出,“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以统编版四上《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为例,结合实际教学谈一点思考。
这个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故事是否真正合理,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其中仍有许多值得思考与推敲的地方。“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如果存在,就一定是“苦李”吗?在教学时,我抓住这处具有隐蔽性、难把握的盲点,训练同学们的高阶思维。
首先,我在课上让学生判断王戎的思考与推理正不正确,这时一个孩子提出:“道边李树多子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知道树上是甜李还是苦李,路过的小孩都会去摘,那么李子一定是越摘越少。”这个孩子提出这一观点后,我大肆表扬他敢于质疑的精神,之后又有孩子提到:“如果小孩没有去摘,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路过的小孩都觉得这是苦李,那王戎也算不得聪明;二是这棵李树可能有主人,不能随便摘,那么王戎的推理就是错误的。”
通过师生对传统惯性思维的打破——质疑——碰撞,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建构,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严谨思维之余,还要有所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对王戎人物形象的探究,解决“此必苦李”的疑点,将“不要盲目跟风,要有自己判断”的思维点实践于生活之中。
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点。让学生打破惯性思维,从文中的结论出发进行分析、推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追求“统一的”理解,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让他们的学习过程充满思维的张力,让他们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是在“登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