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为何叮嘱雍正善待其后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7 06:53: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代六大亲王,其中两有个亲王是爷孙关系,他们就是礼亲王代善,还有(同礼亲王)康亲王杰书。

这六大亲王的地位要比“八大铁帽子王”更高,因为六亲王只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六个人,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代善和杰书两爷孙能在清代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而代善和杰书,也用自己的行动,壮大了清朝,最后让康熙在驾崩前立下遗诏,令雍正乃至后来的皇帝都要善待礼亲王一脉。

康熙的遗诏中,除了强调自己孙子弘皙需要雍正善待以外,其他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交代的。可是礼亲王一脉却被康熙临终前立下遗诏厚待,这就让人感到不解了。其实回顾历史,了解代善和杰书为皇太极一脉的付出,就会知道康熙的这个遗诏,是非常合理的。

代善是三朝老臣,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虽说是嫡次子,可因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太过暴虐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后,对于后金的建立也付出了巨大功劳的代善又顶上了太子之位,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代善会成为努尔哈赤之后的后金君主。

不过代善自己有着很严重的观念问题,那就是对前妻之子十分厌恶,甚至痛恨。这两个儿子分别是岳托、硕托,按道理来讲,岳托和硕托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代善为了以后俩孩子的助力,肯定非常喜爱他们,可是他不这样想,他后来甚至污蔑自己的儿子硕托叛逃,要求努尔哈赤诛杀硕托。

后来努尔哈赤调查了这个反常的儿子,才知道代善听信了继妻的话,虐待两个亲子,此举导致努尔哈赤暴怒,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因为努尔哈赤就曾经被父亲的继妻所虐待,代善对儿子的所作所为让努尔哈赤对两个孙子非常同情,后来代善杀了继妻,还发誓不再虐待任何人,努尔哈赤因此才留下了他。

不过一码归一码,代善对孩子是有缺陷,可他的能力还是不差的。

代善是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后金早期,这四大贝勒是有资格轮流管理国事,等同于后来的太子监国,太子之位被废了,代善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直到努尔哈赤驾崩,都还是有人拥立代善登基,但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代善很睿智地拥立了能力更强的皇太极登基,这是礼亲王代善一脉和满清皇帝一脉结下的善缘的开始。

果然的是,皇太极十分有能力,让满清有足够的资本进入中原角逐。不过皇太极也没有撑到入住北京那一天,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把控朝纲,意图自行登基。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实际上非常严峻,一旦处理不好,满清江山就会动荡。而此时,代善的态度非常重要,他的支持几乎能决定一半的定局。

于是代善再次做出选择,拥立皇太极之子福临登基,也就是顺治皇帝。

因为代善本身就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虽然后来被废,可威望始终还在,竞争皇位,代善也是还有机会的。但代善先后拥立了皇太极和福临父子俩,这个行为对皇太极一脉的恩情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年睿亲王多尔衮的夺权,如果代善支持了多尔衮,那么皇太极的皇位绝对就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顺治一朝,福临对于代善十分尊重,在顺治五年,代善于北京去世,但他的礼亲王之位,却是世袭罔替,也就是清朝所称的铁帽子王。

不过代善的功劳再大,也只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人能够亲身感受到,康熙却是感受不到的。那么康熙后来遗诏要善待礼亲王一脉,立下这个遗诏的动机是因为代善之孙,爱新觉罗·杰书。

代善去世时,杰书还很年幼,但在康熙六年,杰书就被封多罗郡王,其实这个时候开始,顺治已经对代善一脉的后人非常重视了。杰书还要比康熙大几岁,属于康熙的族兄。

杰书不是那种靠着宗族俸禄混饭吃的草包,他继承了代善一脉的善勇,而杰书也继承了代善礼亲王之位,在杰书时期,礼亲王爵位又因为他改为康亲王。

康熙朝早期,有着藩镇隐患,因为三位汉人军阀的帮助,满清才顺利地入主中原,代价是让三个汉人成为异姓王。而随着清朝的稳定,满清统治者开始考虑撤销藩镇,此举就是在断三个异姓王的前途,因此在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组成战线反清。可是三个人中,只有吴三桂反得最彻底,自立为帝,当年大顺也就是因为吴三桂的倒戈最终让汉民族痛失中原政权,如此再反满清,贰臣吴三桂是完全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而耿精忠和尚可喜还有侥幸的可能。

