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这位长相和政绩都在武则天之上的女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4 10:4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很多女性朋友喜欢把武则天视为中国女人的骄傲,其实大可不必,武则天凶残歹毒、暴政不断,比她强的女政治家多的是,西汉吕太后、北宋刘太后,哪个不比她强,本文的主角东汉邓太后,也比武则天强多了,她们更加是中国女人的骄傲。

邓禹一门都不凡

公元92年,十四岁的小汉和帝在大太监郑众和清河王刘庆的帮助下,灭了外戚窦家。十三年后,公元105年,二十七岁的汉和帝驾崩。

其间,国内政治大致稳定,周边地区不时有些小战争。南匈奴闹过叛乱。北匈奴残余融入鲜卑,鲜卑逐渐取代匈奴成为北方最大的异族力量,给北部边防造成挺大压力。

不过,整个东汉王朝最主要的压力来自西边的羌人,一次次叛乱,一次次打下去,又一次次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边汉军将领换了好多茬儿,那边羌人首领也换了好多茬儿,一直打到东汉结束,看得我眼花缭乱。

这中间,在汉和帝早期,有个令人印象较深的汉军将领,就是护羌校尉邓训,是邓禹的儿子。邓禹在刘秀去世后,作为顾命大臣,给汉明帝做太傅,一年多后也去世。《后汉书》评价邓禹跟刘秀的关系:

君臣之美,后世莫窥其间,不亦君子之致为乎!--《后汉书·邓禹列传》

君臣能善始善终,共事几十年都亲密无间,这了不得!得说君臣二人都有君子之风,有境界。

邓禹教子有方。

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后汉书·邓禹列传》

聊聊这位长相和政绩都在武则天之上的女人

东汉开国功臣多出于经学之家

家教比西汉开国功臣强得多

邓训是他的第六子,最不听话。

不好文学,禹常非之。--《后汉书·邓训列传》

他不喜欢读书,小时候没少挨邓禹的打、骂,后来却成为邓禹最出色的儿子。

这一点挺有意思。家长都希望孩子听话,可是太听话的孩子常无主见,无主见之人难有成就;太不听话任性妄为的孩子也难成材;教子之道,妙在因材施教,抓大放小,乖与不乖之间。

汉章帝后期,邓训被任命为护羌校尉,随即在湟中地区成功地平定了一次羌人叛乱。大致采用恩威并用的手段,既用恩,招抚;也用威,武力打;也搞分化瓦解。

因为当地不只有羌人,还有一部分小月氏胡人,他们之间也互相打。邓训先招抚小月氏胡人为我所用,对一些比较温和的羌人部落也积极招抚。《后汉书》讲: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后汉书·邓训列传》

这民风太强悍了,以病死为耻!只要是得了大病就自杀!他们不怕死,中原人都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们不要命。

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后汉书·邓训列传》

谁要是病死了,那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还不吉祥,会给亲人招来祸患。不论男女,要死就得战死沙场。战死光荣,大吉,会给亲族带来好运。所以,打仗都玩命。而且,身体还都特别好,轻意不生病。

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后汉书·西羌传》

产妇是最虚弱的,也避风雪,不畏严寒。

以至于当时有人认为,羌人在西方,按五行学说西方属金,羌人天生具备金的坚刚勇猛禀性。

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后汉书·西羌传》

总之,羌人很厉害。

可是,得了病就自杀,也不叫事嘛,于是,对于招抚的羌人、胡人,谁要是得病了,邓训都派人紧盯着,甚至给捆起来,让他自杀不了,同时给积极救治,便救活了不少人。

被救者自然感激不尽,这样,接受招抚的羌人越来越多。不接受招抚的,便组织重点打击,重创迷唐羌等。

至汉和帝即位后,在邓训的镇抚下,羌人暂时安定下来。在汉和帝灭掉窦家这一年,邓训去世,很多羌胡感念他,立祠纪念。

邓家人很难过,其中有人感慨:六叔这么出色,终其一生也没能封侯拜相,我们这些子孙们怕是再也不能重享祖上封侯拜相的荣光了。

邓训从弟邓陔一摆手:不对,咱们老邓家的大富贵还在后头呢。当年,咱们老太傅曾说:

