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规范行政检查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打扰,一直是经营主体的期盼。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方面了解到,在依法履行政府监管职能的同时,市市场监管局将大幅减少监管对经营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打扰,实现监管“高效”而企业“无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透露,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60%,到2027年底超过80%
市市场监管局将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改革。它不同于以往“巡街式”“拉网式”的现场检查方式,主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筛查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启动非现场监管,目前已经实现了行业领域全覆盖,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60%,到2027年底超过80%。
例如,市市场监管局实施“阳光餐饮”工程,监管人员通过视频实时对餐厅后厨中食物制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测,不用去现场就能完成检查。通过科技手段,每日24小时不间断实现全覆盖监管,及时有效发现风险隐患,实现监管“无处不在”。
企业信用赋能增效实现“无事不扰”。针对风险低、信用好的优质经营主体,制定行业领域白名单。凡是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原则上不主动上门开展现场检查,今年以来,首批150家经营主体纳入试点,促使经营主体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全身心谋发展。
深入推行“一码检查”试点。所谓“一码检查”,就是要求行政检查任务要通过综合监管e码查先行发起,检查时必须扫描“企业码”,记录检查人员、检查时间、检查要素等所有信息,通过加强任务管理、规范检查流程,杜绝任性监管,今年以来,全市已扫码检查1.7万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9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