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山高路远求学难。过去,秦巴山区的孩子们的“上学路”满是艰辛。尤其是偏远山村的孩子,每天上学两头摸黑,往往要花一两个小时翻山越岭。那时,一间泥瓦房就是一所学校,一张木架床挤着七八个娃娃……
这些年,山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一条条公路修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连通着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是山区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批“希望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相继落地,不仅滋养着孩子们的求学梦,更让“读书改变命运”的梦想翻越大山照进现实。
1 有一种幸福,叫守望成长
秦巴山区,层峦叠嶂。
6月3日,星期一。在安康市紫阳县蒿坪镇森林村电光教学点,56岁的教师罗天军像往常一样,早早就守在教学楼前,等着孩子们的到来。
“一会儿有升旗仪式,娃们对这事可上心了。”看着20个孩子一个不落全都准时到校,罗天军嘴角的笑怎么都压不住。
从教37年,这样的场景,罗天军经历过无数次。每一次,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的小小身影走进校门,他就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过去,山里贫困落后,家家户户日子都难,肚子都填不饱,哪有闲钱供娃娃上学?我们上学那会,住的是大通铺,吃的是干粮咸菜。虽然条件差,但大家都不觉得苦。”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罗天军知道教育对山区孩子意味着什么,“贫困不能一代传一代,要让娃娃们受到教育,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山里的孩子渴望知识,大山需要教师。30多年来,虽然把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大山,可罗天军却一直守在这儿。用他的话说,这些娃娃不光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山村的未来,陪伴他们成长是件幸福的事。
30多年来,秦巴山区的变化有目共睹。近些年,陕西投入“真金白银”优先发展教育,义务教育强校提质、“两免一补”全覆盖……山区教育有了质的飞跃,以往闭塞的学校通了公路,有了网络,现代化教学楼建了一座又一座,孩子们吃上了热乎的“营养餐”,家长也不再为学费、生活费发愁……
2010年,来电光教学点任教时,罗天军鼓足了劲。“当时学校有200多名学生。后来,很多乡亲要么搬到镇上,要么在县城安家,这里就成了只有4名老师、20个孩子的教学点。”罗天军说,学生虽少,但“仪式感”不能少。这些年,他和三位老师“语数英音体美”样样都上手,努力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充实起来。
硬件的提升,资源的汇聚,无数山村教师长年累月的守望,换来的是孩子们精神面貌的变化。“我想好好学习,以后进省队,实现我的‘篮球梦’。”五年级的吴智辉是罗天军班里的学生,说起话来声音洪亮。
2 有一种绽放,叫向阳而生
从安康市汉阴县县城出发,沿山路行车7公里就到了平梁初级中学。这所创建于1958年的山村校园依山傍水。
在这里上了三年学,15岁的谭娟已从初来时腼腆内向的“小姑娘”变成了老师同学眼里的“阳光女孩”。
“我们学校很漂亮,还有很多社团,我非常喜欢。”见到谭娟时,她和几名同学正在阅读室看书。
谭娟的家在平梁镇酒店村。自打她记事起,父母就外出打工,每天陪伴她的是上了年纪的奶奶。在村里上了六年小学,那条盘山小路,谭娟也一个人走了六年。那时,谭娟除了学习,还要做家务。白天还好,到了晚上,只要一想起父母,她就躲在被窝里哭鼻子。
前两年,谭娟一家从酒店村搬到了镇上的移民社区。新家离学校很近,走路5分钟就到,她别提有多开心了。
“老师对我很好,每周还能在学校的亲情交流室跟爸妈视频聊天,我觉得很温暖。”说起现在的学习生活,谭娟笑得格外灿烂。
这些年,山区教育环境早已改变,但“留守儿童”之困、城乡教育资源差异等问题仍然存在。为解决这些问题,我省一直在探索,从“名师大篷车”到“城乡学校共同体”,从“一对一”到“组团式”帮扶,一个个“留守儿童关爱之家”落户校园,“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也是这些年,汉阴县推出学区、园区、社区共建等法子,让孩子安心上学、家长舒心就业。
“家门口就有好学校,父母回乡也能就业,娃们精神头足着呢。”作为平梁镇责任督学,从教近30年的林爱铭亲眼见证了山区教育的变化,也亲眼看到了“家门口”的好学校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
在平梁初级中学741名学生里,留守儿童有400多名,大部分是寄宿生。这些年,学校老师既管教学,又当“保姆”,把孩子们的方方面面照顾得很好。
“感受到爱,心中才有阳光。”林爱铭说,“我们得照顾好娃娃,让他们健康成长。”
已是黄昏,穿着校服的孩子们走在小路上说说笑笑。沿途,一盏盏亮起的灯为他们照亮了脚下的路。
3 有一种远方,叫诗意故乡
从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中山村驻村干部到双龙镇美育基地水墨画专职辅导老师,这个转变对33岁的汪子文来说顺理成章。
大学四年,汪子文学的是美术专业。前几年,刚到中山村时,他一度以为自己这项“特长”派不上用场。可没想到,不但有用,还有大用。
“村里有7个留守儿童,每天放学回来不是爬山下河,就是玩手机,这咋行?我就想着,抽时间教他们画画。”汪子文说。
很快,在村里的帮助下,美术班办起来了。课堂是“移动”的,或在河边,或在田里,或在山脚下。后来,美术班一天天壮大,从7个孩子变成全镇1000多个孩子……
为了给孩子们鼓劲,汪子文又张罗着办留守儿童水墨画展。这一办,就从村里办到省外,孩子们也走出了大山,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2022年,汪子文曾带着20多个“小画家”到北京领奖。
从北京回来后,汪子文就感觉到了孩子们的变化:“娃们眼界宽了,心劲也活络了。记得第一次上课,我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一个个磕磕绊绊,有人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曾经玩泥巴的手拿起了画笔,原来盼着走出去的大山成了向往的远方……自打学了画画,孩子们朝气蓬勃,梦想的“天窗”越开越大。
“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画家。”12岁的刘全珍是双龙小学六年级学生,因为家里孩子多,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跟“艺术”打交道,“汪老师免费教我们,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心中有诗,远方不远。这两年,刘全珍一有时间就涂涂抹抹,山里的一草一木、村里的一屋一瓦都成了她画中的“主角”。去北京那次,刘全珍特别激动,因为自己的作品得了奖。这让她更有信心了。
在山里孩子的眼中,“艺术”曾是很遥远的事。如今,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越来越多的资源涌进山村,大山的讲台上多了许多年轻面孔……这些变化,不仅展现着山区教育的活力,也让孩子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充满无限可能。
“现在,一到周末娃们就到基地来学习、画画、下棋,知识面越来越宽。”2022年,双龙镇美育基地建成后,“引进来”“走出去”成了常态,汪子文也更忙了。
六月的秦巴腹地,草木葱茏,碧波荡漾,美得像一幅画。这几天,汪子文又打算带孩子们到山里写生,让他们把家乡的美丽和对未来的期许,一笔一画描在纸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