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18 05:5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南腊完小教师杨红军——

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杨红军在上课。

蔡树菁摄

人物小传

杨红军,1964年生,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他39年来坚守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敬业奉献、以校为家,上千名学生在他的教导下走出大山。他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临沧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南腊完小教师杨红军就拿着课本和教案走出了宿舍,他的住处紧挨着学生宿舍,看到还有没进教室的学生,他会习惯性地喊上一句:“动作快点,别迟到了!”

走下两个台阶,再转过一个弯,就到了教学楼。这段300多米长的校园路,杨红军从青年走到了两鬓斑白。明年8月,年满60岁的他可能就将告别这段走了30多年的熟悉道路……

“我留下来,就是想让更多孩子走出去”

从县城出发,在山路上行驶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位于沧源县西北部南腊村的南腊完小。虽然只是一所村小,这里却有500多名学生、30多名教职工,附近6个村子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

中等个头、皮肤黝黑,穿着白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眼前的杨红军显得十分干练。见到他时,他正在给三年级学生上课……

“有位勤劳老公公,天色一亮就开工,若有一天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杨红军轻声提问。同学们齐声回答:“太阳!”

“教低年级学生,声音要轻,课堂氛围要活,这是学校的年轻老师给我的建议。”杨红军之前教了很长时间的高年级,临近退休,重新回到低年级任教。为此,他主动跟年轻老师请教低年级的教学方法。

杨红军说,他的小学时光也是在南腊完小度过的。1984年中专毕业后,杨红军被分配到南腊乡(现更名为芒卡镇)任教,在两所“一师一校”的村小工作7年后,调入南腊完小任教至今。

那时候,除了上课,杨红军还把很多精力放在劝说想要辍学的孩子返校上。曾经,杨红军的班里有个成绩很不错的女孩要辍学。女孩的家离南腊村很远,为了让她重返校园,杨红军决定家访。在崎岖的山路上,杨红军从早晨走到中午,终于找到了女孩的家。“不管怎样先让孩子回来上学吧。”杨红军苦口婆心地劝说女孩父母,“实在不行,我回去跟学校商量,用南瓜、洋芋抵学杂费。”最终,在杨红军的努力下,女孩重新回到了课堂上。

这样的家访,杨红军经历过很多次。家访路上,他常常会想起自己的小学老师——何老师。看到班里少了学生,何老师就忍不住流泪,然后一家一家去劝。杨红军始终记着何老师说过的话:“如果不读书,孩子们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

1991年,杨红军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这对一名乡村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机会。“当时有县里的学校想调我过去,我没有去。”杨红军从没后悔,“我留下来,就是想让更多孩子走出去。”

这一留,就是32年。30多年来,杨红军教了20多届、上千名学生,在沧源县的各行各业都有他的学生。

“跟孩子们学习相关的事,都是大事”

调入南腊完小工作以来,杨红军教的科目可谓“五花八门”——数学、美术、劳动……“以前学校只有十几名老师,大家都是身兼多科。”在此期间,杨红军还担任过6年校领导职务。2003年,他卸下校长职责,重新回到自己最熟悉的教学岗位。

在教学上,杨红军既传统又“时髦”。翻开杨红军的教学课本,每页都是满满的批注,上面写着章节必背知识点、重难点提醒、拓展知识补充等。他还自己制作教具,有时还结合农村常见的农具,教学生记住一些知识点。

如今,南腊完小的每个班级都接通了教育专网,配备有电脑和电子白板。杨红军是学校资历最深的老师之一,但在信息技术方面却是个初学者。

为了尽快掌握新技术、新的教学方式,杨红军主动向90后教师李玲英学习。“放学后,杨老师总会找我们几个年轻老师,请我们教他使用互联网、做PPT课件等。”李玲英说,杨红军特别认真,把每个步骤都记在笔记本上,然后反复练习,并且请年轻老师给他做的PPT课件挑毛病。

“要想把学生教好,老师首先要跟上时代。而且,跟孩子们学习相关的事,都是大事。”杨红军严肃地说。

“离孩子们近一些,随时有照应”

