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漆艺术家张志纲携新书做客上书洲书院:最早的苏州漆器发现地在吴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1 12:12:00 来源: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讯 7月30日下午,在目前最早的苏州漆器发现地吴江,漆艺术家张志纲作品赏鉴暨《大漆至美》新书分享会在东太湖畔的苏州上书洲书院举行,围绕“中国漆器里的东方美学”主题的精彩讲述,张志纲分享自己与“漆”彩文化的不解之缘,现场同步展陈的数十件漆器作品更令读者享受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漆艺术家张志纲携新书做客上书洲书院:最早的苏州漆器发现地在吴江

“清如油,明如镜,扯起金钩子,照尽美人头。”在八千多年前,大漆凝聚的东方智慧、蕴含着中国数千年的古韵,构成华夏民族对美最初的认识。八千年后的今天,何为大漆之美?张志纲推出力作《大漆至美》,结合自己对漆器教学和实践的思考,对漆器审美进行研究撰写。本书以他独特的视角,从五个方面:识漆、寻漆、成器、漆之道、漆予茶展现了漆器的方方面面,前世今生。漆器之美,符合东方美学的意象:含蓄、温润、内敛,却精致不失空灵,实用与唯美兼具,不仅很长时间内有着不可替代的美学特征,更承载了中华文化的智慧与骄傲。本书从文字到图片,都十分精良,尤其是大量高清珍贵的图片向读者直观传达了漆器的震撼之美。

漆艺术家张志纲携新书做客上书洲书院:最早的苏州漆器发现地在吴江

2019年张志纲荣登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成为木板漆画守护人,向观众讲述8000多年的漆艺文化,分享其独特的魅力,并留下“生吃漆”的名场面。他认为,我们拥有那么多辉煌的漆历史,可是现在了解的人越来越少,不免遗憾。让这种工艺和精神重新回归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中,这才是最好的传承。

漆艺术家张志纲携新书做客上书洲书院:最早的苏州漆器发现地在吴江

分享会从其“因何而漆”的缘起开始讲起,张志纲表示,大学时学习的专业就是漆艺,其实最初只是想考上梦想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对报考的漆艺专业确实不了解,只听说报考冷门专业竞争小,相对容易被录取。不过这个机缘,还真是误打误撞的找到了最喜欢做的事情。“记得在大二的漆材料课堂上,老师问有没有人愿意把生漆涂在手上尝试过敏的滋味,有没有人敢吃漆。这个时候,鲁莽的我出现了,就这么好奇着第一次尝试着吃漆,好奇的把大漆抹在了指缝里,幸运的是居然没有过敏,从此更是觉得自己是天选的做漆之人,更对漆艺多了一份笃定。”张志纲笑言。

接着张志纲通过讲解大漆能吃,“漆其实是富含高蛋白的,漆树叶也能吃,还有药理作用等”,几乎让现场读者颠覆先前对于漆的认知。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故泛称中国漆。漆艺,以漆成艺。漆器、漆画、漆塑……无论实用品或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属于漆艺的范畴。几千年来,中国匠人凭着一双巧手在漆器上闪展腾挪,打造出了独具中国气派的漆器,在历史上留下许多精彩的印记。“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奏唱那一首千古绝唱,用的古琴就是大漆涂刷的。王羲之《兰亭集序》里面提到的“暮春修禊、曲水流觞”,“流觞”用的就是漆器,中国的传统名画里更有太多的“漆”彩元素,“我觉得漆器的性格与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有很多相似之处。漆,内敛不张扬,它的光是含蓄幽深的,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漆器的精神其实和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是相通的”,张志纲表示,如果没有漆器,我们所熟知的中华文明史,或许会遗失许多精彩的瞬间。

谈及大漆与苏州的渊源,张志纲表示,苏州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5300—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最早的苏州漆器就是在吴江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漆绘陶杯,这次新书《大漆至美》的分享品鉴活动,仿佛与吴江有了一次美妙的历史呼应。另外,苏州的漆艺发展一直没有中断,春秋战国、汉、唐、宋各朝代都有精美漆器在苏州出土。乾隆时期,苏州还是脱胎漆器最著名的产地。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以后,乾隆曾命令苏州工匠做脱胎朱漆菊瓣式盘、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和菊瓣式盒,“我创作的漆木盖碗,灵感来源就是其中的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张志纲补充说道。

