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两藏”战略实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05 00: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郭西

“两藏”战略实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于6月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该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共11章69条,明确规定国家粮食安全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较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市场供应充裕。与此同时,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安全仍面临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粮食稳产增产难度加大、储备体制机制有待健全、流通体系有待完善、加工能力有待提升、应急保障有待加强、节约减损有待规范等诸多问题挑战。因此,在此背景下,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对推动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藏粮于地”战略实施面临的困难

“藏粮于地”,核心在地,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非均衡发展,我国人、地、粮的空间分化与集聚趋势不断加剧,“藏粮于地”面临3个方面困难。

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资源不断受到挤压,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19.18亿亩,较2009年净减少1.13亿亩。虽然我国一直以来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由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和缺乏有效管护,占补平衡政策执行走样,有的地方补充耕地“重量不重质”,存在“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现象;有的地方为了完成新增耕地指标,出现“耕地上山”“耕地下河”“沙地和湿地上造耕地”,以及“退耕还林与退林还耕来回翻烧饼”等一系列乱象,严重影响粮食综合产能。

二是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形势严峻。随着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种植粮食收益不高,在无法通过大面积机械化种植方式来降低成本的情况下,种粮收益远不及外出打工所得,从而使农民失去了种粮积极性。一方面,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采取在耕地上植树造林、挖湖造景、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等“非农化”“非粮化”种植方式;另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打工,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失,加剧土地撂荒。

三是资源时空分配不均、水资源面临短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对水资源需求会进一步加剧,短缺的水资源已经成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尤其是随着粮食生产中心不断北移,北方缺水与粮食种植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面临水资源不足,将影响粮食产量。

“藏粮于技”战略实施面临的挑战

“藏粮于技”,核心在技,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更是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支撑。“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主要在良种化、信息化、机械化3个方面面临挑战。

一是农业良种化创新不足特别是原创性成果缺乏。虽然目前我国在稻谷、小麦等口粮作物上种业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核心技术创新和优良品种培育等方面仍存在弱项,一些蔬菜品种种子长期依赖进口。原因主要是农业科技创新各方投入不足,缺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加之科研力量分散、同质化问题突出,造成资源重复浪费,难以形成聚合效应。

二是农业信息化应用和智慧农业发展缓慢。由于我国农业科技起步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高素质的从业队伍等原因,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应用不足,大数据体系尚未搭建完成,信息化与农业生产未能实现深度融合。

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村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加之受有的地方资金和人员保障不足等因素影响,造成高端农业机械化装备不足,特定区域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粮食产收、加工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种业生产的机械化方面尚显不足,需要通过提升农业工业技术来解决。

落实“两藏”战略实施的政策与建议

粮食安全不仅面临着“地”和“技”两个方面的挑战,还面临着自然灾害风险等传统风险和突发公共事件等新型风险,并且两类风险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不是孤立存在,容易叠加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这也对我国应对粮食安全风险提出了更高要求。

坚持耕地数量和质量并重,全面提升粮食产量。一是严格落实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科学划定管控边界,加强耕地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督,贯彻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提升耕地质量。二是牢固树立“让农民种粮有钱挣”的工作理念和政策导向,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遏制土地“撂荒”蔓延,对现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引导措施增加种粮面积。三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在扩面、提单、提质上全面发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态发展区域布局。同时,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高效节水改造,实现农业生产水资源科学高效利用。

坚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实现科技兴农强农。首先,补齐种业技术短板。坚持以我为主,建立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一盘棋”,实现资源整合。同时,构建科技创新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等长效机制,调动科研积极性,构建种业创新良好氛围。其次,加强农业信息化应用。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最后,大力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优化农技推广机构布局和农技推广队伍,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方法,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推广不同的技术项目,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多样化、多元化,提高推广效率。

