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最少受到战争侵扰的省份,犹如世外桃源,天灾人祸都绕着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4-20 20: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风水现在已经从老祖宗的文化里走向全世界了,虽然说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保护的新新人类,认为这些都是迷信而已,可是当事实摆在眼前还是会惊诧不已,有些地方真的是风水奇观,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险恶的事儿,山水秀丽,如同仙境一样不被外界打扰。

就说我们34个行政区里面的江西省,就是这么一个天灾人祸都绕道走的世外桃源,这种风水宝地用现在的话说就叫锦鲤省,好运气不断,受神明保护。

中国最少受到战争侵扰的省份,犹如世外桃源,天灾人祸都绕着走

锦鲤省的地理环境非常奇妙,首先看它的自然分布,可以说这个省中间的地带被四面包围了,三面环山,除了鄱阳湖掌握着便捷的出入口之外,西北面看到怀玉山,东面是高高的武夷山,南面接连九连山、大庚岭,西耸立着罗霄山、九岭山。

即便是在古代,这里看起来就像是闲云野鹤郊游玩耍的地方,它不是什么兵家必争必战之地,战争全部绕着它,因为对于这样一个口袋型的地方,敌人进去了就像进了死胡同。玄乎一点说就是只吞不吐的征象。

中国最少受到战争侵扰的省份,犹如世外桃源,天灾人祸都绕着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当中,没听说哪个大国在这里争霸,旁边吴越两国打的你死我活,北边的几国日日争霸,江西一角安静的很。就连近在咫尺的安徽在秦末战争中都第一个派上了用场,农民起义在此进行的风风火火,但江西不为所动。

河北、陕西在汉朝前作为主战场,也没有江西什么事儿。到两汉末河北,湖南湖北都被卷入混战,江西依旧风平浪静,真是惬意的不得了。倒是在隋朝末期出现了一个南越王,名叫林士弘。可是这个林士弘就如昙花一现,唐初就归附了新政权。看来过安静日子是江西人的风格。

中国最少受到战争侵扰的省份,犹如世外桃源,天灾人祸都绕着走

唐朝走向穷途末路之时,人人都知道出了个著名的农民领袖--黄巢,起义在整个中国地区像幽灵一样游荡,飘忽不定的起义大军,多次渡过长江、黄河,在南北之间来回穿梭,走遍了山东、河南、陕西、安徽,再到福建和广东,最后又从广西回到湖南又挺进中原地区,途中几乎把所有的省份都游击了个遍,愣是一步江西土地都没踏过,这就是有意的避开雷区啊。江西就这样巧妙地避开了乱世。

元末时期的各家起义也同唐末一样进行的如火如荼,四面八方的农民将领,包括朱元璋、陈友谅这两个起兵都离江西不远的死对头都没对这里提起过一点兴趣,顶多是过来沾了沾鄱阳湖的水汽儿,跟对手比划了两下就无心恋战了。

中国最少受到战争侵扰的省份,犹如世外桃源,天灾人祸都绕着走

长期以来战争都绕开走的江西,因此远离了很多人祸,世世代代安安稳稳的住在“口袋里”,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里面就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人口便越来越多。大明时,明太祖回过头来调查,发现江西闷不出声的藏着这么多人,正好别的省份之前因为战乱缺劳动力呢,就把江西人“掏”出来点匀给别的省份。

明之后的大小农民起义都无出其右,依然没有人喜欢来江西打仗,要不说地理问题在古代是江西的硬伤,但另一方面让这里没有受到多少破坏,这对百姓来说是非常好的。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专注生产,粮食出产的都比别的省份多很多。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阿联酋“沙漠变汪洋”是天灾还是人祸?
海湾多国近日饱受强降雨侵扰。阿联酋17日称遭遇1949年有记录以来最强降雨;同属热带沙漠气候的阿曼多地14日至17日连降暴雨引发山洪,造成至少18人死亡;巴林和卡塔尔也受到此次强
2024-04-19 11:56:00
天灾?人祸?地震后的土耳其已经开始追责了,彻查豆腐渣工程
...很惨烈,这是大自然咆哮后的结果,是天灾,但同时也有人祸。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地区,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常年又经历战乱,再加上一些基础设施质量不高,我们从
2023-02-13 14:10:00
光绪初年,丁戊奇荒饿死一千多万人,为何没人造反
天灾人祸加上连年饥荒,往往百姓都会民不聊生,最后国家也会受到影响。纵观我国历史,几乎每个农民起义都是源于一场大饥荒,诸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元末明初的红巾军等等。而在清朝光绪初年
2024-06-20 21:19:00
中企承建大桥挺过强震,天灾还是人祸,土方悟了,下令抓承包商
...局也开始了反思,地震让数万人丧生,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恰纳卡莱大桥)中国制造挺过土耳其“双震”黄金救援时间已过,当前土叙两国因强震死亡人数已达3.3万,但目前仍有几万人还
2023-02-13 17:46:00
...电力,政府应对不力,官方救援迟缓……天灾背后的种种人祸,引发了美国民众强烈不满。策划:刘加文执行策划:杨定都 徐倩统筹:毕秋兰主持人:刘小军视频制作:吴轶楠视觉设计:杨霁昕
2023-08-18 16:50:00
清朝末年天灾人祸的原因
...上瘟疫四起,整个国家一片惨烈。按说在封建王朝,天灾人祸往往会有人造反,比如历史上的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等,都是被逼无奈,才揭竿而起的。同时,此时吏治腐败,沉重的税赋压得百姓喘
2023-08-13 14:52:00
明初到明末期间到底发生哪些重大的天灾呢
...皇帝朱由检也算是一位好皇帝了,其实明朝年间整个天灾人祸也是出了不少,百姓也都是到了活不下去的程度才会选择起义,当时朝廷里的风气不是朱由检一人能够左右的了了。人类的进化以及社会
2023-05-19 15:18:00
完了!不是人祸就是天灾!缅甸又一重要贸易线路中断
完了!不是人祸就是天灾!缅甸又一重要贸易线路中断缅媒报道,德林达依省丹老县丹那沙林镇,丹那沙林河水位上涨超危险水位4英尺左右,因此丹老-莫当贸易线路暂时中断。德林达依省丹老县丹那
2024-08-01 16:35:00
全国哀悼3天!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美国都是元凶
...“问题”,例如利比亚的洪水天灾,伊拉克婚礼现场的“人祸”,但是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元凶”就是美国。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小铁在强行黑美国,那么大家不妨往下看,咱们慢慢“抽丝剥茧
2023-10-05 11: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