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各位花粉,大家好。
历史里有故事,故事里有历史。
欢迎来到“花伴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东郭牙是齐国最著名的谏臣,所谓谏臣,就是负责给君主大王提工作意见,进言规劝之臣,比如大家熟知的唐朝的魏征也属于谏臣。
齐国国相管仲对东郭牙谏言的才能和胆识十分佩服,《管子》里曾记录管仲在与齐桓公商讨治国人才时对他的一段评论:
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
管仲的意思是,敢于犯颜进谏,不怕强权,不畏权贵,忠于职守,甚至以死抗争方面,他不如东郭牙,所以推荐他出任谏臣。
可各位花粉也许还不知道,这东郭牙在齐国不仅仅只是个敢于直言的谏臣,让他家喻户晓,甚至大放异彩而颇富有传奇色彩的却另有故事哦。
春秋时期,莒国是齐国东南一隅的小国,地盘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山东莒国、日照等一带。齐桓公为进一步扩张领地,寻求称霸,于是决定密谋先吃掉这个周边的小邻国。
深秋的一天,城墙外正在加紧构筑各类战争工事,大量的劳役来来往往,正在加紧干活儿。
齐桓公与管仲没有带随从,就他们俩登山了楼台,一边检视工事,一边面向东南,迎风远眺,踌躇满志,谋划部署着攻打莒国的计划。最后,他们对商议的方案十分满意,乘兴而归。
过了不两天,齐桓公准备发兵攻打莒国,却发现整个齐国人都知道了这个秘密,同样,邻国莒国也早早得到了消息,正在加紧构筑防御工程。
齐桓公很生气,赶紧命人叫来管仲。
“相国,那天在楼台上还有其它人吗?”齐桓公满脸疑惑,开门见山地问道。
“大王,我也正纳闷呢。那天就我陪同大王的啊。绝无第三个人!”管仲非常肯定地回话。
“那就是怪事了。这消息是怎么走漏的呢?”齐桓公追问。
管仲皱着眉头说:“那肯定是隔墙有耳。我们周围一定有潜伏着的高人啊。”
齐桓公突然大叫一声,若有所思地说:“啊!我好像想起来了。那天,我们在楼台上的时候,有个劳役时不时仰着头,往我们这边望。会不会是那个人?”
“那人大王可曾相识?”管仲问道。
“虽不相识,但他总往我们这方向望。”齐桓公说,“我当时也心生疑惑,但不知何故啊。”
于是,管仲赶紧去搜查核实。
为了不打草惊蛇,管仲想了主意,他告诉工地管事的,为了赶工期,这两天必须让所有劳役全部到岗,一个不少,加班加点。
管仲站在楼台上,仔细观察劳役。突然,他发现其中一个劳役,身材挺拔,额高眉阔,虽然同在干苦活,但举手投足,气势较一般人不同,气度也不落俗。
管仲心想“应该就是他了!”他便命人把这劳役叫来。
只见那人不紧不慢,非常从容地迈开脚步,眼神中透露着坚定,一步一步,从台下拾级而上。
“是你把我们要攻打莒国的消息传出去的吗?”管仲毫不避讳,直截了当地问,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来人眼光坚毅,丝毫没有躲闪,非常果断地,只吐出一个字:“对!”
管仲起身,请他上坐,便叫人俸酒。
“先生尊姓大名?又是如何得知的呢?”管仲有些佩服他的勇气和智慧,于是称其为“先生”。
“回相国大人的话,小人东郭牙。我听人说过,君子善于谋划,而小人善于猜测。我是自己推断猜想的。”
“您推断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呢?您尽管说,我保证让大王免您罪罚。”要知道,这种探听泄露战争最高国家机密可是要杀头的啊,管仲赶紧帮他打消顾虑。
“我听人说,君子有三种表情。第一,满心喜悦,那是要去参加宴请的表情;第二,黯然凝重,那是悲伤哀愁的表情;第三,怒气冲天、手脚僵硬,是要发动战争,攻城略地的表情。”
一旁的管仲目不转睛地听得入神。
东郭牙喝了碗酒,接着说:“那天,您和大王登上城楼,我远远望见您在高台上,就是怒气冲天、手脚僵硬的样子。所以,我就推断您和大王在商议发动战争之事。”
“那您据此最多也只能猜想到我们要发动战争,那怎么知道是要攻打莒国呢?”管仲继续不解地追问道。
东郭牙笑着说:“从您嘴里、手里和眼里知道的啊?”
这东郭牙关子卖得够可以的了,竟敢在大名鼎鼎的齐相管仲面前“班门弄斧”呢。
“这第一,说是从您嘴里知道呢,是当时您嘴巴张得很大,而不是紧闭的,所以推断您说的是‘莒’。”(注:在春秋时期,齐国人讲“莒”发间尾声为“a”)
“说从您手里得知的,是我看到您那天好几次,用手指着东南方向,我们齐国的东南方向就是莒国啊。这是第二。”
“其三,说是从您眼里得知,那是因为您心中有怒火,眼中必有怒光,而这些诸侯国中不服齐国,经常对着干,惹大王和您生气的就是莒国了。”
管仲听后点头称道,拍声称快,对东郭牙佩服得五体投地。
东郭牙独创了这套“三色理论”,可以堪称为春秋时代的“微表情专家”,也因此被管仲断定为奇异之才,推荐给了齐桓王,委以重任,最终成为齐桓公五杰之一。#史记故事#
参考的书:《管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等
今天的花伴历史故事就聊到这儿。
各位花粉,对“微表情专家”东郭牙的“三色理论”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评论区留言哦。
列位花粉,下次再见。
关注并私信花伴,发送文字“花伴”,领取三重花粉福利。
在秦穆公眼里,“百里奚”是“百里”挑一的名相
任座耿直谏言惹怒魏文侯险些受罚,之后却为何因祸得福官拜上卿?
秦国为何要复楚?绝不仅仅是因为申包胥“哭秦廷”七天七夜的眼泪
堪称史上积怨最深“爷孙”,狠斗多年难分胜负,最终于同一年离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花伴历史故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