吾将百万之众,未尝妄杀一人,其后世必有兴者。--《后汉书·皇后纪》

老太傅给咱家积下了大德,他老人家带兵那些年打了那么多仗,杀人无数,那都是该杀的,没有一个屈死鬼,这了不得!你们六叔此前也做过积大德的事。当年,明帝下令在太原郡修运河。那工程,费老了劲了。

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后汉书·邓训列传》

为修这段运河,累死的人、掉河里淹死的人都没数了,可一直修到章帝即位也没修好,而且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好。于是,章帝就派你们六叔为使者,到太原查看,看看这个运河到底怎么弄才行。

你们六叔经过认真考察,写了一篇非常详细的报告,认为这个工程完全是个无底洞,建议停止。章帝采纳,并接受你们六叔提议,不用运河,还用小驴车送物资。这看似比较笨,却能节省亿万开支,而且救活了修运河的好几千人。

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后汉书·邓训列传》

你们说这是多大功德?常言道:

活千人者,子孙有封。--《后汉书·皇后纪》

若天道有信,咱们邓家子孙必将蒙受福荫!

教科书级别的宫斗

十年后,邓家果真再次崛起,邓训之女邓绥晋封皇后。真可谓,天道有信!

邓绥是邓训最小的女儿,深得邓禹夫人的喜爱。有一次,奶奶给她剪头发。老太太眼睛不好使了,剪刀碰到了小邓绥的前额,剌破一小道口子。当时只有五岁的小邓绥竟然没喊疼,含着泪,没言语。事后,家人问她:你为什么忍着呢?不痛吗?

那么小的孩子竟然说:

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后汉书·皇后纪》

奶奶这么大年纪,疼我,不让佣人给我剪头发,她老人家亲自给我剪。结果,失手碰着我,我要是喊疼,那得让她老人家多不好受啊。所以,我就忍着了。

小邓绥才五岁就这么懂事。六岁,她就能写字,十二岁就把《诗经》、《论语》倒背如流了。她读书着了迷。

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后汉书·皇后纪》

每天没别的事了,就是读啊读。

聊聊这位长相和政绩都在武则天之上的女人

邓皇后从小心机深沉

母亲教育她:女孩子光读书不行,还得学女红,学做衣服、做饭之类。

小邓绥点点头:没问题。

然后,每天白天做女红,晚上继续读书,家人都管她叫大秀才。

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后汉书·皇后纪》

长到十五六岁,被选入宫。

邓绥身材高挑。

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后汉书·皇后纪》

身高有一米六五多,贼漂亮,又有书卷气质,那真叫鹤立鸡群,艳惊后宫,很快就被汉和帝封为贵人。

然后,宫斗开始。当时的皇后是阴丽华大哥阴识的重孙女,也是个才女。

少聪慧,善书艺。--《后汉书·皇后纪》

“书艺”可能是指书法,当时的上流社会中书法已颇流行,《汉书》讲西汉末游侠陈惊坐:

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汉书·游侠传》

人们以收藏名士书法尺牍为荣。汉和帝父汉章帝也是书法大家,现在传世的最著名古代书法作品集《淳化阁帖》里就收录有汉章帝的章草书法作品,虽为赝品,章草字体却传因汉章帝而得名。“书艺”也可能是指“六书六艺”,究竟为何无所谓,总之,阴皇后是很出众的女人,深得汉和帝宠爱,不然不会立她做皇后。

邓绥当然也是很出众的女人。所谓,美女善妒,一山不容二虎。邓绥压力很大,毕竟阴皇后是后宫之主,没办法,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小心伺候。

承事阴后,夙夜战兢。--《后汉书·皇后纪》

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每次汉和帝在后宫搞宴会,别的妃子都争奇斗艳的,浓妆艳抹,最漂亮的衣服、首饰什么的都穿戴上,恨不得皇上多瞅自己两眼。邓绥则几乎是素颜。