杨红军的老房子就在南腊村,但他很少回去住。他和妻子、女儿就住在学校的一间宿舍里,不到20平方米,一住就是30多年。旁人不解,杨红军只是笑笑:“住在这里,离孩子们近一些,随时有照应。”

杨红军对学生的爱,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村小的很多学生都在学校寄宿。杨红军的宿舍离学生宿舍很近。午休时间,杨红军会去学生宿舍转一转,看到孩子们都在午休他才放心。转一圈回来,留给自己的午休时间就很少了。

到了周末,杨红军就从老师变成了“家长”。他带着男孩子们洗澡,给他们买各种生活用品。孩子们头发长了,他索性在宿舍门口摆张椅子,当起兼职“理发师”。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南腊完小职工陈向前是杨红军的第一批学生。他至今仍记得,自己上学时身体不好,家又离学校很远,从家里带来的中药,都是杨红军煎给他喝。

杨红军爱学生,也深爱着这片校园。学校的饮用水是从山上的水源地引下来的。到了雨季,经常因为山洪而断水。杨红军就和同事们一起,踏着泥泞的山路,前往5公里外的山上水源地维修。

山上蚂蟥多,维修回来后杨红军就被咬得全身到处都是伤。他顾不上处理伤口,也要先去看看供水是否恢复了。

由于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工作中了,多年来,杨红军对家庭的关心有些少,这也成了他心里一直放不下的遗憾。

“他工作忙,家里的事大大小小基本上都是我来做。”杨红军的妻子周银芳说。女儿考上了大学,杨红军高高兴兴地把女儿送到了学校。到了宿舍,他爬上高低床为女儿铺被褥。“爸,印象中这还是你第一次给我铺床。”女儿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杨红军眼睛一酸。看着父亲苍老的身影,女儿也不禁红了眼眶,但越来越理解父亲的坚守。

(陶宇彬参与采写)

■记者手记

甘为人梯,托起孩子们的梦想

39年,一万四千多个日夜,是什么让杨红军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大山里?答案是“热爱”。

因为热爱家乡,“山里娃”杨红军考出了大山,又回到了大山。即便由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有机会再次走出大山,他依然选择留下。近40年的山村教师经历,杨红军忠实履行了“我留下来,就是想让更多孩子走出去”的诺言。

