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方海
来到田野欣赏美景,走进热闹的大集感受烟火气,在村口咖啡店喝一杯浓郁的咖啡……近年来,乡村游热度不减,很多村庄从印象中“灰头土脸”的故乡,变为许多人追寻的“诗和远方”。乡村何以成为很多人的“诗和远方”?乡村有生生不息的生态之美、人在画中的山水之美、人间烟火的生活之美、流连忘返的人文之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能看到的是,小乡村也能拥有大前景。
文旅让乡村“一路生花”。这些年,从“村BA”到“村超”,再到“村跑”,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农人”“农创客”等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带着技术和创新而来,已成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海南省屯昌县乌坡镇青梯村将新石器文物馆与南药文化馆嵌入民宿群落,游客在触摸千年陶片后,转身便能采摘带着露珠的金银花——“上午考古、下午采药”的穿越式体验,让乡村旅游从“看风景”升维为“触摸文明脉搏”的深度漫游。以人次论,乡村旅游已占国内旅游市场的一半。产业兴带动百业旺。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
文化让乡村“姹紫嫣红”。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铸魂工程。把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涵养了文明乡风,塑造着乡村的文明新风貌。在毕节樱花节的人潮里,非遗传承人的银饰叮咚应和着抖音达人的节拍,传统农耕祭祀与现代文创市集共舞;数字技术让族谱祠堂里的老故事在年轻人指尖重生。文化创新,既守护着“小桥流水”的乡愁密码,又激活着“灯火通明”的现代想象,让乡村振兴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科技让乡村“繁花似锦”。皖南梯田化身天然琴键,晨雾中无人机巡航的轨迹与耕牛蹄印重叠,编织出“智能农耕+诗意栖居”的双重叙事。在浙江,点点鼠标,可以“指挥”90公里外的无人机执行任务,机器人“上岗”,短短3秒完成种苗嫁接、存活率达99%;在江苏,北斗导航系统为农业机械装上“千里眼”,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喷药;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智慧田间管理系统实现“一张网”信息全覆盖……技术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肥料”,神州大地,一派现代化农业景象扑面而来。
从政策春风吹绿的樱桃林,到数字技术点亮的民宿群;从环境整治重塑的生态美,到文化觉醒激荡的精气神——万千乡村正在时代浪潮中完成惊艳蜕变,用果香、欢歌共同谱写着“希望的田野”新乐章。
今天,振兴的春潮漫过每寸土地,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图景,正在躬耕实践中渐次清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9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