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大山夫妻守护“老”“小”三十余载
——记“荆楚最美家庭”俞洪勤家庭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通讯员 赵舒萌
俞洪勤一家四口住在谷城县南河镇。30余年来,俞洪勤作为当地的乡村医生,接诊病人3万余人次,出诊1万余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丈夫谭承斌在当地白水峪中心小学工作,多年来从微薄的工资中抠出近10万元,资助近200名困难学生。夫妻俩默默守护着大山里的村落,为当地的老人和小孩带去温暖和希望。
近日,俞洪勤家庭被省妇联、省文明办授予“荆楚最美家庭”称号。
出诊1万余次,几乎走遍村里每一条路
“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得慢性病的老年人较多,他们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都会给我打电话,我会立即赶过去。”53岁的俞洪勤说。
1988年起,俞洪勤担任南河镇的乡村医生。当地山路较多,她每次出诊基本靠着一双脚,通常走十几里路才能到村民家中。她回忆,刚开始出诊的时候,走的都是碎石铺的很窄的小路,有的路靠近悬崖,有时候还要坐船渡河,再走山路。
俞洪勤介绍,她不仅白天出诊,半夜出诊也是家常便饭。2004年的一次出诊,让俞洪勤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已是凌晨时分,劳累了一天的她刚睡下,突然听到邻村的黄大爷在门外大声敲门,说有村民喝了农药。俞洪勤急忙起床,简单了解情况后,背起药箱就往门外跑。赶到现场后,她给病人喂催吐药、打针、喂水,病人最终脱险。
34年来,俞洪勤出诊达到1万余次,几乎走遍了附近村落的每条路。每一户村民的健康状况、谁对哪些药物过敏,她都了如指掌。
资助近200名学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俞洪勤的丈夫谭承斌在当地的白水峪中心小学担任校长。37年前,谭承斌刚来到这所学校时,这里还只是一个教学点。
白水峪教学点地势陡峭,交通不便,学生上学常常需要花好几个小时。很多学生选择转学,留下来的大多是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面临辍学风险。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让一个山区孩子辍学。”从教37年来,谭承斌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抠出近10万元,资助了近200名困难学生,解决了他们读书、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担任校长后,谭承斌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乘船实行学校买单,摆渡员接送家距离学校特别远的学生有交通补贴,消除了摆渡员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责任心更强、更热心了。
如今,学生乘船已全部实行政府买单。每逢节假日学生上下学,谭承斌都会带着老师们在白水两岸码头巡查、接送学生。
坚守大山,为老人和学生带去温暖
俞洪勤是乡村医生,谭承斌是乡村教师,夫妻俩一直默默守护着大山深处的村落。
多年来,俞洪勤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目前,她已为白水峪村、东坪村、大谷峪村3个村2149人建立健康档案,为321名老人、97名高血压患者、30名糖尿病患者、13名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慢性病管理,提供定期上门随访服务。此外,她每年还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在学校举行的公益活动中,谭承斌将自己获得的1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困难学生。他还将谷城县委组织部发放的1500元慰问金捐赠给了3名学生。2021年,他又将“襄阳市第八届道德模范”慰问金2000元捐赠给了困难学生。
夫妻俩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女儿,她只要有时间就在村里当志愿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