对于大漆的传承创作,张志纲始终坚持要学会等待,有时一件作品需要长达几年的沉淀。大漆是大自然最质朴的馈赠,是时间的艺术,从漆树上流出的那一刻开始,生漆的颜色就在不断变化。漆液从树干流出最初为乳白色,很快氧化变为褐色,干后又变为褐色或者黑色。而生漆变坚硬也需要时间,只有给足时间,生漆才可以展现千年不腐的力量。

张志纲强调,漆器能在生活中的实用,即从器物本身和审美价值的实用,才是根本。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到漆器。哪怕家里有那么几个碗,杯子都好,一代人传给一代人,先辈们的生活印记、情感能在这个漆器里有所体现,后辈们也能睹物思人,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我总抱着漆器能够回归大众生活的理想在创作、在制作,并且经常将漆艺与在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的茶具和餐具结合。”“近十年,我看到了中国漆器市场的复苏,也看到了更多年轻人愿意从事漆器创作和制作的事业。但是,我总不免看到过于日本化的设计。什么是中国漆器的特色,什么是中国漆器该探索的方向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强大,政策对传统非遗文化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漆艺文化,“我们从许多自媒体平台上看到关于漆艺历史和漆艺制作技法的视频,尤其是年轻人的加入,漆艺市场在慢慢预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漆艺能回归生活,再次大放异彩!”最后张志纲满怀信心表示。 孟正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4第三届“莼鲈之思”文心美食原乡论坛在吴江举办
...莼”美聚会。当晚六点,2024莼鲈之思乡愁文化主题宴在吴江鼎记挹秀阁发布。从张翰的莼鲈之思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从垂虹雅集到南社,文心雕“鲈”,恰好吴江。鲈乡之往,宛如中国乡愁
2024-11-12 16:35:00
文化学者申赋渔新书分享会在吴江举行
江南时报讯 寻回温和沉静的大地之心,在故乡、田野与记忆的“私人化叙述”中感受省思时代、疗愈心灵的纪实写作。1月16日下午,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申赋渔《一只山雀总会懂另一只山雀》新书
2024-01-18 13:05:00
与书迷畅谈人工智能
...展“春讲”《苏州日报》2024年05月05日 A02版 苏报讯(驻吴江区记者 王英 周悦磊)继前天在话剧《鳄鱼》展演结束登台与观众见面后,昨天上午,作家莫言应邀前往苏州湾创投
2024-05-05 08:09:00
2023莼鲈之思乡愁文化主题宴在东太湖畔发布
...化艺术界、媒体圈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二十多位嘉宾齐聚吴江东太湖畔的上书洲书院,共赴2023第二届“莼鲈之思”文心美食原乡论坛之约,围绕莼鲈之思在文化传承中的“活化”、如何在文商
2023-10-31 15:07:00
震泽中学:办学百年,不负时代
...诞之际,留下众多师生相依、同学相聚的合影。对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古镇来说,2023年的中秋国庆长假,因为江苏省震泽中学百年校庆活动的举办,格外忙碌,分外欢乐。10月4日,庆祝江苏
2023-10-09 05:34:00
著名作家徐可《仁者启功》新书分享会在苏州举行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仁者启功》新书分享会在苏州上书洲书院举行,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常务副院长季进、南通市文联秘书长、南通市作家协会主席储
2023-07-03 20:24:00
...似数本叠起的书。朵云书院·相城店开业消息发布后,有苏州市民惊喜道:一直觉得这栋建筑外观像书本,真的有一家书店太好了。“这是第一家可以让人‘住’下来的朵云书院。”评论家、上海文
2023-05-21 10:12:00
龙年新春画展在上书洲书院启幕
...、乡土、日常等为主旨创作的近30幅作品,大多是近年在吴江、吴中等地的所见所闻,记录四季物候的变化,《宋元笔记》、《梅雨江南》、《故乡三月》、《淞峰书舍》、《繁花》、《光阴的故
2024-01-30 12:02:00
历经两年精心修缮 程开甲故居今天在盛泽正式揭牌开馆
...原子能出版社总编辑谭俊,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吴江区委书记李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钱斌等出席开馆仪式。1918年8月,程开甲出生于苏州吴江盛泽镇,正如“开甲”这个名字的寓意
