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化肥做“减法”,产量变“加法”!汇川科技兴农实践引围观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14 18:47: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近日,全市化肥减量增效培训会议走进汇川区,将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变成了一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田间课堂”。

化肥做“减法”,产量变“加法”!汇川科技兴农实践引围观

来自贵州省土肥总站有关单位专家,遵义市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土肥科全体人员,遵义市各县(区、市)土肥工作站业务负责人前往汇川区团泽镇水稻集成示范百亩田、泗渡镇蔬菜集成示范百亩田开展现场观摩。

水稻集成示范百亩田里,稻苗茁壮成长,生机勃勃,绿色稻浪随风起伏,宛如绿色海洋。相关负责人就地开讲,介绍遵义市化肥减量增效情况、汇川区2025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总体情况,并邀请省土肥总站高级农艺师林海波传授“侧深施肥”技术要领。

化肥做“减法”,产量变“加法”!汇川科技兴农实践引围观

田边的“三新”(新机具、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区更是琳琅满目:移动式施肥机、农化服务工具箱、生物有机肥、有机水溶肥料……大家驻足观看,交流讨论,对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

化肥做“减法”,产量变“加法”!汇川科技兴农实践引围观

正当众人沉浸在对“新宝贝”的探讨时,一阵引擎的轰鸣声划破田野的宁静——大型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空中精准模拟施肥作业完整流程。新机具的动态演示,瞬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现场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伴随着引擎的余音,汇川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赵旋池沿着田埂站定,热情地招呼:“来来来,这边看!”

她手指眼前生机勃勃的稻田:“看,这是我们做的水稻主推品种及密度下科学施肥试验,那边还有氮肥定额试验、配方验证试验……”赵旋池边走边介绍,带着观摩团穿行在稻浪之间,查看汇川区2025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的“田间实验室”。

这些“田间实验室”不仅景色宜人,更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生动展示。

带着从团泽收获的直观认知和思考,观摩团赶往泗渡镇松杉村,在侧深施肥示范区仔细查看水稻长势,认真学习操作步骤。

科技助农令人惊叹的“蜕变”,发生在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化肥做“减法”,产量变“加法”!汇川科技兴农实践引围观

谁能想到,该公司大门前那片挂满茄子、冬瓜、辣椒的试验地,四个月前还是一片光秃秃的沙石地?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该公司董事长黄中敏自豪地引领大家参观试验地、水肥一体化设备控制中心、种苗中心以及果蔬大棚。

“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精准控制着每一滴水和肥,结合滴灌(直达根部)与喷灌(均匀覆盖)技术,实现高效灌溉施肥。“秘诀就是精准!”黄中敏说,“管网全覆盖,种苗喷灌,蔬菜滴灌,肥料用得少了,苗和菜反而长得更好了!”

一组数据印证了成效:该公司化肥用量同比下降30%,产量却逆势增长20%!这实实在在的“减法”变“加法”,让观摩团成员频频点头,对农业科技的潜力赞叹不已。

化肥做“减法”,产量变“加法”!汇川科技兴农实践引围观

这场沉浸式的“田间课堂”,不仅展示了汇川区在化肥减量增效上的积极探索,更点燃了大家推动这项工作的信心。

“收获太大了!”桐梓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均霞感触颇深,“这次实地看下来,更坚定了我们的认识:化肥减量增效,核心是科学减、精准用,目标是不减产、要增产,更要保护绿水青山。我一定要把这些好技术、好模式带回去,让更多农民受益。”

近年来,汇川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五抓五推”,努力构建科学施肥体系,实现化肥“减量”、效率“提升”、土壤“提质”、生态“提优”。

化肥做“减法”,产量变“加法”!汇川科技兴农实践引围观

“绿色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汇川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文雯表示,“我们将继续把化肥减量增效作为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保的核心抓手,强化政策引导,扩大示范效应,深化科技支撑,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筑牢根基。”(毛艺 陈立果)

一审:王信

二审:姚腾 余从源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4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用好人生“加减法”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用好人生“加减法”■罗建军●正确运用人生“加减法”,实现人生价值,让生命绽放光彩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自己,成就人生,这就需要用好人生的“加减法”,始终保持阳
2023-11-30 06:45:00
人生要一边做加法,一边做减法
...好多与少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生要一边做加法,一边做减法,加法就是正能量,加法就是人生的自律精神。01、人生要多学习少玩乐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都是从学习上拉开的,在这个世界上,天才
2023-04-22 18:24:0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奏响山地现代农业“五谷丰登”交响曲
...“金色画图”丰收季节,喜讯频传。9月6日下午,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上庄坝区,随着专家组宣布籽粒玉米高产示范田“亩产1081.23公斤”测产结果,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是遵义地区
2023-09-25 03:30:00
...会减下去;说得好,作业就会美下去。我的“加法”和“减法”还在不断实践与完善中,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在学中乐、乐中学。此刻,“双减”政策,我交卷了。请问老师们,我学会了“加法”,同
2024-01-07 00:03:00
汇川区松杉村:积分账算出乡村治理文明账
这个夏天,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松杉村积分账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7月8日,松杉村刚贴出的“和美积分”第二季度红榜前围满了村民。红榜上,27户星级家庭和21户启星家庭的名字格外醒目。
2025-07-12 22:55:00
新《公司法》修订的加法、减法和“引法”
...为明示的例证。 三、新《公司法》修法的“加法”、“减法”与“引法”对修订过程中种种理论上的争议,新《公司法》在充分听取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对照我国已有的现成法律、司法实践、监
2024-01-28 10:04:00
...门如何助力科产深融政策落实做“加法” 出口退税做“减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通讯员宁穗近日,记者从市税务局获悉,在南京逐“新”提“质”实践中,税务部门以“好政策+
2025-02-11 07:49:00
丛中笑: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访。人民网 杨华龙摄主持人:为什么做学生课业负担“减法”的同时,还要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呢?丛中笑:关于科学教育的“加法”,重点是要正确地理解“加法”和“减法”。“减法”实
2023-06-21 18:56:00
春生,茶生,万山尽染绿。进入4月,遵义市汇川区境内的茶山上又变得热闹起来。在汇川,说起茶叶,要数团泽镇的黄金茶叫得响亮。遵义惠泽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贵州省当前引进黄金茶种植面积
2024-04-18 06: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