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我们帮肯尼亚打造的蒙内铁路,开通有5年,当地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31 15: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蒙内铁路

中国帮肯尼亚打造的蒙内铁路,是中国对外输出工业项目中较大的一项投资。该铁路从2017年6月1日开通,到如今已经开通了5年。作为中国较为重视的一个项目,蒙内铁路给当地带来了什么?

我们帮肯尼亚打造的蒙内铁路,开通有5年,当地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蒙内铁路这名字乍一看像是在中国内蒙古修的一条铁路,但它其实是因为连接了蒙巴萨和内罗毕这两座城市而得名。内罗毕是肯尼亚的首都,蒙巴萨则是肯尼亚的一个港口城市。它两个终点站的性质,注定了蒙内铁路会是肯尼亚铁路系统的第一条“主动脉”。

我们帮肯尼亚打造的蒙内铁路,开通有5年,当地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蒙内铁路带来的变化

据悉,在该铁路开通之后的第一个月,一共有超过1万人次的肯尼亚人使用了这条铁路。在开通5个月后,该铁路的接送人次更是超过了40万。在开通一年后,蒙内铁路的运营人次直接达到了135万人。据体验蒙内铁路的肯尼亚居民所说,基本每一次登上火车都是满的。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蒙内铁路上的每一辆火车出发,上座率基本都维持在90%以上,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5%。

我们帮肯尼亚打造的蒙内铁路,开通有5年,当地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对于蒙内铁路沿途的城市来说,该铁路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剂强心针。据肯尼亚官方的统计,该铁路创造了大约7万个就业岗位,降低了当地物流成本的10%~40%,有效推动了沿线城市的工业发展。而这条铁路的开通,至少让肯尼亚的GDP提升了1.5%。

我们帮肯尼亚打造的蒙内铁路,开通有5年,当地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铁路的作用

纵观世界,任何一个工业和经济都非常强大的国家,无一不是靠着铁路起家。19世纪的德国,创下了每10年铁路总里程翻一倍的奇迹。现在的美国,更是靠着大修铁路成功推动了本国的工业化。就连后来以海权立身的大英帝国,国内的工业化也不能脱离铁路。

我们帮肯尼亚打造的蒙内铁路,开通有5年,当地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从历史发展,以及英国、美国、德国,乃至是现在的中国的发展经验来看,“要想富先修路”可以算是一句至理名言。有了强大的铁路系统,国家的工业化生产才能降低成本。当工业生产获利后,国家可以把赚来的钱投入铁路建设,从而近一步压低工业生产的成本,使国家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我们帮肯尼亚打造的蒙内铁路,开通有5年,当地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对于像肯尼亚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没有外部的帮助,他们很难修建起第一批铁路,因为他们的工业能力不够。但有了外部的帮助,肯尼亚自身发展稳定,那么它的经济就能进入良性循环。再加上肯尼亚是一个有着4000多万人口的国家,劳动力非常充足,只要国家不出什么大问题,很容易让经济开始腾飞。

我们帮肯尼亚打造的蒙内铁路,开通有5年,当地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肯尼亚自身愿意努力。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铁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能算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并不能代替经济本身。在肯尼亚有了蒙内铁路后,它还需要政府牵头建设工厂、提升就业、吸引外商投资。对这个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未来的路还很艰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3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蒙内铁路助肯经济发展
本文转自:新华网这是9月20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拍摄的蒙内铁路内罗毕站(无人机照片)。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
2023-09-21 14: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多国驻肯尼亚使节体验蒙内铁路——“这是一条发展繁荣之路”本报记者 黄炜鑫《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0日 第 03 版)应肯尼亚铁路局邀请,俄罗斯、南
2023-10-10 06:17:00
中企承建肯尼亚米轨铁路项目正式启动
...华社内罗毕12月15日电(记者黎华玲 刘婉晴)中企承建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里鲁塔区至卡贾多郡恩贡镇通勤米轨铁路项目15日正式启动。12月15日,在肯尼亚卡贾多郡,肯尼亚总统鲁
2023-12-17 10:35:00
...玲 王旭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图片展22日在肯尼亚蒙内铁路内罗毕火车站开幕。此次展览通过30余幅图片多角度展现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图片展以“志合者不以山海
2024-03-24 06:04:00
...与合作创造了条件、搭建了桥梁。下面就带大家认识一位肯尼亚留学生卡里乌,他是中国为肯尼亚路桥建设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的求学之旅,不仅让他助力肯尼亚基础设施建设的梦想成为现实
2023-10-15 16:10:00
...一天天更加美好,我的同胞,一天天更加昂扬……”这是肯尼亚歌手苏迪演唱的一首歌曲《蒙内之歌——铁路修到了我家乡》。歌中所唱到的蒙内铁路,连接着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港和肯尼亚首都
2023-06-29 10:12:00
同全球“链”起来 中国建设者助力肯尼亚蒙巴萨港联通世界
同全球“链”起来 中国建设者助力肯尼亚蒙巴萨港联通世界第二届链博会26日开幕,五天的会期,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各国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共赢发展。肯尼亚的蒙巴萨港是非洲最繁忙
2024-12-01 01:13:00
丝路画卷·世界说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切实促进肯尼亚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 近日,在肯尼亚的各界人士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对即将在北京召开的第
2023-10-14 16:07:00
...新华社内罗毕12月13日电通讯:铁路与动物和谐相处——肯尼亚“旗舰工程”展现中企环保理念新华社记者黎华玲“中国修建的肯尼亚标轨铁路基本不会影响生活在沿线的野生动物,它们似乎从
2022-12-13 17: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