2024-08-03 17: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江苏南京:延续40年的爱心小店,吸引各地食客的柴火馄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柴扉轻启处,又见炊烟起;红炉暖意融,爱洒“积善里”。每天清晨,在老城南三条营积善里小巷口
2025-11-10 09:40:00
唐山客据《法治日报》报道,李阿姨退休后从事月嫂工作,近年来基本上经老客户介绍自行接单。2023年7月,李阿姨乘坐小蒋驾驶的电动自行车与老赵驾驶的小型客车发生碰撞
2025-11-10 10:38:00
翰墨飘香润校园 规范书写展风采——济南市莱芜区方下中心中学举办规范字书写大赛
鲁网11月10日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汉字书写规范意识与能力,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中心中学综合组联合教导处共同举办规范字书写大赛
2025-11-10 10:58:00
第十四师昆玉市开展中华太极操专家进校园活动 推进民族团结育人实践走深走实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深度普及,促进青少年在共同参与中增强文化认同、涵育家国情怀,11月6日至7日
2025-11-10 10:38:00
正乙祠“松溪非遗会客厅”启幕 茶香戏韵交织融合 打造创新实践新样本
11月7日晚,正乙祠戏楼内古韵新声交融,“古祠有新韵 非遗共传承”——“松溪非遗会客厅”启幕仪式圆满举行。作为文化对话的“桥梁”
2025-11-10 10:07:00
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西安今日开始发放普惠托育服务消费券
华商网讯 为进一步完善西安市积极生育支持政策,提高家长对托育服务的参与度,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西安市卫生健康委今日开始面向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普惠托育服务消费券
2025-11-10 10:37:00
烟台蓬莱郭金城:把脉问诊解民忧,仁心妙手暖乡邻
鲁网11月7日讯(记者 王裕成 实习记者 姜晓媛)在烟台市蓬莱区,提起新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郭金城,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2025-11-10 09:42:00
翰墨润童心 艺美筑梦想——山东美术馆“艺术星期五”美育之花绽放滕州市大坞镇中心小学
鲁网11月8日讯为深入推进美育普及工作,让乡村学子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提升审美素养,11月7日上午,“艺术星期五——山东美术馆美育普及课”走进滕州市大坞镇中心小学
2025-11-10 09:06:00
央媒看太原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节目以《山西太原:“银发族”错峰出游升温》为题,报道了我市老年人利用旅游淡季、价格走低时机
2025-11-10 07:19:00
西安市长安区女子屈女士在一高校一餐饮档口打工。今年8月,因工作时不慎摔倒,她被医院诊断为骶骨骨折等。后因与档口就停工养伤
2025-11-10 07:56:00
婚房装修,本是喜事一桩。然而,一名工人在施工中不幸意外触电身亡,让新房蒙上了阴影——业主不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更担忧房屋因此成为“凶宅”而贬值
2025-11-10 07:56:00
近日,刚从北京某房地产公司离职的杨先生反映,公司为其开具的离职证明中部分内容与实际工作单位不符,导致他在办理公积金追缴时被主管部门指出“离职证明存在问题”
2025-11-10 07:57:00
南京唯一,社区家庭医生陈璐滢上榜“中国好医生”
陈璐滢(左)在工作中。 受访部门供图南京唯一,社区家庭医生陈璐滢上榜“中国好医生”“有问题,找陈医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你就是门口视频里讲高尿酸时该怎么吃的医生吧
2025-11-10 08:00:00
首届进博优品交易会下月在上海举办
11月9日,2025进博优品交易会宣介会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举办。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南报网讯(记者杨凡)11月9日
2025-11-10 08:00:00
南报网讯(记者江芬芬)近日,南京市鼓楼区正式发布“鼓楼企业成长突破赋能工程”,这是全省首个落地的专门为民营企业智慧赋能的企业成长突破工程
2025-11-10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