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铭记关怀 不负重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寇敏芳)9月18日,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赤水河畔的天然晒露发酵场飘来阵阵酱香。合江县先市酿造食品有限公司
酱油生产厂房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随着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入驻,这里的酱油产量有望增加两倍。
百年传承的中国酱油传统酿造“活化石”,正焕发新生机。
先市酱油始创于清朝光绪十九年,其传统酿制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百多年来,先市酱油一直坚持纯手工酿造,是我国仅有的在原址上坚持用传统手工技法酿造的酱油产品。
随着企业的发展,纯手工作业的弊端不断暴露。先市酿造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彩云介绍,在纯手工的生产环境下,生产每一个环节都要依靠工人师傅的经验,面临部分制作工艺不可控、产品质量不稳定、酿造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产量小、成本高等问题。诸多原因交织,先市酱油一直“走不出”泸州市。
对于是否进行技术改造,公司内部分成两方。一方认为,如果引入工业化设备,那么传统手工酿造特色不复存在,产品或将失去核心优势;另一方认为,单纯依靠人工的小作坊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我们邀请了很多专家进行论证,也向其他老字号企业取经,最终制定了‘人技结合’改造方案。”孙彩云说,在制曲、蒸煮等前端环节进行工业化改造,采用现代设备;在风味产生的关键环节即发酵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天然晒露工艺。这样,既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又能保留酱油传统的风味。
以制曲为例,整个环节对于温度的掌控要恰到好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以前,手工酿造时大多依靠感觉来判断温度。如今,现代化的温控设备走上生产线,用“精准”取代“感觉”,确保每一批曲子都达到最佳标准。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希望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
对先市酿造公司来说,落实“精准发力”要求,就是不断打磨每一个工艺细节,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产品“量质齐升”。该公司技改项目投入约1600万元,将于10月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从现有的700吨,提升至2000吨,销售收入将从3000万元迈向亿元大关。
同时,在先市酱油老厂房对岸,新厂房正在建设中,2025年酱油原油产能将扩大到20万吨。赤水河畔,“风吹两岸酱油香”的产业融合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不仅是先市酱油,今年以来,四川不少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让传统制造业“老树开新花”。8月,四川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扭转连续5个月负增长局面,较上月回升4.3个百分点。前8月,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1%,与全国增速持平。
在技术改造的同时,一批新项目不断涌现,推动四川工业投资再创新高。前8月,四川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2%,比全国高13.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九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