不断丰富应对粮食安全的政策工具箱。粮食安全涉及生产、购销、运输、存储、加工、使用等多个环节和多个产业链,要统筹运用好市场和政策两种工具,进行工具叠加,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工具箱的最大优势。一是运用好市场工具,统筹抓好和引导粮食市场化收购,确保粮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有效衔接,通过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拓展粮食进口来源渠道,掌握粮食进口主动权,增强粮食定价话语权。二是运用好政策工具,不断完善粮食政策收储制度,发挥政府储备粮吞吐调节作用,弥补因市场失灵而造成的资源错配。同时,运用好种粮财政补贴机制,创新并完善财政、金融与税收支持优惠政策,不断引导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粮食产量。三是建立粮食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设立相应的预警中心,省级以下设立信息采集站(点),通过全天候全过程监测、收集和整理粮食相关数据,定期发送粮食风险分析报告,并通过比对分析发出粮食预警信号,及时排除粮食安全风险隐患,实现科学有效管理粮食安全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0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①】紧抓两个要害,“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储备局局长刘焕鑫表示,当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仍面临困难挑战。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保持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任务还比较艰巨,而且耕地质量不高、水资源约束趋紧,持续稳
2023-12-25 01:47:00
耕好生产“责任田” 筑牢粮食“安全线”
...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植物根系呼吸困难受阻,枸杞树出果率低、果实品质差的现象一度成为枸杞种植户的‘噩梦’。”大格勒乡龙羊村村民高国际告诉记者,他们意识到,只有
2023-06-25 11:08:00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守护“三农”有“粮方”
...护国家粮食安全。建行之初,面对“卖粮难”“打白条”困难重重,该行着力解决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问题,“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打码单、查库存、建台账、设仓单……一环紧扣一环,一
2024-06-28 01:19:00
...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管关键的特点。新
2023-07-01 04:49:00
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
...容易的事情。我国必须冷静对待粮食问题,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确保今年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全年粮食保供稳价奠定基础。今年全国两会上,粮食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
2023-03-09 05:55:00
...调度会,听取各村汇报工作进展,明确剩余任务量,商讨困难点整改措施,明确重点任务。根据恢复难度,采用人工或机械施工的方式。人工恢复地块,采用资金和人力支持等方式,帮助各村完成恢
2023-11-22 11:05:00
乐业:打出耕地保护“组合拳”,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乐业县倒排工期,全力攻坚。县田长办工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加班加点,对国家监测图斑进行逐一分析研判,制定出了详细的整改方案,确保每一块耕地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治。在同乐镇,一块
2024-12-03 18:08:00
新疆政协委员布娲鹣·阿布拉:新疆粮食增产仍具潜力
...专业合作社、粮食收购企业通力合作,粮食增产挖潜中的困难问题将一个个迎刃而解。布娲鹣·阿布拉认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激发粮食生产内生动力,是实现粮食增产的关键环节。这两年通过
2025-01-19 13:22:00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安全重点任务
...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国家粮
2024-04-17 06: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1日至9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预计降水将持续到13日河北日报讯(宋平、白玉洁)进入10月以来,河北出现持续阴雨天气
2025-10-10 08:01:00
文化中国行·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②丨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
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走进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史馆如果不是今年暑假走进村史馆,大学生张子凡并不知道,他的家乡宁晋县贾家口镇黄儿营西村
2025-10-10 07:55:00
“演出+”“赛事+”“科技+”……河北文旅体活动掀起消费热潮逛古城、看绝活、观赛事、打卡沉浸式展览……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10 07:57:00
战鼓擂响!豫排联赛第二阶段今晚开战,你为哪支“家乡劲旅”加油?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高雅)中国女排需要更多的朱婷,更多的朱婷在哪里? 走进这场排球盛宴,是否能找到小朱婷的影子?当“女排精神”遇上中原大地的豪情
2025-10-10 07:07:00
南京“大行宫见”街区“十一”开街后,吸引游客18.3万人次打卡地下建起“文化大观园”,一次逛遍“长江十二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武汉黄鹤楼
2025-10-10 07:31:00
记者探访钟山风景区交通优化提升后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出门就是绿波带 穿行景区更通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通讯员宁交轩“今天上班比平时还通畅
2025-10-10 07:31:00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环太湖赛”赛道蜿蜒,串联起“苏韵十三园”亭台水榭与湖光山色南报网讯(通讯员江轩记者张希)10月9日上午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冯瑶)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0 07:31:00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国庆中秋假期相关调研报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再夺全国第一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南京景区再次火成全国“顶流”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韩志娟记者王婷婷)日前,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铺事会”正式揭牌成立,首个聚焦环南大片区的实体阵地——“湖南路街道铺事会·环南大push空间”同步揭牌启用
2025-10-10 07:31:00
全国糖酒会下周开幕,将带来美食、美时、美市、美事——十年重逢享“四美” 万商云集“会”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将于
2025-10-10 07:32:00
南报网讯(记者王怀艳)“南京是我旅游过的所有城市里最有人文关怀、最温暖的城市”“去完南京,后劲太大了”……南京不仅有好山好水
2025-10-10 07:32:00
央媒看太原10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大范围降雨降温 多部门积极应对》为题,报道了太原从10月8日开始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
2025-10-10 07:40:00
央媒看太原10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团结奋斗向复兴》栏目以《“一区一景”主题式高速服务区花式引客》为题,报道了太原市清徐高速服务区经过升级改造
2025-10-10 07:40:00
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 我省多措并举抢收秋粮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0月9日,在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农机手操作着履带式收获机来回穿梭
2025-10-10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