正是因为这份热爱,用心教书育人的理念在茫茫大山间不断传承。正是因为甘为人梯的坚守,才托起了孩子们的人生梦想。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像杨红军一样的山村教师的热爱和坚守,才搭建起了为大山里的孩子们传道授业的三尺讲台,为孩子们打开了一片更广阔的世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8 0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月不仅把自己“扔”进大山,还带着母亲和儿子“窝”在大山深处,一心想做个“安静的教书匠”。这名1988年出生的教书匠,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广东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在乡政府做信息员。
2023-11-08 01:23:00
教育“守山人”的见证
...自治县龙脊镇江柳村翁江小学唯一的老师。翁江小学位于大山深处,四周梯田环绕,通往山外的道路在山间弯曲穿行。余启贵老师家距翁江小学约4公里,需要翻越一个山坳才能到学校所在的寨子。
2023-09-08 03:06:00
公益人携手老教师,点亮大山教育希望
...位用爱温暖童心,一位用坚守点亮希望,他们共同书写着大山深处最动人的教育故事,让那声“大山的呼唤”,化作希望的回响。周训贵 钟欢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章龙编辑 汪瑞梁二审 谢
2025-06-03 15:26:00
湖南永顺:坚守大山深处的“教育之光”(图)
...书声正从这所群山环抱的“微型学校”里传出。这所藏在大山深处的学校仅有9名教职工和38名学生,却承载着从幼儿园到六年级的全部教学任务。尽管地处偏远、条件艰苦,这里的教师们用坚守
2025-05-19 16:39:00
瑶乡独腿教师迎来“接班人”
...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一直鲜有老师愿意长期在这所位于大山深处的学校教书,其间断断续续有老师前来,却没有人坚持下来。2016年,已经退休一年多的李祖清知道后,毅然决然接受返聘,继
2024-04-20 11:12: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大山深处的“磐石”——记“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长白县新房子镇中心小学校教师金永七本报记者 张鹤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是吉林省最偏远的县份之一,而新房
2023-09-07 01:37:00
听!来自大山的声音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听!来自大山的声音乡村音乐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唱响大山之歌乡村音乐老师吕拉史和他的学生们。从木里县城出发,顺着蜿蜒起伏的盘山路,朝着西南方向行驶230公里,那里正是
2024-05-16 08:22:00
90后重庆妹子扎进深山育桃李,和大山里的孩子追逐梦想
...育教师考试,成为保康县歇马镇百峰小学的语文教师,在大山深处开启了教师生涯。“知道自己当老师了还挺激动的,同时还有点心虚,怕自己教不好,因为我也不是学这个的,有点怕误人子弟。”
2023-12-11 15:22:00
胡安梅:大山深处有希望
...载记者采访文章《走近胡安梅》,一时间,这位身在湖北大山深处的民办女教师引来了无数读者的关注。人们期待了解胡安梅更多的工作学习情况,也希望编辑部给予接下来的报道……为此,另一篇
2023-07-07 13:5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山师怀瑾: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鲁网10月14日讯星星火炬引航程,红领巾飘扬映初心。10月12日下午,山东师范大学怀瑾实验学校校园里红旗招展、队歌嘹亮
2025-10-14 14:22: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月评选中多项目入选并获奖
近日,2025年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月展示活动评选结果公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依托特色化、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成果
2025-10-14 14:5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洪山区不动产登记窗口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以民心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营造有温度、有速度、有态度的营商环境,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深切感受到“洪山温度”
2025-10-14 15:23:00
从“意向”到“实践”!河南地矿职业学院与西班牙韦尔瓦大学代表团签署合作备忘录
大河网讯 10月11日,河南地矿职业学院迎来了西班牙韦尔瓦大学代表团,双方围绕教育合作、学术交流等议题开展深度交流,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5-10-14 17:07:00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25年招聘,持续纳贤,开启你的医疗梦!”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是经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批准设立的三级综合医院,是一所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健康管理、康复保健、医养结合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2025-10-14 17:07:00
大河网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及中期审核专业名单的通知》(教师厅函〔2025〕18号)
2025-10-14 17:07:00
河南开放大学举办抗战主题读书会暨联学联建活动
大河网讯10月10日,河南开放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与润心书院举办“峥嵘岁月润心田 使命薪火永相传”——抗战主题读书会暨联学联建活动
2025-10-14 17:07:00
烟台大学两校区举办线下双选会,近400家单位提供2万岗
10月12日,“就选山东”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胶东经济圈综合类专场暨烟台大学2026届毕业生线下双选会在烟台大学主校区和八角湾校区举办
2025-10-14 18:55:00
齐鲁医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近日,齐鲁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在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和学术论文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13项省社科联课题进入在研项目库
2025-10-14 18:55:00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威高集团校园宣讲会
近日,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邀请威高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负责人宫晓杰来校作《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及职业规划》主题报告。宫晓杰介绍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威高集团的发展历程
2025-10-14 18:56:00
岐黄大讲堂|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特邀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李铁军教授到校作专题报告
编者按:“岐黄”二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医药的深厚情感与卓越智慧。它源于上古时期,相传黄帝与岐伯论医,后世的医家便将中医医药学称为“岐黄之术”
2025-10-14 22:14:00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中文+职业技能”项目获坦桑尼亚高度认可
大河网讯 近日,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参与的中坦“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收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发来的感谢信,使馆对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在项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认可
2025-10-14 22:14:00
2025健康口腔万里行走进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大河网讯 10月10日,由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主办、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承办的“2025健康口腔万里行进校园——健康口腔推广大使科普宣传员”活动走进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2025-10-14 22:14:00
服务无缝衔接,高品质+高质量,铜川这所宝藏学校再次出圈!
创新推出"爱心托管服务",无缝衔接家长下班接孩子,托管期间,学生不但在老师指导下高效完成所有书面作业,还能得到面批面改
2025-10-14 09:56:00
包了一趟专列!武汉城市学院800多名本科生赴洛阳开展实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李小龙、王奕)10月11日,武汉城市学院机电工程学部组织23级全体本科生共计800余人
2025-10-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