但即便是侥幸,也要打过一场。

康熙十三年,康熙让杰书任大将军,出兵浙江,讨伐耿精忠。

杰书出征,很快地压制了耿精忠的吞并速度,在浙江挫败耿精忠部队。不过杰书在浙江守城期间,也被康熙斥责过没有主动出兵。后来杰书主动出兵攻打耿精忠,耿精忠兵败,杰书劝降耿精忠,以保住他性命担保,让耿精忠顺利地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后,杰书继续南下讨伐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这个过程中,杰书睿智地控制了耿精忠为其征战,最终杰书也成功地收复了失地,完成这场长达几年的讨伐战。

回到京师后,耿精忠因为有异心被处死。

平定耿精忠,是杰书在康熙朝最大的功绩,也是康熙对礼亲王一脉决意要善待的根源。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杰书还出征防御蒙古,后来因为没有爆发战争,班师回朝。直到几年之后,杰书才去世。

不过杰书去世了,康熙依旧善待礼亲王一脉,让杰书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时期,代善一脉的“铁帽子王”就有三个了。代善本身是礼亲王,而那个被代善虐待过的儿子岳托最早是成亲王,后来被皇太极削了,最后追封为克勤郡王,代善另一个孙子勒克得浑则是顺承郡王。

重视礼亲王一脉,不是从康熙时候才开始的,而是很早便开始了。代善一脉,后世的三个铁帽子王一直延续,没有断绝,加上康熙的遗诏,这三个铁帽子让礼亲王后人过得非常显贵。

因为代善和杰书的功绩,最终奠定了他们家族在满清的显赫。从后人的角度来讲,康熙的遗诏其实更是锦上添花,为的是宣传忠诚的之后换来的善待。不过从代善起,他本人和皇太极一脉结下的善缘也是这份回报的最大基础,在后金和大清之交,努尔哈赤众兄弟纷纷有着心思夺权,作为前太子的代善没有出手夺权,这种忠诚就已经足以让其后人善终了。

