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帮助老年人识破虚假保健品骗局(民生一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19 05:5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以包治百病制造噱头,用“专利发明”伪装科学,靠嘘寒问暖诱导购买

帮助老年人识破虚假保健品骗局(民生一线)

本报记者  窦瀚洋

包治百病、快速见效等“神药”噱头,“科研成果”“专利发明”等伪科学外衣,嘘寒问暖、夸大宣传等营销手段……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抓住部分老年人健康焦虑、情感孤独的心理,诱导他们高价购买虚假保健品和药品,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如今,这些骗局套路更是手法翻新,利用电商平台、视频直播、朋友圈发布等多种形式,让一些老年人防不胜防。

虚假保健品和药品骗局屡禁不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何帮助老年人识别骗局、远离骗局?记者进行了采访。

高价“神药”,保健品诈骗不容忽视

“33600元,阿姨,是什么东西你知道吗?”

“药。”

前不久,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快递小哥蔡红卫在派送一个价值33600元的“货到付款”包裹时,发现收货人是年过八旬的孙奶奶。小蔡怀疑她可能遇到诈骗了。

征得孙奶奶同意后,蔡红卫当面拆开了包裹,发现里面一款名为“脑心舒口服液”的所谓“药品”,既无生产批号,也无使用说明。

“阿姨,我怀疑这个药是假的,你就别要了,我给你带回去,对方给你打电话你不要接。”蔡红卫说。

起初,孙奶奶认为小蔡才是骗子。“这些药连说明书都没有,看病吃药得去正规医院。”蔡红卫苦口婆心地劝道,“刚才我电话询问对方,他们还要加我微信,说这一单成了就给我几千块钱呢,这不是诈骗是什么?”

听罢,孙奶奶这才肯配合。蔡红卫随即报了警,辖区翠苑派出所民警迅速赶来,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保健品诈骗案。

“我妈心脏不好,以前也购买过几次‘保健品’,但金额都没这次大。”孙奶奶的女儿匆匆赶到现场,对此她也很无奈。最终包裹被退回,孙奶奶删除了商家微信,表示再也不会购买这类“保健品”。

拿着这款“保健品”的外包装图片,记者联系到浙江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陈新宇,对方提示,这款产品对心血管疾病并无直接治疗作用,何况既无生产批号、成分也不清楚。

“其宣传的‘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缺乏大规模的临床验证,口服液中含蜂蜜和蜂王浆,糖分很高,糖尿病或者高血糖患者禁用,年轻人也要慎用,使用不当可能会有头晕、皮疹等副作用。”陈新宇说。

陈新宇总结,这些虚假保健品分为无效型和非法添加型两种。其中无效型主要成分是淀粉,无实际功效,只能为老年人带来“吃了就会变健康”的心理安慰,长期服用还有可能因摄入过多糖分而影响正常饮食结构。非法添加型主要是非法添加了诸如降压药、止痛药、激素等,短期内可能会有“见效”的假象,但长期服用会对肝、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病情延误,增加疾病风险。

屡屡有人上当,问题究竟出在哪

孙奶奶明明上当多回,为何仍“执迷不悟”?

“民众防诈意识虽然在提高,但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对老年人而言防不胜防。”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翠苑派出所民警孟羿帆说。

这几年,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和药品诈骗呈现新形式。“以前看电视广告打热线电话下单,现在用手机看直播、刷朋友圈,动动手指头就能下单,网络购物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孟羿帆说。孙奶奶这次上当,就是看到了对方朋友圈的内容。

“虚假保健品和药品常常披上‘科学外衣’,大肆渲染‘功效’,制造营销骗局,对老年人非常有吸引力。”陈新宇分析,虚假保健品和药品经常伪造权威认证,利用老年人对机构和专家的信任,让老年人放松警惕。

除了骗术升级,老年人轻信虚假保健品和药品,还与自身情况分不开。

“不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对于慢性疾病都十分焦虑。”结合自己的从医经历,陈新宇表示,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老年人逐渐产生无力感,急切渴望找到一种能改善病情的“速效方案”,虚假保健品和药品就是抓住了这一心理诉求,打着“根治”“快速见效”的旗号,迎合了老年人的期盼。

同时,老年人对于药品信息存在认知盲区,不了解药品正规标识。拿出一种虚假保健品,陈新宇介绍道,“你看,外包装上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还有‘院士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等字眼,东拼西凑了一堆‘科学名词’,让老年人眼花缭乱。”

