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四十余年见证铁路发展 这是他在百年老站的最后一个春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23 06: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行车指挥官”杨忠平:

四十余年见证铁路发展 这是他在百年老站的最后一个春运

四十余年见证铁路发展 这是他在百年老站的最后一个春运

指挥室内,老杨紧盯屏幕,确认列车信号。

本报讯(通讯员 王凯磊 杨锋 记者 杨怡微 文/摄)“同意电力26602次预告”“D712次Ⅱ道通过,开放信号”……一边与邻站车站值班员办理闭塞,一边向身边的助理值班员传达工作指令、办理接发列车作业,这就是临平站车站值班员杨忠平的工作日常。

临平站位于杭州北部,是隶属于乔司站的一个三等中间站,1909年随着沪杭铁路的开通投入使用。2008年5月1日起,临平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仅办理货运业务。辗转百年,如今的临平站连货运业务也停止了,仅办理列车通过避让和调车作业。

杨忠平1981年参加铁路工作,1989年被调配到临平站担任助理值班员工作,一干就是30多个年头。几十年来,他见证了临平站的变迁,也见证着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每年春运,杨忠平都坚守岗位,未曾缺席一次。对于现年59岁的他而言,40多年的春运坚守承载了他太多回忆。“以前交通不方便,公路和航空都不发达,春运基本靠火车运输。”杨忠平回忆,“当时的余杭没有汽车客运站,出远门坐火车是临平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唯一选择。那时的临平火车站,每天的票数都是限量的。一到春节,大家都抢着买火车票,售票窗口、站房里全是人。”

“临平站不办理客运后,没了以前的熙熙攘攘。”2023年春运,杨忠平一如往常担当着幕后“行车指挥官”,组织列车运行、保障列车安全正点。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今年春运的客车增加了不少,平均一昼夜要接发列车180多趟。5台电脑、1台闭塞电话和2台外联电话,在不足10平方米的行车室内,杨忠平频繁地接打电话、办理闭塞、操作电脑,一刻不停歇。“电脑上的每一条光带都象征着一趟列车,上面要不载满了旅客,要不装满了春运物资。办理每一次列车通过作业都容不得一点马虎,保证每一趟列车安全正点是我们的职责。”在参与春运的四十余年里,老杨没有一次迟到早退,没有发生一次行车安全事故。

还有6个月老杨就要退休了,提及临近退休的想法,他笑着说:“满怀热情做好每一件小事,就足够了。现在只想站好最后一班岗。”

去年,杨忠平的孙子出生了,聊起孙子,老杨特别开心:“等孙子大一点,我会常带他来临平站看火车,跟他说说我年轻的故事、讲讲春运的故事。”