独著素,装服无饰。--《后汉书·皇后纪》

唯独她不打扮。赶上阴皇后说错个什么话,放个屁、出点什么小尴尬小状况,别的贵人都喜形于色,幸灾乐祸,邓绥面无表情,甚至别人放屁她脸红,处处维护阴皇后。

皇上问个什么话,别的贵人都恨不得抢答,邓绥都是先瞅阴皇后的脸色,阴皇后说完她才说或者不说。她比阴皇后高,有时跟阴皇后并排站着,她就尽量哈着腰。

偻身自卑。--《后汉书·皇后纪》

把阴皇后显出来。偶尔穿的衣服跟阴皇后的是同样颜色的,她都赶紧脱了。

其衣有与阴后同色者,即时解易。--《后汉书·皇后纪》

等等。总之,邓绥在阴皇后跟前极尽谦卑,而且,她的母亲是阴丽华的从侄女,她论着还是阴皇后的表姑,有亲戚关系,所以,开始时邓绥跟阴皇后的关系还凑合。

不过,时间稍长就没法凑合了。因为邓绥越是谦卑、退让、低调,就越入汉和帝的眼。她又太漂亮、太出色,还太会做人。她不但对阴皇后这么举着捧着,对后宫所有人都很好,都捧着。

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虽宫人隶役,皆加恩借。--《后汉书·皇后纪》

不论是对其他的妃子,还是对下面打杂的宫女太监,她都很恭敬,都挺关照,经常给些小恩小惠什么的。

有道是,私恩小惠足以固结人心。这样,整个后宫上上下下都说邓贵人好,很多话便传到了汉和帝耳中,邓绥当面给他的印象就特别好,背后再有这么多人夸,他当然就更加喜欢。

汉和帝眼中的邓绥还特别明事理,懂事儿。有一次邓绥生病,汉和帝准许她母亲、兄弟进宫看望照料,皇宫大内随便进出。这是殊荣。邓绥却主动推辞:谢谢皇上,这样影响不好,我告诉我母亲他们别来了。

汉和帝心中欢喜:这女人懂事儿。

汉和帝的妃子们怀上孩子总是掉,或者生下不久就夭折。邓绥为之着急,经常给汉和帝推荐宜子的小妃子临幸。

数选进才人,以博帝意。--《后汉书·皇后纪》

汉和帝心中欢喜:这女人懂事儿。

这些情况,阴皇后肯定也看在眼中,明显感觉皇上对自己越来越冷淡,自己要地位不保的感觉。怎么办呢?女人不狠,地位不稳!我狠,我拿针扎你!当然不能直接往邓绥身上扎,是往邓绥的小木人身上扎,后宫也没点别的能耐,还是暗地里玩这套巫蛊老把戏。

有一期,汉和帝生病,病得挺重,看样子很难治了。阴皇后很兴奋,有点按捺不住:太好了,看来我这皇后之位,邓绥是抢不去了。

我得意,不令邓氏复有遗类!--《后汉书·皇后纪》

等我做了太后......哼哼!我就杀邓氏全家!

然后,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话传到邓绥耳中,邓绥号啕大哭:我对皇后这么好,她为什么这么恨我,我不活了!皇上真要一病不起,我就给皇上陪葬,到地底下侍候他去!你们给我弄碗毒药来,我这就喝了它,快去拿啊.......

她哭天抹泪,非要自杀。手下宫女太监们紧拉着,紧着劝。她说什么也不听,非得死去,谁都拉不住。最后,有个宫女糊弄她:刚才使者过来说皇上病好了,没事了,您要是死了,谁伺候皇上啊?

邓绥这才停住。不过,这个事情一下子整个后宫都知道了。

而汉和帝的真就病好了,立马听说邓绥大哭自杀的事情原委,大怒:严查!阴皇后是真阴啊!朕要杀她全家!

于是,又一个巫蛊案,阴皇后被打入冷宫死去,阴家人死的死,发配的发配。

而邓绥竟然为阴皇后求情:请皇上原谅阴皇后,再给她次机会吧。

当然,这个情没有求下来。空出来的皇后之位给谁呢?当然给邓绥。

邓绥仍然非常谦让:臣妾不敢当,臣妾才短德薄,还请在其他贵人里再选一下吧。

辞让者三,然后即位。--《后汉书·皇后纪》

一连辞了三次,才终于接受,成为后宫之主。

这出宫斗戏近乎教科书级,很多道家的权谋都在邓绥身上展示了出来,不争、处下、后其身而身先,等等,最后再以一出苦情戏实现大反击。她可真是一个心机女!