孟羿帆补充,“亲情营销”正在攻破一些老年人的防线。虚假保健品和药品销售者敏锐捕捉老年人子女陪伴不足、社交圈子狭窄的现状,抓住他们内心渴望情感关怀的心理,大打“亲情营销”牌,获取老人信任。“子女也要从自身找原因,多多陪伴关注。”他说。

对此,陈新宇深有感触。“对老年人的慢性病治疗,不管是医生还是家庭,一定要有足够耐心,提供足够关怀,否则就会让骗子钻了老年人情感缺失的空子。”看病之余,她一定会对老年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和心理进行调研了解,“要重视医学人文,有时老年人来看病,更多的是心理诉求。”

提高防范意识,劝导老年人远离骗局

如何帮助老年人远离保健品和药品骗局?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探索。

孟羿帆介绍,杭州公安部门为此专门创作了“三不原则”防骗口诀——不轻信免费福利、不迷信专家名头、不着急掏钱付款。“我们制作成宣传册在辖区内分发,碰到老年人,民警还会多嘱咐几句。”

在他看来,纯靠反诈宣传远远不够,更关键的是掌握辨识虚假保健品和药品的技能。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方提醒,可把握“三看”原则。

一看“国药准字”与追溯码。“国药准字”是正规药品的身份标识,如同药品“身份证”,其格式为“国药准字H(Z、S)+四位年号+四位顺序号”,其中H代表化学药,Z代表中药,S代表生物制品,保健品则需有“蓝帽子”标志以及“国食健注G+四位年号+四位顺序号”。以上均可通过国家药监局网站、“中国药品监管”APP、支付宝、微信“扫一扫”功能等查验产品真伪,而假药常使用废止批准文号或假批准文号。

二看药品外包装和药品外观。合格药品包装外观颜色纯正、印刷精美、字迹清晰,合格药品片剂颜色均匀、表面光滑,片上所压字体深浅一致、清晰,无花斑、裂片、潮解等问题;而假药包装质地较差,外观颜色不纯正,字体和图案印刷粗糙;假药片剂多颜色不均匀,有花斑,糖衣存在褪色露底、开裂等现象;假药剂会出现沉淀、结晶、变色,或有絮状物等;颗粒剂黏结成块,不易溶解;膏剂失水、发霉或有败油气味。

三看生产批号和有效期。合格药品的包装上有激光打印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三者缺一不可;而假药常有缺项或使用油印粘贴的批号和日期。

“心理健康也很重要,老年人应正视衰老的事实,有些所谓的‘病’其实是自然衰老的表现,不必过度焦虑。”陈新宇说,要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区或正规医院组织的公益科普讲座、义诊,家人也应协助老年人整理病历、检查单和药品,“不要忽略沟通的作用,这可以帮助老年人缓解焦虑,减少对虚假保健品的依赖。”

此外,老年人不要忽视保健品和药品同时服用的潜在风险。“两者会有成分冲突与疗效干扰。比如颇受老年人欢迎的鱼油,有降低血小板活性、减少血栓形成的保健功效,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会服用阿司匹林或者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两者同时服用就有可能放大出血风险。”陈新宇补充道。

