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守护脆弱人群过好健康年——广州社区医院见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20 13: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广州1月20日电 题:守护脆弱人群过好健康年——广州社区医院见闻

新华社记者周颖

临近春节,“准二胎妈妈”代女士既高兴又发愁。喜的是家里即将迎来“兔宝宝”,忧的是如何持续做好健康防护。她决定向社区医院自己的家庭医生求助。

1月18日一早,代女士便来到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近春节,这里就医秩序井然,工作人员协助取号、引导就诊。

守护脆弱人群过好健康年——广州社区医院见闻

2023年1月18日,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秩序井然。新华社记者周颖 摄

不一会儿,代女士便见到她的家庭医生、中心妇产科主任周燕。从怀孕到现在,周燕一直跟踪、随访她和胎儿的健康,最熟悉情况。

“别太担心,但要密切关注胎动。高烧缺氧有可能引发胎动过快,如果持续高烧,赶紧就医。”从健康监测到就医细节,周燕耐心叮嘱,这让代女士心里踏实不少。

守护脆弱人群过好健康年——广州社区医院见闻

2023年1月18日,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主任周燕给孕妇答疑。新华社记者周颖 摄

在广州,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服务体系让孕产妇可以及时获得咨询和救治。在周燕的手机中,微信通讯录里有2000多名好友,都是历年来签约的孕产妇。不方便线下就诊的,周燕就在线上解答疑问。为了服务精准,周燕还细致地给她们的微信名备注了“准妈妈”的预产日期。

周燕说,自己也会在孕产妇的健康交流群里有针对性地推一些科普文章、讲座视频,帮助解疑释惑。

目前海珠区江海街道有在册孕产妇近600人,这是周燕和妇产科同事守护的对象。还记得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的第一周,他们第一时间给辖区内每位孕产妇打电话询问情况。

“工作量很大,还好有大数据。”周燕说,依托广州“穗好孕”信息平台以及海珠区卫生信息平台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每位孕产妇信息都分级分类记录在册,这样做健康随访时才不会遗漏。

老年人、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脆弱人群也是基层医疗服务的重点。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设立阳康后康复区和氧疗区,对有呼吸困难伴指脉氧低于95%的患者进行氧疗。记者在氧疗区看到,几位老人正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吸氧。

70岁的黎丽琼老人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这次新冠病毒感染之后,感到乏力、咳嗽、胸闷、气短。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杨水清说,通过氧疗,再加上针刺、艾灸、火罐、中药等中医疗法,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守护脆弱人群过好健康年——广州社区医院见闻

2023年1月18日,杨水清给黎丽琼老人把脉。新华社记者周颖 摄

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志昭说,中心服务人口12.4万。春节期间,发热门诊“不打烊”,从年三十到正月初六都提供诊疗服务,同时还配备150台血氧仪,对有需要的重点人群提供血氧监测服务。

“春节期间,我们还将通过家庭医生随访,继续监测、服务好辖区内重点人群,及时跟进救治服务。当好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让群众过个祥和、放心年!”周志昭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阳1月17日电 题:见医见药见干部——贵州农村防疫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齐健、吴思、周宣妮农历新年临近,在贵州普定县猴场乡的通村公路上,这几天经常能见到健康服务车往来,也能看到穿
2023-01-17 20:01:00
新春走基层|每分每秒,都是全力以赴——急诊科里的新春见闻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广州1月23日电 题:每分每秒,都是全力以赴——急诊科里的新春见闻新华社记者黄浩苑“医生!快!”1月21日除夕夜22时左右,急救车到达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2023-01-23 16:33:00
守护社区健康“最后100米”
...“最后100米”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代表委员热议“健康广州”建设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是疫情防控“保健康、防重症”的重要一环。图为广州黄埔南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市民使用吸入式新冠
2023-01-08 07:01:00
村医巡诊、下沉诊疗、备好药品……多地农村防疫一线见闻
本文转自:新华网春节临近,各地返乡人员增多,社区、农村成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前线”。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加大村医巡诊力度,通过驻点诊疗、远程会诊等方式,加强对基层治疗的指导,同时
2023-01-20 08:37:00
专家:未来一到两个月,或将出现大规模疫情冲击
...月,国内或将面对大规模的疫情冲击。2022年12月7日晚,广州,地铁工作人员撤除体育西地铁站入站口的健康码扫码指引。当晚,乘客进入广州地铁车站时,无需扫车站场所码及出示健康码
2022-12-08 15:00:00
...搭建救治医共体 重点人员全帮包——山东禹城农村防疫见闻新华社记者贾云鹏“今天感觉怎么样,好些了吗?”一大早,山东省禹城市梁家镇大纪村村医杨志峰来到村民杨兆洪老人家里,对他感染
2023-01-18 22:26:00
童朝晖:青壮年感染可以自己康复,把救治资源尽量留给脆弱人群
...多位专家表示,接下来仍要重点做好老年人和低龄儿童等脆弱人群的医疗救治工作。任何医院不得以划定区域为由拒收转诊的重症患者焦雅辉介绍,为了加强近期全国的医疗救治工作,特别是对重症
2022-12-23 10:28:00
本文转自:新华网1月27日一早,段女士和丈夫因感染新冠病毒来到江苏泗洪县半城镇穆墩岛村卫生室,村医田军给他们开了止咳药、止痛药。“有田医生在,我们安心。”春节假期,卫生室仍每天早
2023-01-29 08:45:00
...电话打得进、车辆派得出、救治有保障——江苏急救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邱冰清1月19日下午4点20分,上一个任务刚结束,南京市急救中心城北分站站长莫钧锐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70多
2023-01-20 22: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