女政治家不是只有武则天那一款

作为整个汉朝唯一真正的女性政治家,邓绥的这些心机也可以理解为她的政治智慧的牛刀小试。

她做姑娘时就不喜欢女红,而是“志在典籍”,典籍都是讲什么的?都是讲修己治人、为政治国的,这是她的志向所在。

就在她上位皇后三年后,公元105年,汉和帝病死。年仅二十五岁的邓绥成为皇太后,东汉帝国的最高政治权力立即被她牢牢抓在手中,一抓就是十六年,直到公元121年,她去世,才依依不舍地撒手。

纵观整个汉朝,皇太后掌大权的情况挺多,吕太后、窦太后、王政君都曾经很强势,不过,吕太后时,治理国家主要靠宰相,只有特别大的事儿她才管;窦太后也只是打压了小汉武帝几年,坚持用黄老大国策,具体政务应当也不管;王政君也差不多的情况。

唯独邓绥邓太后对国家治理的大事小情一肩挑,甚至亲自去审案子。

而且,她接掌的天下内外交困,又是地震,又是洪水,又是旱灾,几乎是有历史记载以来自然灾害最频发的一个时期;同时四夷震动,东南西北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战事不断,还国无良将,经常打败仗。

她楞是生生咬牙坚持着,挺了过来,真是非常不容易。

这中间,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有这么几件:

一是,在给汉和帝治丧期间后宫比较乱腾,完事后发现有一箱珠宝被人偷走了。怎么办?这事要交给管事大太监审理,准得有无辜之人遭受拷打,传出去也不好。

于是,邓太后下令,把有可能接触到这个箱子的宫女、太监全找来,站在院里。她也不说话,只挨个瞅了一遍。

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后汉书·皇后纪》

邓太后眼光犀利,瞅到那人,那人作贼心虚,立马脸色大变:太后饶命,太后饶命!

她就这么厉害。

二是,阴皇后巫蛊案期间,几个小太监联名举报大太监吉成也用巫蛊谋害皇上。邓太后认为吉成之前很得汉和帝宠幸,没有谋害动机,于是重审,果系小太监们诬陷。

三是,有一年大旱,据说这是因为民间有冤案,于是,邓太后到洛阳大牢现场办公。可是,抽查提审了几个犯人,都没问题,犯人都认罪。

眼瞅着,时间到了,最后一个犯人提审完了,就得回宫。没有冤案,这怎么回事呢?邓太后发现最后提审的这个犯人在退身出去的时候眼神不对,有泪光,立即把手一挥:你回来,有什么话放心说,他们不敢怎么着你,朕为你做主。错过了这个机会,你的冤案可就平不了反了。

于是,这个犯人豁了出去:我冤枉!我害怕狱吏给我用酷刑,所以不敢说......

邓太后仔细听下来,审量一番:这确实是冤案!来人,把之前审理此案的洛阳令拿下!

当场办了洛阳令,释放了这个犯人。

行未还宫,澍雨大降。--《后汉书·皇后纪》

还没回宫,就下起了大雨。

四是,选立皇帝。国不可一日无君,虽是太后主政,皇位也不能空着。汉和帝后宫女人前后有十几次身孕,要么胎死腹中,要么生下来就夭折了。

现在看,很可能是种子问题,当时人则怀疑宫里有邪气,不利皇子生长,于是,后来再生的皇子都给秘密送到民间养育。到底送出去几个皇子,养在什么人家,都是最高机密,外人不得而知。

汉和帝死得比较突然,哪个皇子继位也未作安排。于是,邓太后抱回了一个刚满百日的皇子刘隆,立为皇太子,当天夜里即皇帝位。这个婴儿皇帝,史称汉殇帝。殇即夭折意。小汉殇帝在位了八个月,夭折。

然后,邓太后选中了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十三岁的刘祜。刘祜作为汉章帝的亲孙子,而且应当是长孙,这个人选不错。可是,很多大臣不乐意。因为,汉和帝还有一个儿子,而且年纪不算很小,是汉和帝的长子刘胜。史书说:

胜,和帝长子也,不载母氏,少有痼疾。--《后汉书·章帝八王传》

“痼疾”,就是久治难愈的病,不知哪天就得病死。所以,此前邓太后就没立刘胜,而立了汉殇帝。

而在很多大臣看来,这完全是借口,邓太后之所以不立年长的刘胜而立仅百日的殇帝,完全是为了长期临朝称制。然后,汉殇帝死了,竟然还不立刘胜,而立了汉和帝的侄子,这就太过分了。

能有什么久治难愈的病?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有几个大臣特别不服气:这个邓太后,太可恶了,又是一个吕后!甚至还不如吕后,因为,她重用大太监郑众和蔡伦,三公重臣反而都无实权。太坏了!

