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探乡风“吴”远弗届,育新苗“未”爱启程
东南大学“吴未西东”实践队走进平度
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三百讲坛·暑假公益课堂”暨东南大学吴未西东实践队线下授课活动合影留念。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郭巧玲
近日,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三百讲坛·暑假公益课堂”暨东南大学吴未西东实践队线下授课结课仪式顺利举行。本次课程共持续八天,结课仪式上学生代表讲述了他们参与此次公益课堂的收获与感悟,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代表授予吴未西东实践队“探寻非遗,传承文化;精研课程,热心育人”锦旗,表达对实践队成员们精心备课、用心讲课的高度认可。
公益课堂,暑期快乐成长
“吴未西东”是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团委实践部牵头组建的社会实践团队。首届吴未西东实践队组建于2022年4月,今年五月,“吴未西东”面向全校大一同学进行招新。经过选拔,17名队员组成第二届吴未西东实践队。队员们来自吴健雄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多个学院。实践队的指导老师为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团委书记刘欢欢老师。经多次开会研讨、磋商,在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等因素后,实践队最终将今年暑期的实践地点定为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
6月底,经过与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的领导老师们反复沟通讨论,实践队成员们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授课计划,拟写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并交由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印发。由此,暑期公益课堂面向2018级全体同学正式开放报名。
7月3日上午,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三百讲坛·暑假公益课堂”暨东南大学吴未西东实践队线下授课启动仪式在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新建的报告厅举行。第一门课《灵芬一点静还通——平度非遗文化撷英·制香篇》开讲,柳慕宇邀请到了平度制香非遗传承人来至教室一同授课,让同学们在学习了香文化相关知识后能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制香过程。公益课堂上,实践队成员们按照公布的课程表授课,带给前来参加课程的同学们丰富有趣的课堂体验。许多前来参加课程的同学都认为本次公益课堂是一次快乐美好的学习之旅,自己从中收获了很多。
探访调研,品读平度故事
实践队成员们此次来到平度,他们先走进了平度市文化馆进行了参观和采访,新河草编、元开制香、木版年画、土陶、面塑……平度度市非遗展厅荟萃着平度117个非遗项目中最为典型的数十种非遗工艺。实践队成员们又先后实地走访了六位非遗传承人:花馍传承人杨宗礼老师始终秉持着传统面点“精工细作”的传统,在原料选取、色素选择、工艺制作上从不马虎;店子佐春火烧传承人孙佐春老师请实践队成员们品尝多个品类的店子火烧,将店子火烧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元开制香传承人王亚利老师将传统制香工艺发展为一门高端精细、生态健康的产业,成为平度市传统文化的新名片;板栗酒第九代传承人王刚老师把酿酒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坚持“做酒如做人”;七星螳螂拳第五代传承人马德芳年逾六旬甘于将自己创制的七星螳螂拳操传授给青少年们;土陶传承人张茂林老师使用朴素温和的泥土作为原料,在工作室中挥汗无悔……
在与非遗传承人对话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被匠人们坚守非遗事业的毅力和发展非遗事业的智慧所折服,也决心为非遗保护传承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宣讲,激励同学行稳致远
实践队成员们应约来到平度“熊猫看世界”公益读书会,面向正在读小学或初中的同学们进行宣讲交流。
“学习方法论”为主题的交流分享、大学里的理、工、医等多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带领同学们初识“出世”与“入世”的概念……
三天的志愿宣讲也成为了实践队成员们难忘的成长经历。他们经历了第一次站上讲台“当老师”的忐忑、抛出问题却无人应答时的紧张,也做到了及时反思并迅速调整:时间把控能力明显提高,趣味性强的环节逐渐增多,和同学们的交流互动效果也越来越好。
如今,实践队成员们都已返回了自己的家乡,但他们整理此次平度之行相关资料的工作并未停止。他们正在认真细致地整理调研成果和与授课相关的各种素材,并将形成文章,集中展现他们的实践成果,为“讲好平度故事”而努力,期望让平度的优秀文化被更多人看见并喜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