窗外,列车呼啸而过,室内,杨忠平仍在忙碌。在万家团聚的新春佳节,无数个如杨忠平一样的铁路工人依然坚守岗位,他们见证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人民生活的日益美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3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双城经济圈三周年丨动车司机看“成渝”:见证两地时空距离不断缩短
...2023年首趟值乘成都东开往重庆北的复兴号动车组。入行20余年,兰冬一直没离开过成渝铁路。从时速70公里的老成渝线,到时速200公里的成遂渝客专,再到时速350公里的成渝高铁
2023-01-03 18:22:00
杨忠东:让风云卫星更好造福人类
...,一刻不敢忘。从青丝到华发,30多年来,杨忠东参与并见证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家族”的发展和壮大。作为风云三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他在地面应用系统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024-05-20 03:24:00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拓跋氏统一了北方
...有妥善地处理好鲜卑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孝文帝改革三十余年之后便爆发了六镇起义,镇民在六镇地位日趋下降的情况之下,举起了反抗北魏统治者的大旗。最终北魏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易手于高欢和
2023-02-02 21:37:00
新春走基层|铁路客运值班员:呵护每一个回家过年的心愿
...妈妈一起过年了,但爸妈还是很支持我的工作的。” 十余年如一日,最后一年春节值班李国红,2024年退休,这个春节,是她最后一年春节值班了。2010年枣庄站开站时李国红就在,十
2024-02-08 17:39:00
(新春走基层)从慢火车到复兴号 三代铁路人见证新老成昆线
...钢材源源不断地运输向全国各地。2022年12月26日,历经10余年建设,全长915公里的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复兴号开进大山
2023-01-22 17:34:00
【小编跑博鳌】见证“东方之约”,倾听智慧声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行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与会嘉宾围绕国际社会如何共迎挑战、共担责任展开讨论博
2024-03-28 16:02:00
从米轨到轻轨:两条“第一”轨道铺就中越合作之路
百余年光景,一条米轨铁路从历史长河中逶迤而来100多年前,一条蜿蜒曲折的米轨铁路竣工,它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越南海防,穿越山水,连结了中国与越南,成为两国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
2023-12-12 23:38:00
孤独伽罗凭什么被丈夫宠成女王?
...刻对伽罗的少年小伙伴高熲委以重任,高熲担任首辅的十余年期间,在复杂的政治风云中施展抱负大有作为,除了自己能力和才干出众以外,还和独孤皇后把他当做家人无条件信任分不开,以高熲为
2023-05-09 17:45:00
从书院到铁路,《我们仨》“文化游学”至衡阳
...山书院始建于1885年,培养了大量人才。石鼓书院拥有1200余年历史,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其建筑悉数毁于日军炮火。2006年6月,石鼓书院重建,它不仅
2024-04-30 16: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丹心颂祖国 高歌新征程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近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离退休干部党委、山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
2025-10-14 06:54:00
路面坑洼无护栏,村民出行存隐患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邓帆)近日,兴国县网友谢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社富乡稠村村谢木窑下“丫”字路口及周边路段存在安全隐患
2025-10-14 07:01:00
问政快报(2025.10.14)
2025年10月12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1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里村街道办事处、吉水县尚贤乡人民政府
2025-10-14 07:01:00
打造“线上直达+线下兜底”全链条辅导体系,创新实施“三核”工作法。10月12日从万柏林区税务局获悉,该局聚焦落实水资源税政策
2025-10-14 07:06:00
为切实防范雨后次生灾害发生,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与城市市政设施正常运转,10月12日开始,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组织巡管人员
2025-10-14 07:06:00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清徐县农田积水、土壤偏湿、农机作业困难,秋收秋种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该县迅速启动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
2025-10-14 07:06:00
10月12日,阳曲县召开“三秋”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全力应对连阴雨的影响,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的丰收。该县各部门立足职能
2025-10-14 07:06:00
10月13日,由山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主办的“银龄论坛”全省老年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老年学学会、涉老组织
2025-10-14 07:06:00
10月12日下午,一列编有8节铁路冷藏集装箱、装载232吨新鲜玉米粒的列车从大同平旺火车站驶出,标志着山西省开启铁路冷链集装箱运输新模式
2025-10-14 07:06:00
王正谱率河北省代表团访问匈牙利和希腊促进交流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河北日报讯 10月8日至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率河北省代表团访问了匈牙利和希腊
2025-10-14 07:09:00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大洗牌”还在继续。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2025年度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省级评议拟通过名单》显示,“经专家评审
2025-10-14 07:14:00
国际减灾日,社区居民学避险
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南京消防走进江宁区大里社区保障房小区,以授课、VR体验等形式,帮居民沉浸式学避险,提升居民防灾减
2025-10-14 07:33: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戎善豹记者于洁尘)交付14年的安置房小区,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内部道路坑坑洼洼。国庆假期,社区的“微改造”行动让新林芳庭小区路畅了
2025-10-14 07:34: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天奇任熙熙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10月13日,秦淮区中华门街道为期1个月的敬老月系列活动启动。活动现场
2025-10-14 07:34:00
跟着溧庆跑“江湖”——一个月演出48场,连轴转的“戏班子”
跟着溧庆跑“江湖”——一个月演出48场,连轴转的“戏班子”演员王倩一场戏结束走到后台,脸上挂满了汗珠。9月23日至29日
2025-10-14 0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