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听!来自大山的声音
乡村音乐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唱响大山之歌
乡村音乐老师吕拉史和他的学生们。
从木里县城出发,顺着蜿蜒起伏的盘山路,朝着西南方向行驶230公里,那里正是此行的目的地——依吉乡。随着不断攀升的海拔,车窗外云雾缭绕宛如人间秘境一般。
这里很远,在大山的深处;这里很静,只能听见风声、水声、牛羊声;无数个180度大拐弯,盘山而上再曲折向下,对驾驶员和乘坐者都是不小的考验。
2021年6月,吕拉史从四川民族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作为定向生的他被分配到了木里县依吉乡小学。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在这条蜿蜒的道路上跑了无数次,他为孩子们组建了乐器班和合唱班,他用爱和鼓励打开了孩子们通往音乐的大门,他更让乡村音乐教育在大山里开出了花。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央青文/图
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
“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歇歇脚呀……”快到六一儿童节了,依吉小学的每个班都在忙着筹备节目。一阵欢快、清脆的歌声从依吉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教室里传出,这堂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音乐课。课堂上,音乐老师吕拉史带来了自己的吉他,在琴声伴奏下,孩子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我们非常喜欢吕老师的课,他的课能让我们动起来,也能让我们放松、愉悦。”
“城里的孩子不缺音乐老师,而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我。”回想起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暮色降临的时候,汽车终于驶进了学校的操场,那一夜他没有睡着。第二天清晨醒来,天空已放晴。环顾四周环绕的大山,吕拉史想起了家乡,也是这样绵延的大山。校长对他说:“你就好好地教音乐吧,这群孩子交给你了。”那是个雨天,吕拉史的心情却由阴转晴了。之前,他害怕由于任课老师不够,他被转任主科教师。
课余时间,他喜欢在宿舍里一个人静静地弹吉他。有一次,他在寝室里弹吉他,门缝和窗口却多了几双好奇的眼睛。从没有见过吉他弹奏的孩子们趴在窗户边偷偷地听他弹琴唱歌。孩子们偷听被发现后,呼啦一下全部跑开了。他从孩子们眼神里看到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渴望,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逐渐萌生——组建乡村小学乐队。
于是,一位乡村教师带着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重新开启探索音乐世界的大门。他在学校开设了各类乐器社团,负责“第二课堂”教学,还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募捐乐器。就这样,一场“乡村音乐实验”就此开始,依吉小学的第一支乐队也应运而生。
从那时起,寂静大山里的依吉小学传出的不再只有琅琅的读书声,还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声,扎木念、藏弦胡、葫芦丝、竹笛等多种乐器渐渐丰富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除了购买乐器的资金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为孩子们呈现不一样的音乐课堂,破解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的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对乐器一无所知,每一个音符、和弦都需要他教无数遍,这就需要强大的毅力去坚持。
“大山里的孩子普遍比较内向、拘束,遇到问题也不会求助别人,有时候跟他们讲一百句就只点一下头。”对于吕拉史而言,音乐入门还不是最难的,最大障碍是沟通交流,而用音乐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就是最好的教学。
渐渐地,一次次排练下来,孩子们低着的头抬了起来,原来胆小怕生、不自信的样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充满阳光的笑脸和一双双有神的眼睛。
他们身上藏着梦想的种子
发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勇敢地释放自己的光芒……在吕拉史的带领下,学生认识律动、学习音谱,学习热情高涨,在快乐的音乐课堂里享受着艺术的熏陶。
他开始利用短视频记录孩子们的改变,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山里孩子的音乐梦。从一开始的拘谨到能放开自我地表演,背后蕴藏的是孩子们翻山越岭的勇气与努力。在吕拉史看来,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技巧和知识,更是通过音乐传递情感和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们通过音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曾经放弃的“音乐梦”在依吉乡渐渐开花结果,而他未来的计划就是,将“梦想的种子”继续播撒在这片高原上,就像遍布山野的格桑花一样。
它让一群内向腼腆的孩子感受到了爱与力量。“让山里的孩子能学音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吕拉史说,乡村振兴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每当太阳升起,有一群小孩在歌唱,他们唱醒了鸟儿,唱醉了朝阳……”为了激励孩子们,吕拉史创作了一首歌曲叫《梦在远方》。“我希望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粒种子,经历春夏,历经风雨,迈开步子,大胆地勇往直前。”吕拉史说。
“孩子们很喜欢这首歌。”原创歌曲在学校反响很大,这也更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如今,在课堂上,孩子们高唱着歌曲,满脸幸福,而他创作音乐的脚步也更加坚定。
守护乡村音乐教育
“孩子们希望能上音乐课的眼神是非常触动我的,我觉得那个时候我很幸福。”一周二十多节课,他珍惜每一堂课,珍惜和孩子们一起歌唱的每一分钟。
吕拉史说:“后来,在这里的每一天,心灵是静下来的,不会在意云遮住了大山,雨淋湿了路,因为孩子们就在身边。”
或许是儿时的启蒙,吕拉史对藏族民歌、民谣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为了让藏族民歌和扎木念琴弹唱更具地方特色,利用假期的闲暇时间,吕拉史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四川民族学院去学习藏族文化和弹唱。他还经常走进依吉乡附近的村村寨寨拜访民间老艺人。老人一边唱,他一边学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整理。几年时间里,他将收集到的藏族民歌、童谣进行整理和改编,并融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们在弹唱中进一步传承保护民族文化。
“音乐释放了孩子的天性,温暖了他们的心灵世界,也弥补了很多孩子因为留守造成的情感陪伴缺失,我希望自己做一个纯真的教育者,做一个艺术的传播者,做一个成就孩子梦想的造梦者。”
执教生涯刚刚起步,心怀梦想的吕拉史,一路歌,一路唱。空闲时候,他常常带着孩子们登上学校的后山,大家席地弹唱。乐器班的二十多个孩子人手一把扎木念琴,他们弹着优美的曲子唱着动听的歌,这在以前是他们遥不可及的幸福。
这是来自大山的声音,也是孩子们的梦想,一个可以走出大山,也能回到大山的梦想。
云端之上,音乐响起,自信昂扬的少年们在琴声中寻找着生命的节奏,在音符中感受着人生的可能与辽阔。而他,就是那个带着孩子们“看世界”的领路人。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站上三尺讲台的音乐青年,正以音乐作桥,带着孩子们翻越一道道岭、一座座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1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