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种植蒲公英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带动群众增收。 郑阳 摄
□本报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本报通讯员 郑阳
4月6日,走进睢县五河湾乡村振兴示范区鲁楼村蒲公英基地,千亩蒲公英绵延成一片花海,随风摇曳的小黄花,结出绒花般的“雪球”,一阵微风吹过,簇拥在一起的种子纷纷散开,随风飘落到地上。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味甘、苦,性寒,具有甘寒清解、苦以开泄、清热解毒等功能,被誉为‘草药皇后’。它既是观赏花卉又是中药原料,花开季可供游人观赏,花落时便成了医用药材。”鲁楼村党支部书记陈振伟说,2018年,该村村民陈海涛返乡创业,种植中药材,依托家乡河滩地、农村空闲宅基地等资源优势,发展收益时间长且药食同源的蒲公英,带动了当地蒲公英特色产业的发展。
为走好特色致富路,该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统一为村民提供种子、技术管理、加工以及销售等服务,扩大蒲公英种植规模,壮大产业集群效益。
陈海涛说:“蒲公英可以在河滩、房前屋后、庭院等地种植,1年种植,5年收益,每年收割叶、花、茎7至9茬,每亩每茬可收入2500元左右。”
花海深处,村民们正忙着利用晴好天气,对今年首茬已丰收的蒲公英抓紧收割、晾晒,一派田园劳作的繁忙景象。
“我来这里打工,收割蒲公英,一天收入七八十元,不累,又能照顾家。”村民张玲说。
蒲公英种植不仅带来了效益,也美化了环境,引得无数游客前来游玩,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周末来这里游玩,体验大自然的乐趣,黄色的蒲公英像锦缎一样层层叠叠,充满了勃勃生机,特别美。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释放内心的童真。”游客王艳敏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群众富。目前,睢县五河湾乡村振兴示范区蒲公英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带动农户29户。下一步,该县将持续推动“一村一品”发展工作思路,大力发展蒲公英等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全面提质乡村振兴新动能,带领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