于是,就在刘祜即位一年后,公元107年,司空叫周章想发动政变废掉邓太后和刘祜,拥立刘胜。邓太后处理得相当漂亮,消患于未萌,果断出手搞定。周章自杀。

聊聊这位长相和政绩都在武则天之上的女人

汉安帝刘祜最终灭了邓家

邓太后作为女主,跟大臣接触多有不便,很自然地得重用太监。大太监郑众是帮助汉和帝消灭窦宪的大功臣,终汉和帝之世,他都是最受宠信的人,汉和帝几次要给他封侯,他都谢绝。不过,最后还是封了。

封为鄛乡侯,食邑千五百户。--《后汉书·宦者列传》

邓太后对他继续宠信。

益封三百户。--《后汉书·宦者列传》

又增加了三百户的封地。

郑众是整个汉朝太监被封侯的第一人。很可能也是史上第一,前无古人。后有来者没有呢?后来者就太多了,整个东汉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太监集团掌大权。郑众是给开了头,后来的太监们越来越厉害。

这中间,邓太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谁让她是女人呢,没办法。她重用的另一位大太监蔡伦名声几乎超过同时代所有人,他发明造纸术也跟邓太后有关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武则天,政绩,长相,女人的资讯:
...街上找美男,玩一个杀一个;再比如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了权力之后,她们都把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了。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很多时候,人们都喜欢拿慈禧和武则天
2024-05-22 06:07:00
慈禧临终前为什么会禁止女人干政
...候,光绪才会这么不堪一击。慈禧也因此被列为跟吕雉、武则天一起并称的“中国三大女主”。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在自己去世前立下的临终遗嘱里,就包括一条,“禁止女人干政”,这又是为什么
2023-01-10 17:20:00
武则天被迫退位后李显皇帝当得怎么样
我们知道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中国古代史中,能够独掌大权的女人也不少,像是吕后和慈禧,但是真正跨过那一道红线成为皇帝的仅有武则天一人。其实武则天坐上帝位也是顶着非常
2023-08-04 21:00:00
比武则天还狠的女人,26岁掌控整个中国
...妥协卖国让大家骂声一片。慈禧可以说是清朝没有称帝的武则天,她跟武则天一样的是独揽大权数十载,不过她们又有所不同,武则天是位英明的统治者她让唐朝更加繁荣,而慈禧则是让中国一步步
2023-01-29 20:07:00
唐中宗李显:命运多舛的皇帝,被三个女人影响的一生
...难道完全没有自己的责任吗?656年,李显降生于长安京师武则天19岁时,进入太宗李世民的东宫,成为才人,不久即得宠幸。她美艳动人,擅长奉承逢迎,深得太宗宠爱。太宗驾崩后,她又得
2023-12-26 08:55:00
李治的政绩也很出色,为什么很少提及他?
...发达的时期。而高宗李治之所以名声不显就在于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原因。唐高宗(628年-683年)字为善,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嫡子,长孙皇后所生。唐朝第三位皇帝21岁登基。在位34
2023-05-22 06:52:00
萧绰:古代女性的崛起与辽朝的繁荣
...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人的地方都是非常低的,而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被正史记录的女皇,也是她打破所有世人的观念,告诉众多女子也是能撑起一片天的。而其实在历史上除了武则
2023-10-26 08:58:00
她立志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因此毒死父皇
...外,历史上有一个女人就站在了权力的巅峰,这个人就是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她14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唐高宗时期被封为昭
2023-07-16 16:10:00
武则天为什么要求自己死后立一个“无字碑”
...传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惯例,历代帝王更是不乏于此,然而武则天却是一个例外。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死后所树的碑上“一字不铭”,给世人留下了“无字碑”之谜,千百
2024-02-18 22: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