一门三王,这也是善待后人风光无限的荣耀,而最重要的是,清代六大亲王之中,代善和爷孙占据两席,可见整个清朝历史中,对他们的高评价没有改变过,或许这种安稳的传承,这也是当年代善所希望那样的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六大亲王”都是谁?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清太宗皇太极建立大清王朝以后,一改其父努尔哈赤创设的“贝勒制度”,将皇室宗亲爵位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等等级森严、奖赏分明的分封制度。其中亲王爵位最高,而对于
2023-05-21 10:08:00
康熙为何要特意叮嘱雍正要善待礼亲王一系
...连皇太极、多尔衮都尊重他,他就是礼亲王代善。代善是努尔哈赤次子,在褚英死后代善成了清朝宗室的老大哥。但他基本处于沉默状态,不争权不争利,十分超然,受到清朝各路人马的尊敬,代善
2024-04-25 10:33:00
康熙皇帝临终前,为何还念念不忘礼亲王者代善?
...清朝初年的两次皇位争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在嫡长子褚英被处死后,功勋显赫的代善便成了实际上的长子。他颇为勇武,又有不俗的军事才能,因此得到了努尔哈赤
2023-08-12 06:33:00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之孙,镇国公爱新觉罗·祜塞第三子,清朝宗室、重要将领,为清代六大亲王之一。顺治六年(
2023-02-25 17:27:00
为何清朝皇子分属在八旗中不同的旗?有何讲究?
...一指挥的首领,而这个首领在女真语中就叫牛录。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之后,他就根据之前女真族流传下来的这种有组织的部落狩猎规则改进革新创立出了八旗制度。努尔哈赤把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
2022-12-22 21:16:00
康熙遗诏中的礼亲王:代善的命运与清朝的权力斗争
...,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礼亲王是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的封号,努尔哈赤一共有16个儿子,起初努尔哈赤想把大位传给长子褚英。但是褚英的脾气不好,为人桀骜不驯,多次得
2023-10-31 05:30:00
盘点康熙麾下十大名将
...若非代善提前与多尔衮之母阿巴亥“约会”,代善将继承努尔哈赤的位置。三藩之乱时,杰书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将。1674年,杰书奉命南征,征讨耿精忠、尚之信、郑经。杰书驻扎杭州,乘
2024-07-13 19:09:00
...和硕格格,她的父亲是额驸明尚,郭络罗氏的父系家族自努尔哈赤那一代就开始世代与爱新觉罗氏家族联姻,当然,郭络罗氏的父系家族还不算十分显赫,最显赫的而是她母系安亲王一系家族。安亲
2024-06-08 07:37:00
铁帽子王:清朝独有的荣誉与权力
...,他被封为一等王。我们来一个接一个地讲。首先,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代善太子跟随父亲的十三夫铠甲闹革命,英勇善战。在统一女真部落时,他杀了满洲乌拉布将军伯果多。在萨尔湖之战中,
2023-10-07 15: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的第一豪宅:一根柱子24亿,历经3位主人,世界首富也买不起
自1912年,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至今已经有120年。清朝最后的几位皇帝都没有挽回清朝的颓败,腐败到根部的王朝是任何人都挽救不了的
2025-04-20 19:05:00
朱高炽仅仅在位十个月,却执政了将近十年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在一些古代王朝的中前期,偶尔会出现被后人称道的“治世”,比如西周有成康之治
2025-04-20 19:07:00
山东菏泽市堌堆刘庄村有座秦代将军墓,墓主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
菏泽市定陶区堌堆刘庄村的一片庄稼地里有一座2000年古墓,因年代久远墓堆已不复存在,唯有一块文物保护碑比较显眼,看到墓主人的名字更让人感到惊讶
2025-04-20 19:19:00
齐桓公五杰之一谏臣东郭牙独创“三色理论”,堪称“微表情专家”
各位花粉,大家好。历史里有故事,故事里有历史。欢迎来到“花伴历史故事”。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东郭牙是齐国最著名的谏臣,所谓谏臣
2025-04-20 19:19: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3250发掘资料。该墓出土17件有铭文的铜礼器,墓主可能为西周早期晚段或早中期之际的一代倗伯
2025-04-20 19:24:00
朱湘从小木讷被嘲笑,16岁上清华扬眉吐气,养不起孩子羞愤自杀
我弃了世界,世界也弃了我。——朱湘生与死,是两个世界。然而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过是一念之间。朱湘,是一个在16岁时便考入了清华大学的少年天才
2025-04-20 19:30:00
古代黑科技:秦朝竟有“铁路”?
远得不说,就说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马动员几十万劳力,在全国修造了让今人都咋舌的秦驰道,以咸阳为中心的
2025-04-20 19:57:00
古代简易版生化武器,延禧攻略高贵妃死于此,改良版的更加要人命
现在国际上有约定,禁止各个国家在战争中使用生化武器,因为这种武器,危害力大,几乎是无差别攻击,对一些无辜的人,会产生很大的伤害
2025-04-20 19:59:00
韩信被斩杀,刘邦追问原因,吕后用四个字回答,萧何听完一身冷汗
历史上从来都缺少很多特别有才华的将领,但是有很多将领在帮助自己的君主建功立业之后,他们的下场大多数都非常的凄惨,主要就是因为有很多上位者
2025-04-20 20:21:00
中国最少受到战争侵扰的省份,犹如世外桃源,天灾人祸都绕着走
风水现在已经从老祖宗的文化里走向全世界了,虽然说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保护的新新人类,认为这些都是迷信而已,可是当事实摆在眼前还是会惊诧不已
2025-04-20 20:22:00
药香里的传承-李善人之医助有缘人
深冬的雨丝裹着寒气,穿透老城区斑驳的砖墙。李墨深裹紧藏青色的棉袄,踩着青石板路匆匆走向医馆。推开雕花木门,熟悉的药香扑面而来
2025-04-20 21:16:00
念兹乡土: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
由中国美术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承办的“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
2025-04-20 17:48:00
湖山放怀: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
由中国美术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承办的“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
2025-04-20 18:20:00
崇祯年间的士兵哗变,闯进部队长官的家,看到场景后,哗变平息了
1628年是一个和平的年代,至少对明朝来说是这样的,当年,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登基的年份,崇祯元年。这一年在关宁地区
2025-04-20 18:56:00
原创大明的国姓是“朱”,民间百姓能吃猪肉吗?朱元璋直接改一个字!
我国古代是非常看重礼仪的,不同辈分之间就要有着不一样的差别,不能有越级的做法,所以在古时候是非常有忌讳的,这表现在很多事情上
2025-04-20 1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