那到底可不可以吃、需不需要分开吃?陈新宇建议:“此时就要到老年医学科或药师门诊进行多重用药管理,对照正在吃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外包装,由医师或药师帮忙优化治疗方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中药材,采取走街串户形式进行推销且价格虚高,已有老年人受骗且对方拒绝退款。该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前往调查处理。经查,当事人通过网络采购鹿茸、鹿鞭、五眼果、女贞子等中药材和茶叶
2024-06-14 03:16:00
...局》5月27日发布《免费鸡蛋变天价骗局!“保健品”收割老年人》,报道揭露了一些看似售卖油盐酱醋米等农副产品的店铺,暗地里却坑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的收割套路。5月28日,
2025-05-28 20:30:00
...讯(记者 管晓慧 见习记者 王文新)如今网络信息发达,老年人也慢慢走进网络世界,但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量身打造的骗局往往更容易落入圈套,痛失辛
2023-07-06 16:24:00
敏锐识破保健品骗局 工行贵州贵阳花果园支行守护老人“养老钱”
...作人员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感,成功劝阻一起老年人购买“特效保健品”的异常汇款,有效守护了客户的资金安全。2025年8月2日上午,客户王大娘来到该行柜台,要求向陌生账户
2025-08-12 21:14:00
民生银行济南自贸区支行:银龄反诈,守护最美“夕阳红”
...造“敬老月”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群识骗、防骗能力。近日,民生银行济南自贸区支行走进济南舜华路街道舜信社区开展“敬老月”老年人反诈防骗宣传活动,向前来参
2024-11-11 19:45:00
...自:经济日报耿丹丹近日,多起打着“包治百病”旗号向老年人兜售“健康管理仪”“养生饮品”等虚假宣传产品的案例引发社会关注。这些标榜“高科技”“无副作用”“见效快”的产品,很容易
2024-06-10 05:56:00
这9类养老诈骗骗局要警惕!牢记5点防范提示→
...投资理财”骗局不法分子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骗老年人加入虚假投资平台,并假冒“导师”诱导其进行投资,以小额返利让老年人初尝甜头,然后“放长线钓大鱼”不断诱导其加大投资金额
2023-10-27 11:37:00
2万元床垫“包治百病” “神药”让牛蛙心跳不停?都是骗局!
...不等。虽然售价不菲,但像王老伯一样不惜斥巨资购买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消费者:买了床垫后,我自己好了。记者:你自己买了?那为什么还要来?消费者:这里热闹。我不仅自己要买,而且
2024-12-23 09:39:00
保健品、投资、文玩古董骗局频发,360借条助力老年人防诈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在老年人群中的广泛普及,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案件不断攀升。这些不法分子狡猾地利用老年人辨别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加之他们手中常有一定量的闲置资金,精心策划各式骗
2024-05-23 11: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8月27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举办“文言物语”系列文物藏品鉴研会第四期——“抗战文物中的雨花英烈故事”
2025-08-28 07:3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 通讯员卢娜崔玉艳临近开学,暑假“余额”不足,不少孩子出现失眠、烦躁易怒、害怕回学校等现象
2025-08-28 07:37:00
2026亚足联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将于9月3-9日在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西安国际足球中心举行。门票已正式开售
2025-08-28 07:57:00
“清凉礼包”温暖小哥
8月26日,鼓楼区委社会工作部、湖南路街道、交警五大队在吾悦广场(鼓楼店)北广场举办“夏日送清凉平安健康行”活动,通过补给
2025-08-28 07:38:00
葛洲坝集团三峡分公司因生产安全事故类违法被罚85万
近日,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峡分公司因生产安全事故责任类违法被肇庆市应急管理局罚款85万元。违法事实为
2025-08-28 07:37:00
小区施工噪声扰民
近日,赣州市章贡区于都路瑞安家园2区的居民王先生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该小区近期频繁出现装修施工噪声扰民现象,且施工时间多次违反相关规定
2025-08-28 06:46:00
【2025数博会】 邝颖杰:“AI兽医”实现人与AI高度协作
“‘AI兽医’已投入实际生产,诊断结果及处方推荐获得较高满意度。”8月27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华为云CloudPond专属边缘云大会”上
2025-08-28 05:01:00
顺利完成抗击台风“剑鱼”抢险任务 多支救援队有序撤离海南陵水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 陈红 郑科育 邓丕烜)风雨同舟,感恩有你。8月26日,在顺利完成抗击台风“剑鱼”的抢险救援任务后
2025-08-27 17:25:00
23年坚守青山,济南大峰山林场护林员张传林当选“中国好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石晟绮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于8月27日下午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
2025-08-27 17:25:00
华商网讯 8月27日,龙胜各族自治县旅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2名成年人等候玩漂流时溺水死亡,正在开展善后处置工作
2025-08-27 17:29: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杜昊 菏泽报道广东湛江中院的一纸判决,让精神病不再是免死金牌,杀害祖孙三人的精神分裂症凶手被判处死刑
2025-08-27 17:30:00
社区治理·你我共建|四年入户问需解决“急难愁盼” 一个社区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蜕变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承载着万家灯火。日前,华商报推出《社区治理·你我共建》专栏,聚焦西安市各个社区,特别是“华商报·108坊故事”社区联系点
2025-08-27 17:31:00
浙江长龙航空通报一航班触发烟雾警告:判断为“偶发的飞机假警告”
华商网讯 针对“杭州起飞一航班触发烟雾警告”,8月27日,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关于长龙航空8月27日GJ8737(杭州-深圳)航班的情况通报》
2025-08-27 17:31:00
OTA平台2025暑期旅游报告出炉|贵州避暑游热力十足 贵阳黔东南双双上榜
盛夏的贵州,山水之间凉意自生。今年暑期,贵阳与黔东南双双跻身国内避暑旅游热门榜单,成为全国游客争相前往的清凉胜地。8月26日
2025-08-27 17:33:00
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曹庙社区:七夕巧韵润民心 邻里温情满家园
鲁网8月27日讯农历七月初七即将来临,8月27日,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曹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热闹非凡,一场以 “巧手传情
2025-08-27 17:37:00